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1
當年為何發布大學日記?
2013年1月11日,我還在大學工作時,開始摘錄之前自己的大學日記發布在人人網上。當時寫下了 緣由, 如下:
一個偶然的契機下,我找出了我的高中和大學時的日記本。我想陸續把其中一些內容敲出來發布在這里。為的什么呢?
一是便于保存。
盡管周國平曾寫過一篇《電腦:現代文明的陷阱》,談到電腦寫作與紙筆寫作相比的危險性,認為一旦電腦上的東西因某種原因化為烏有之后,自己就一無所有了。不像用紙筆寫下的東西,總有現實的存在。當時他是還不大信任電腦。但實際上,他后來也承認他早已依賴上電腦寫作了。我如今也是覺得,用電腦尤其是網絡保持文字,似乎比紙張還更為可靠。因為在電腦尤其是網絡中可以大量復制,“狡兔N窟”般多一些備份,而且查找起來也方便,不必去翻箱倒柜以尋章摘句。
第二是為的回顧自我的成長,說是自我分析也行。
我覺得可以在整理過去日記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成為了今天的樣子。盡管我心里有一條比較清晰的主線,但過程中的脈絡和細節都是模糊的,尤其是像我記憶力這樣孱弱的人,所以重讀往昔的文字,可以幫助我再現當初的一些思考,讓我知道當年的我與現在的我有何聯系和區別。一個人讀多少別人的書,我認為都不如讀好他自己這本書重要。所以,我愿意放棄一些讀別人的書的機會,來讀一讀自己。
第三,就是愿意讓對我的文字和思考感興趣的讀者(這個不在多)看看,我是如何度過大學時代的,我在大學時有些什么感受和想法。
當然,我應該不會避諱我當年的某些看似幼稚可笑的想法。其實那才是真實的我,真實的生活。我有時覺得,我現在的一些文字,可能在跟我接觸的大學生朋友看來,顯得太老氣橫秋了。其實你要知道,我現在可比你們大多了啊,我也經過了你們的那個年代。所以,我想把我那個時代的東西擺設出來,讓你看看,我也是這么走過來的。我并不那么高深,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所以不必那么對我敬而遠之。
也可以說,我把過去的我擺出來,相當于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大學生、一個年輕人的樣本來解剖,我可以看到我自己,和一種人,乃至一切人的樣子,你也可能可以看到你自己,以及一種人,乃至一切人的樣子。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人為鏡將心比心,可以了解人性,也可反知自己。豈不也是一件好事?
網上有句話說的是:爺爺都是孫子變成的。是的,誰不是從小到大,從幼稚到成熟,從年輕到年老呢。雖然我現在也并不能說我成熟了,但我更愿意讓你看看我曾經是多么的更不成熟。所以,怕什么年少無知呢,怕什么姜是老的辣呢,年輕人有那么一種初生牛犢的闖勁,有那么一種勇于探索的激情,就很好了。
當然,再怎么說,我做這件事,首先的意義是對于我自己的,所以會有多少人看,多少人覺得有意義,我是無心顧及的。而這又必將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我只能時斷時續或多或少地來錄入和發布,而我也不知道最后會持續多久會寫多長,就順其自然率性為之吧。這次發的是一個開頭。順便說說,高中日記也在我的“發布”范圍之內,以后機緣合適再說吧。
最后幾句話:我應該不算有什么“暴露癖”,不是想用自己的所謂隱私來吸引眼球。我能發布的這些內容當然也會有篩選,但當然不是以樹立高大全的形象為標準。真正涉及隱私的地方,恰恰可能是不方便發布的。所以,我能公開的,也不是什么值得八卦的東西,能吸引多少眼球,可不是我的目的和初衷。
作于2013年1月11日
2
現在為何發布大學日記?
今天,我再把當時摘錄的日記發布在我的公眾號平臺上,是為的幫助已經上大學的同學,提供一些借鑒,思考自己要怎樣度過大學時光;同時也讓我得已回顧我的大學生活,反思如何更好地幫到現在的大學生和中學生朋友們。
順便說一句,我寫的日記,并不是事件記錄,而往往是我的思想隨感記錄,因為從高中起,我就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記錄習慣和偏好。
所以,從我的這些日記里,可能未必能看出我當時是怎么過的,但可以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當然,從我當時的想法,也可以管窺我當時的一些做法。
希望給大家帶來啟發!
這個啟發不是說我自己做得多好,你直接來學習,我當年的大學時光并沒有人指導,所以我一直在一邊摸索一邊成長著。我希望大家現在看到我的記錄,能夠想到如何做得更好,讓你的大學時光得到更大的收獲和成長!
事實上,我現在通過反思我自己的大學時代,再加上看到很多大學生的案例,感到很多同學是不會上大學的,很大程度上浪費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和發展機會,很讓人惋惜!
