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明天就開始放小長假啦,大家這個假期打算怎么過呀?我跟劉同學打算在家先躺到3號,錯過機票的價格高峰,然后回老家呆幾天。十一期間喵也給自己放個假,下周就不更新啦,咱們下下周四(10月12日)繼續(xù)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上周我跟星辰班去陽朔游學的經(jīng)歷。
三個字總結(jié):開眼了。
我們這次游學課程安排總共有兩天,第一天是高艷津子老師帶我們上的“舞動生命”課程;第二天丁老師講課。高艷津子老師是北京現(xiàn)代舞團的藝術(shù)總監(jiān),也是國內(nèi)非常頂尖的舞者之一。我們白天跟著老師跳了一整天,晚上又聽她分享了一些個人經(jīng)歷,非常受觸動。
說到跳舞,我可就不困了。
它是我人生中可以排在TOP3喜歡的事情。我從21年年初跟隨現(xiàn)在的芭蕾老師學習已兩年有余,除去出差、疫情停課、生病的緣由,上了接近150節(jié)課。
舞蹈對我的改變是巨大的。
我從一開始站在鏡子前,看大家跳舞像優(yōu)雅的白天鵝,自己跳像笨拙的狗熊;到肢體越來越協(xié)調(diào),也有了一點點舞者的模樣。從出生以來二十多年平地摔、走路時不時會把自己絆倒,身上被家里的家具、門框磕碰的青一塊紫一塊,到現(xiàn)在身體的平衡能力越來越接近一個正常人。
我的軟度不好、外開不好,不過勝在四肢長、脖子長,加上十幾年學鋼琴的基礎(chǔ),對音樂的感覺更敏銳一些,芭蕾老師幫我量身定制、“揚長避短”挑了能展現(xiàn)肢體長線條,以及突出情緒感覺的變奏,又做了一些適合我的動作改進。我收到了更多的正反饋,對跳舞更加熱愛了(我的芭蕾老師是個相當有智慧的人,這個改天專門寫一篇)。
芭蕾是一門很精致的藝術(shù),有著精確的標準。多一寸的伸展,多一度的轉(zhuǎn)開都是值得刻苦練習很久的。
我對人生的態(tài)度就像我對芭蕾的理解一樣:要優(yōu)雅、要美,為了把一個點打磨好付出極多的時間精力,最重要的是,它要先達到一個技術(shù)層面的很高標準,再談自由創(chuàng)作。
如我在工作中總是喜歡用模型,喜歡把一切事情抽象總結(jié)成未來可用的方法論,不斷細化供應(yīng)商和伙伴給我的交付標準。如我在生活中喜歡把時間規(guī)劃的妥妥帖帖,我最不能容忍的是別人打亂我的計劃。總之,我喜歡美、高標準、規(guī)范,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在津子老師的課上,我第一次接觸現(xiàn)代舞。
它給我的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與芭蕾完全不同,與我之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津子老師說,“現(xiàn)代舞是一門有思想的藝術(shù),它鼓勵每個舞者表達自我”。
我開始不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在津子老師帶領(lǐng)的熱身環(huán)節(jié)之后,有一個“自由舞蹈”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大家跟隨音樂即興跳,自己想跳什么就跳什么。不用說,我的當然是show芭蕾基訓動作合集了。然后我就成了反面教材。津子老師說,“學過舞蹈是好處也是限制。好處是會讓你的動作看起來更美,同時也限制你無法自由地表達。”
我覺得自己被津子老師一眼看穿。因為全程有攝影師,我其實內(nèi)心是希望當鏡頭對著自己的時候,每一幀都是美的。反倒是在場的男同學們比較放得開,打開程度連老師都非常驚嘆。要知道,大家平日都是“XX總”,是不是想想都會端著的一群人?他們跟隨音樂隨意發(fā)揮,跳出各種夸張幅度的動作,惹得其他同學哈哈大笑。
這樣的真實讓我很受觸動。我想,5月份五臺山游學的時候,經(jīng)歷過晨課凌晨3點半起床,大家都已經(jīng)互相“蓬頭垢面”素顏相見過了,誰也別嫌棄誰。本著“都是自己人,豁出去了”的態(tài)度,我也放下了自己“每一幀都要美”的想法,徹底融入了進來。
我們做了很多有趣的練習。比如說,躺在地板上,想象一滴涼水滴在肚子上、肩膀上、腿上,身體會做出什么反應(yīng);表演不同位置的“痙攣”。比如,想象自己在河流中,旁邊有游過的小魚,被魚親吻了頭、肩膀、后背的不同位置、腿、手臂,身體會做出什么反應(yīng)。這可太好玩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津子老師讓我們分小組編排舞劇。故事主題是“通過一條河流”,其他自由發(fā)揮。水流的湍急還是平靜、是過河的什么動物,想要表達的思想,都要大家自己設(shè)計。
