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Nature)雜志最近刊載的一項新研究中,我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對黑洞的觀測分析,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如果要說對廣義相對論最直觀的證明,當屬2019年公布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天文學家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捕捉到了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從中可以看到明亮的圓盤繞著一個黑色的區域,這是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到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為太陽的66億倍,與地球相距5350萬光年。
廣義相對論本質上是一種引力理論,它通過時空幾何效應來描述引力作用,由此可以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更加精確預言天體運動。尤其是在極端引力場的情況下,牛頓引力理論的預言誤差很大,此時只能利用廣義相對論來描述。過去百年來,天文學家不斷觀測強引力場中的引力現象,以此在嚴苛條件下來檢驗廣義相對論。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預言之一。根據廣義相對論,當把一個物體的尺寸壓縮到足夠小的程度,也就是小于自身史瓦西半徑時,它就會無限坍縮成一個奇點,其極端的引力會扭曲周圍的時空,將奇點包裹起來,使得光進入這樣的空間中無法逃脫,這樣就成了不發光的黑洞。
由于黑洞自身不發光,過去都是通過間接方法來研究黑洞的存在。直到事件視界望遠鏡投入使用,才讓直接觀測黑洞成為可能。
雖然黑洞本身是黑的,但它們會吞噬周圍的物質。當這些物質在螺旋掉入黑洞的過程中,在黑洞極端引力的作用下,物質之間相互劇烈摩擦,可以轉變成巨大的能量,其質能轉換效率最高可達40%,而氫核聚變的質能轉換效率僅有0.7%。
于是,在一些黑洞周圍,就會形成一個發光的明亮圓盤,這就是吸積盤。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到黑洞的發光部分即為吸積盤,而黑洞本體就位于吸積盤的中間。
在垂直于吸積盤方向,還會有一些物質被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射出來,這就是黑洞噴流。據估計,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長度可達5000光年。
此外,黑洞自身也在自轉。如果黑洞自轉軸方向與吸積盤噴流方向不重合,隨著黑洞的自轉,就能觀測到噴流出現周期性擺動。此次天文學家觀測到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擺動,周期為11年,由此也證實了這個黑洞在自轉。
根據廣義相對論,對于黑洞這種產生極端引力場的天體,在自轉過程中,還會對周圍的時空產生顯著的系拖拽,這就是所謂的參考系拖拽效應。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詳細觀測了參考系拖拽,結果表明完全吻合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又要公布了。雖然愛因斯坦并沒有因為廣義相對論而獲得諾獎,但廣義相對論作出了諸多的預言都被天文觀測一一證實,其中包括引力波、黑洞,多位物理學家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文獻
[1] Yuzhu Cui, Kazuhiro Hada, Tomohisa Kawashima, et al. Precessing jet nozzle connecting to a spinning black hole in M87, Nature, 2023, 621, 711-7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