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蒲塘也稱“八月十五”,這和蒲塘習慣把某個節日的農歷時間作為別稱一樣,比如“寒山誕”又稱為“二月初十”。中秋節是蒲塘人心目中是一個僅次于春節的喜慶團圓節日。
圖片
中秋的意義是團圓,所以出嫁的女兒帶著月餅、豬肉等回娘家團圓,出門在外的家人也盡量趕回來,一起吃團圓飯。因此,中秋節晚飯吃得比較早。晚飯以后,家人在一起拜月賞月,稱為“貢月亮”。
以月餅當為主供品,把茶酒、花生瓜子、柚子石榴等圓型水果一起擺臺。點上香,邀請天上的嫦娥等神仙來吃月餅,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餅、水果,飲茶酒賞月,祈求保佑全家團團圓圓,過上甜甜蜜蜜的日子。用柚子等物品當貢品是本地的習俗。舊時柚子本地話也稱之為“六伏”子,諧音有“祿”又有“福”,再加一株柏枝——有“壽”,所謂福祿壽全,就最圓滿了。還有,“柚子”也是諧音有子的意思,所以中秋節又有求子的意義。
舊時,中秋節還有由婦娘人請月姑的風俗。這一天,婦娘們要沐浴更衣,把案桌擺在大門前,將月餅、茶酒等擺上案桌,焚香點燭等待月亮光照滿案桌,一俟見到月亮時朝天跪拜,唱請月姑歌:“月姑來來,請你上臺,月餅香芋,好茶好酒,不用詐羞;月姑來來,請你上臺……”月姑下來后,婦女們口中念念有詞,問運氣、事業、婚姻、財運等。記得舊時婦娘人作完“貢月亮”手續后,儂兒就可以分得一個月餅的四分之一,然后要唱《月光光》的兒歌祈求平安吉祥。舊時,老人給小孩交待了禁忌,如不能指罵熱頭(太陽)或向熱頭吐口水。不要用手指月亮,不然晚上月亮會派神來割小孩的耳朵,假如不小心指了月亮,要馬上向月亮“唱揖”(合掌行拜禮)講:“對冇住”。
蒲塘人在中秋還有食田螺的習俗,中秋前后,田螺腹中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是食田螺最佳時節。并認為,食中秋田螺可以明目,言之成理。其實這也是舊郁林不少人家在中秋期間食田螺的習慣。到了近年,蒲塘人不但保留食螺習慣,到貢月亮時全家或親朋好友聚集一起燒烤。賞月、品螺、燒烤、飲上幾杯啤酒車大炮,真是快意人生!一俟貢完月亮,小孩們歡天喜地鳴放煙花,節日歡樂氛圍達到沸點!(完)
蒲塘高中滿甲華誕慶典即筆
——李光前
中秋歡慶尚縈懷,母校欣迎耳順來。
同學嘻嘻談碩果,嘉賓唶唶話英才。
寮峰滴翠鶯歌婉,泉水叮咚琴韻諧。
樓宇巍峨環境雅,滿園桃李向陽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