我們小組排練的故事是:一群小螞蟻在抱團過河,突然遇到一陣風浪,把它們吹散了。其中一只小螞蟻被困在了一塊礁石上,其他螞蟻冒著風浪去營救,最后抓到了一片樹葉,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救到了那只和團體走散的螞蟻,河面重歸平靜,大家繼續(xù)抱團向前。
大病初愈看起來蔫蔫的我被推選去演出“被困礁石”的螞蟻角色。用身體語言和表情表現(xiàn)了“啊,我好可憐,好弱小”,“呼天搶地: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啊”,“不,我就不跟你走,打死我都不走,(表演風浪的同學)你別想拽我走”,“啊,我得救了”。
最后大家已經(jīng)完全high翻了,太好玩了。唯一的代價就是,第二天發(fā)現(xiàn)膝蓋、手肘和髖骨上面大片的淤青……嗯因為前一天有很多類似于打滾、倒地這樣的動作——不過有什么關(guān)系呢?玩得多開心啊!
津子老師的媽媽也來了,我們叫她羅老師。羅老師是上一代老舞蹈家,今年78歲了。這兩天她跟我們講了很多,講古典舞和現(xiàn)代舞的不同,講津子老師小時候的事、學舞蹈的事、練舞受傷的事。當她講到舞蹈的時候那種神采奕奕、眉飛色舞的模樣,是藏都藏不住的熱愛。她好美,即使是在我們一群年輕人中,依然是氣質(zhì)出眾的。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煜聛砝鄣媒钇AΡM的這些活動,羅老師是全程跟我們一起參加的。
我就在想,哎呀,我要是在78歲的時候能有這樣清晰的頭腦,還能跟別人講起我的熱愛滔滔不絕;要是78歲的時候還有這樣的體能和靈活的身體,那真的是太美好了。
晚飯過后,津子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一些她生命中發(fā)生過的故事。看起來隨意、流動、自如的動作,我們都覺得她是“老天爺賞飯吃”,看起來毫不費力,晚上聽她分享才知道,這些都是背后是從小日日苦練。她在訓練過程中雙腿膝蓋都受過嚴重的傷。家人對她有很高的期待,她也承受了非同尋常的壓力。最令我動容的是,舞團因為支付不起場地租金被迫搬離,她扛著牌匾,走到哪里跳到哪里,去“流浪”。這時她說“人窮心不能窮”。
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舞并沒有我想得那么“隨意”。老師只是用大家自由表達的方式激發(fā)我們的興趣。實際上背后都是苦功夫。
她說,跳舞就是修行,身體就是修行的道場。要對身體負責,不可以隨便做動作。她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舞蹈這件事做到極致。跳舞跳到極致,跳到完全忘記“我”的存在,再回來看世界,就會發(fā)現(xiàn)它不一樣了。
她說,困難也是機會。(講了很多具體的事)經(jīng)歷這些事情,也是靈魂在升級的過程。
我相信她是發(fā)自內(nèi)心講出來這些話的。也許這些道理我們在其他地方,在一些雞湯文章中看過許多次,但都不及我聽她娓娓道來那么震撼。她講述的時候,眼神的堅定、從容,是來自經(jīng)歷的積淀,來自內(nèi)心的信仰,是堅定有力的、有根的。不是我們隨便哪里聽來的道理那么飄忽。
津子老師氣場很強,同時也很暖,她在課室給我們示范動作的時候,隨便做一個動作,看著就很治愈。覺得想要靠近她,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感覺靠近她就會獲得力量。哎呀,我好難描述,就是看見她就內(nèi)心歡喜,想跟她離得近一點。
這一天的體驗很深刻。津子老師讓我看到跳舞不僅僅是身體的動作,它是有深度的。這種深度來源于思想,來源于對個體獨立性和差異性的尊重。有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就像我們講話一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我們通過舞蹈與他人溝通,也通過舞蹈與自己的心、自己的身體溝通。我們的動作做得不標準,但是老師用了僅僅一天的時間,讓我們體驗到了現(xiàn)代舞最內(nèi)核的精髓——思想表達。這是非常高級的。能讓初學者體驗到內(nèi)核的魅力,得多高水平的高手才能做得到啊?
