近日,湖北一個女老師在一個學期內被舉報了十幾次的事情沖上了熱搜,舉報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來看看這女老師到底做了什么?
有一次,她是因為點外賣被家長舉報,理由是家長覺得老師在孩子面前點外賣,會導致孩子們也想點。
還有一次是因為家長覺得老師的裙子不符合“人民教師形象”,舉報她“妖里妖氣,不像正經人”。
這些理由看著讓人挺無語的,當然除了這位老師以外,還有很多老師被舉報過,理由也是相當無厘頭。
例如,孩子不喜歡老師洗發水味,家長舉報。
孩子每天喝水不夠,被投訴,原因是老師不提醒孩子喝水。
半夜不回家長消息被舉報。
新生剛入校被同學叫了外號,家長舉報,理由現任老師沒教好。
被家長投訴上課給孩子拋媚眼,理由是見人就笑。
孩子的座位沒安排到中間被人舉報。
如果換位思考,你作為老師,收到這些舉報作何感想呢?
很多家長都沒搞清楚要怎么處理自己跟老師的關系,其實兩者并不是一個敵對的關系,更不是一個上下級關系,雙方應該是有著一個共同目的,互幫互助的關系,這樣才能讓老師教得好,孩子學得好,達到一個雙贏的結果。
那么我們分別說說家長和老師,孩子和老師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一、家長和老師如何相處
首先,我們要認清兩個事實
一是任何一所學校都無法配備出讓所有家長都滿意的教師陣容,二是就算一個班里配備的老師是全明星陣容,也會有孩子不喜歡的老師。
其次,以下3個誤區,家長不要輕易去碰
1、盲目比較
很多家長喜歡私下討論、評判老師,甚至會拿某個老師的長處跟另外一個老師短處相比。
2、在孩子面前說老師壞話
不管是有意無意,家長會在孩子面前說“你們數學老師脾氣不太好,我不喜歡”、“班主任看上去兇巴巴的,你小心點”等等,這樣就會給孩子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影響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3、隨意干涉
有些強勢的家長,如果對某個老師不滿,覺得老師對孩子太嚴格了,甚至會聯合大多數家長跟學校要求,更換老師,有些學校迫于壓力更換了,但接手的老師也不傻,知道這個班級的家長不好對付。
干脆就做老好人,既不指出孩子的問題,又不要求孩子,主打就是不要給自己惹事,久而久之其實對孩子的學習就沒有任何好處,受影響的只會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去改變老師,而是讓自己的孩子喜歡上每一位老師。
具體怎么做?
1、開學前后,主動和每位老師溝通
開學前后,家長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跟每一位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可以聊聊暑期中孩子的狀態,也可以咨詢一下開學后老師的期望以及需要做哪些特別的準備,老師也會因此關注到孩子,和你建立溝通。
如果遇到換老師的情況,先不要急著做對比,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變化。因為教師的變化很容易讓孩子沒安全感,他們也需要時間來適應。
這時,家長可以把重點放在主動和新換的老師建立聯系上,溝通一下孩子和家庭的基本情況,真實呈現孩子的優缺點,也可以通過跟老師的溝通,了解她的基本情況,這樣對日后的溝通也會帶來一定的幫助。
2、和不同學科的老師建立關聯
如果孩子明顯表現出對某一門學科的喜愛,那他也一定喜歡教這門課的老師。你可以重點和孩子喜歡的那個老師溝通,傳遞孩子的喜愛,并表達希望孩子擔任課代表,或者幫老師做些輔助工作的愿望。
這樣不但能促進孩子和老師的關系,還對提升孩子的成績有莫大幫助。
當然家長也不要只關注語數英的學習,對體育、唱歌跳舞、音樂等方面也可以加以關注,把孩子平時的小進步跟老師同步,讓孩子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3、孩子對老師有情緒時,要了解他的內心戲
低年級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有時會對老師帶點小情緒,但大部分是因為他們太想得到老師的關注。
而中高年級的孩子一般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某個學科,或因為不喜歡某位老師而討厭某個學科。
所以家長一定要搞清楚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說完家長怎么跟老師相處,接下來聊聊怎么引導孩子跟老師相處。
二、如何引導孩子跟老師相處
1、發現和創造屬于自己孩子的優勢
一般老師會重點關注成績很好和成績非常差的兩部分學生,但大部分人都是處于中間帶,所以想要獲得老師的關注,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情況。
如果孩子不屬于頭尾兩端的學生,那需要我們多挖掘孩子的特點,例如知道孩子做早操很標準,唱歌很好聽,這樣就可以錄下來或者跟老師說說,給孩子爭取做示范或者領唱的人,這樣孩子的能力得到老師的認可,孩子就會非常有成就感。
2、替代滿足
畢竟一個班就前三名就只有三個,不是每個人學習成績都能這么好,但不代表孩子就不能被認可。
大部分小學都會有很多小任務,例如做班級里的圖書保管員、每天負責開關電燈的節能小使者、各學科課代表、值日生等等,家長就可以鼓勵孩子選擇擅長或喜歡的事情來做。
這樣孩子同樣能得到滿足,也會有更多機會被老師看到,促進他們跟老師之間的關系。
3、幫助孩子搞懂自己的優劣勢
可以嘗試讓孩子把自己的自豪和害怕的事情寫下來,我們可以從中知道孩子對什么事情自豪,日后可以不斷為他創造機會,使得他始終保持自信,找到了目標。
有些害怕的事情,一旦寫出來就不再害怕了,有些害怕也可能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忽略的,我們可以嘗試幫孩子疏導,也可以協助他們調整心態,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跟老師溝通協商,一起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總結
總之,比起整天投訴、舉報老師,還不如讓孩子喜歡每一位老師,在不同老師身上學到自己想要的,家長也可以在不同老師身上,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情況,這樣他們才能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