所以,我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學會上大學,用好大學時光。
我將通過我的文章、短視頻和直播來給大家進行一些分享。
今晚我的年度大課第10次直播課,我就準備講講:怎樣上大學。我會講到我的經歷、不同案例,還有我的經驗和建議。
這個直播是針對我這邊的學員的付費課程,在年度大課結束以后,9點10分會開展公益直播,也會講如何上大學的話題。
如果你愿意來聽,可以點擊預約。
這次的文章,要分享的是我當年上大學第一個月的日記,正好今天也是這屆大學生上大學滿一個月的時間。
另外,我找到了當年剛去大學報到時,父親給我在校門口拍的照片,也讓大家看看當年我作為一個大學新生的樣子。
當時我看到沖洗出來的這張照片時,心里就想到一個詞:躊躇滿志。:)
(攝于1998年8月底)
希望各位同學也都能躊躇滿志地上大學,畢業時可以心想事成學業有成!
3
大學第一個月日記摘錄
1998.8.31:
內向的人一般需要背著別人記日記,可如果連日記都不愿寫或不愿多記隱秘想法的人,就表現得相當內向了。這種人喜歡獨立思考,事情未定不輕易宣布。他們相信自我努力,不喜歡接受別人幫助。他們的成功都是較大的較穩固的。而一意孤行也容易誤事。而且由于太不合群,可能很長時期不受人賞識,只有經過較漫長的等待和蓄積,才能見“馬力”。
8.31:
到校時是8月28日下午。踏上西安的土地,發現沒有什么能吸引我的東西,就跟我后來要到的大學一樣。兩天來,在學校里和西安市區奔走了許多趟。本來我沒興致的,是父親帶著我去的。不過還真長了些知識——我并不感覺從小城鎮到了大城市就異樣許多。大城市的一些生活常識很容易學會。也許是我還沒到真正發達尖端的地方去過的原因吧。反正,我感覺,西安,沒啥特別。
學校可真是個小社會。各種人,懷著不同的目的來到這里。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并不感到失望——在以前我就沒有對它抱多大希望。而且,我能理解眼前這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我只是感覺“淺水無妨有蛟龍”這話是對的。有志之人,到哪里都能發展的。
關于實現理想之問題,我現在不能說很清楚,還是走一走看一看吧。
9.1:
成熟,是不是意味著想到了一些事,想了一想后又不去做它?
9.4:軍訓所得
同樣生活在集體中,自卑的人看到的全是敵人,跟他作對的人;自信的人眼中都是朋友,幫助他的人。結果便是——自卑者不敢表現,事事不順;自信者大膽張揚,左右逢源。
9.5:
家里有兩面挨在一起的鏡子。我在左邊鏡里的形象明顯比右邊的“高大”。每次我站在這兩面鏡子前面總是在想:到底哪個是真的呢?思慮良久,決定相信左邊那個……今天在理發店里,又看到那個熟悉的影子——就是右鏡里那個樣……
由此看出,我的判斷有失準確性,但有的事干嘛需要那么準確呢?自信點,樂觀點的判斷更有助于行動!
9.8:
見到一個西諺:“沒有成功的叛國者。”此語基于一個事實:“叛國者”如果成功,就成了“革命家”。也就是說:“叛國者”都是失敗了的(事先注定要失敗的——如果你能事先確定他的“叛國者”之名)。這是中國古語“成王敗寇”的另解。
還有一句話,也挺值得玩味——“沒有一個山頂,會有所謂的山洪。”意味深長!