我很難復(fù)述出來和津子老師相處的一天,我究竟感受到了什么。可能今天能夠通過文字表達的還不足以展現(xiàn)其中的1%。
最打動我的是津子老師的生命狀態(tài)。她讓我看到了修行修得好的人是什么樣子。稻盛和夫說“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丁老師也跟我們說過,“修行最好的道場就是在世間”,這次又見到了津子老師“在跳舞中修行”。
丁老師之前上課講這些的時候,我沒有體悟,因為見識太少。不管老師講多少遍“在世間修行”,我還是覺得打坐、禪修這類行為是最重要的。5月份去五臺山的時候老師帶我們見了一位高人,這次在陽朔又見了津子老師,我終于把“修行修得好”給具像化了。
不是遠離塵世在深山中,不是每天形式上地吃齋誦經(jīng),更不會神神叨叨的。(我在有一段時間,覺得修行會讓人變得神神叨叨的,會每天講別人聽不懂的詞,啥都用這些來解釋,會讓人覺得害怕)
這次我終于看到,真正修得好的人,是生機勃勃的。你看到他們的樣子,會覺得太美好了,人竟然可以這樣美好。他們熱愛生活,看得通透,講的話飽含哲理,但是不會用一些佶屈聱牙的詞讓人聽不懂。他們會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我們所面臨的煩惱,他們?nèi)詢烧Z就撥云見霧。他們的言行舉止,都讓你覺得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很有力量。
我作為一個在寫作方面也算有一丟丟特長的人,一時間竟然詞窮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臥槽,這就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啊!!!
我之前挺抗拒講“修行人”這個詞的,就是不想走著走著身邊人都覺得神神叨叨的。我還是想在凡間做一個快樂的、有智慧的普通人。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我之所以有這種誤會,都是因為見識少啊!沒見過“真正修得好”是啥樣。
特別特別感恩丁老師,教給我們智慧,還帶我們見世面。若不是因為老師,我自己現(xiàn)在肯定是沒機緣跟這樣的高人近距離接觸的,還能面對面聽分享、答疑解惑,天啦嚕。
不管是稻盛和夫說的在工作中修行,還是津子老師的在舞蹈中修行,其中共同最重要的一點都是——在一個點上做到極致。
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怎樣才算做到極致呢?做到極致跟鉆牛角尖差別是啥?跟執(zhí)著的差別是啥?為啥做到極致能“見道”,但是我們修行的過程,又總是強調(diào)不要執(zhí)著呢?
我先自己琢磨琢磨,要是這一個月都沒想清楚這些問題,下回上課的時候去問丁老師。
游學第二天是丁老師講課,講的內(nèi)容還挺多的,放到十一之后再展開分享。
祝大家假期愉快~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啟發(fā),可以幫喵點個“在看”,動動小手讓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fù)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