9.9:
有時候,我晚間精力不大好,但總是對自己說:再等會吧,我用不了睡多少覺的。第二天上午在課堂上便感覺睡意襲來,無力抵擋,只能對自己說:先睡會吧,為了待會兒擁有旺盛精力……
9.12:
超人的力量哪里來
什么更能讓人振作并恢復戰斗力,是嚴厲的訓斥、嚴格的規定,還是悉心的關注、親切的目光?這個問題的答案終于被我找到了。
操場上,同學們正頂著烈日進行著單調枯燥的隊列訓練。站在隊伍中,我老感覺頭一夜瞌睡未足,在教官嚴厲的目光下,只得強打著精神重復那機械的動作。但總是想躲在人群中不被注意,并盼著早點收操。
接近中午時,教官教打軍體拳。突然把我叫去給大家示范一個動作(意即我做得較為規范!),我便從此長了精神,以后的動作做得特認真……
(我由此想到:嚴格的教條只能讓人表面上服從而內心中不滿,而且被約束人的神經繃緊了 ,就很容易感到疲倦。這樣的訓練或教育的效果是不長久的——也許在當時,出于對教條的畏懼,被約束人按章執行,令行禁止。
而一旦脫離束縛,那種蓄積已久的逆反心理會使其抹掉大部分記憶。如:在禮堂里以軍姿坐著的士兵聽講后很容易忘記內容;參加高考后的學生會忘記所有高中課程……
我的說法帶有一定主觀性和片面性,將來會改進的。)
9.13:
最佳的交際方式
最佳交際的結果是叫人感激你,在長時間內都記得你。什么樣的交際方式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首先,你得真誠待人。比如說說話時,用眼看著對方,耐心傾聽,用心體會,別讓他感覺你在分心;替人辦事也必須說到做到,不拖延不遺忘,全力以赴,千萬別私心太重;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心!很多人本來交際能力不錯(可以稱得上“交際花”了),卻很少有真心朋友。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太過分散,對人人都想討好,卻讓人人都不滿意——大家都感覺他沒有專注于自己;
最后,還得注意,就是在朋友面前最好少提與其檔次(品味)不同或是他不喜歡的別的朋友,也盡力避免讓一個朋友覺察你與另一個朋友的交往。我不是叫你詐,也不是教你不真誠,而是根據許多“真誠朋友”間交往的成敗得失經驗,讓你用一種恰當的方式以真心獲得朋友。因為,人都是有私心的,許多真誠的朋友也可能嫉妒甚至猜忌。那關羽張飛看見劉備待孔明好還不高興呢!因此減少朋友之間猜忌的條件是你的責任。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因為不懂這一點,每天只是窮于應酬,浪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到頭來卻很少讓人記得叫人懷念——比如那種電話打個不停,一跟人拉起話來就海闊天空,一會兒拉拉這個,一會兒又拍拍那個,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一樣的人。
而如果把時間和空間劃分很明顯地給予朋友,也就是說,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你只跟一個人在一起,讓他感覺你只屬于他——人生難得一知己嘛,他便會很珍惜與你的友誼。但是,如果經常讓他見到你跟不同的人在一起,他未必會想是你的交際能力強,反而認為你的友情已經分給了很多人,給他的只是一小份……從而使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受挫。
請想一想,“最佳交際方式”是不是最佳?
9.14:
天賦成功與不斷進步
有的人做事一開始便很不錯,甚至超出眾人一大截。有的人卻總是不能顯山露水甚至做事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前者是樣樣都能玩轉,反應靈敏。人們愛稱這種人“鬼聰明”。也許這類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很強,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心,故玩什么東西都在別人前面。或是因腦瓜靈,自學快,動手能力越練越強;后者則不然,看起來他的命運不如前者。
前者一直高高在上,是人們崇拜的偶像,名師高手紛紛給予指點,是前者愈強;后者常在否定或斥責中生活,很容易失敗。除非他瞅準一件事堅定不移地去做它。因為據我觀察,后者并非無可救藥地蠢,只不過他的進步很緩慢,常被急功近利的人的唏噓聲所掩蓋。試想一個人,只要在一件事上不斷進步著,如一只烏龜,他如果堅持用人家打盹的時間跑,也會比許多驕傲、懶惰的兔子跑得快。
9.14:
真正會交際的人是讓人感覺不到他在“交際”的人,正如“真正偉大的往往是使人忘記偉大的東西”。
9.16:
缺陷與樂觀
有缺陷的人容易悲觀,但最后往往很樂觀。而且,戰勝了自卑的他們會很堅強,不畏懼小挫折,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這樣的人可敬。
9.27:
不要講——“廢話”
上午,一個小伙子拿張照片來問我認不認識照片上的人。我急于幫助他,第一句答話便是:“我見過,但不認識。”本來我下一句話便是:“他就住這樓里。”他卻沒好眼色地武斷下言:“廢話!”我當即有點不舒服,但仍然告訴了他我所知道的。
這事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晚自習時,突然想起來,感覺其中有我需要注意的地方,現在記下來:
當你斷定人家說的是“廢話”的時候,也許人家剛開頭,準備接下來告訴你有價值的信息。如被否定打斷,吃虧倒霉的是你自己。
9.30:
偶見
(一) 講臺的高度
小學的講臺很低,孩子們卻總是仰視著老師;
中學的講臺高了一點,學生們卻喜歡坐直身子平視著老師;
大學的講臺又高出一倍,在臺下的人們卻總低著頭做自己的事。
(二) 女人與高跟鞋
個子很高的女人穿著高跟鞋,沒人笑話,頂多招來嫉妒。她們便旁若無人地大穿特穿起來;
個子矮的女生如果穿高跟鞋,人們便在心里笑話——誰叫你要借“傷風敗俗”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呢?于是,矮個子女人便因害怕旁人的暗笑脫下了高跟鞋。
(三) 明義的單詞
英語中的“職業、生涯”一詞是career,即care(喜愛、小心)加上名詞后綴er,意即“受人喜愛的需要小心的(項目)”。這難道不貼切嗎?
(作于1998年8月31日-9月30日,發表于2013年1月11-12日)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到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近期正在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滿10人開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詢報名。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進入公眾號后臺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或點擊我的公眾號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點擊“發消息”,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