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黃燕華
編輯 | 馮羽
美編 | 邱添
審核 | 頌文
最近,夸華為“遙遙領先”和批蘋果“平平無奇”是國內手機市場的兩大論調。
客觀來說,能買得起華為和蘋果兩家高端機型的消費者并不多。相反,很多人使用的是紅米、一加、真我、iQOO等主打性價比的手機。
從上述幾家廠商對外披露的數據來看,最近幾個月的手機銷量表現亦可圈可點:8月16日小米官博顯示,開售5分鐘Redmi K60至尊版銷量破22萬臺;18日,一加發布的預售戰報顯示,一加Ace 2 Pro預售兩天15萬臺告罄;9月4日上午10點真我GT5全渠道開售,截至10:30首銷較上代增長713%;同月7日開售1分鐘,iQOO Z8系列銷量超上代產品全天銷量。
銷量走俏背后,是誰在使用“紅米們”?隨著國產手機廠商紛紛推出高端機型,這些聚焦性能賽道的手機品牌又該何去何從?
1、華為蘋果霸占“機圈”熱度
自上月底以來,手機圈好不熱鬧。
8月29日,華為Mate 60 Pro在華為商城突然開賣,尚未發布就先開售,這在手機行業前所未有。
消息一出,瞬間引爆網絡輿論,隨即引發了國內消費者狂熱追捧:9月3日,華為Mate 60 Pro訂金銷售用戶可前往門店取機,全國多地華為門店再現排隊盛況,引發搶購熱潮;9月4日,部分華為門店宣布該型號手機售罄,后續補貨少則要等一兩天,多則要等一周。
而正當大家還在埋頭搶購Mate 60系列時,9月8日10:08分,華為商城又悄然上線了華為Mate 60 Pro+、Mate X5等新款手機。
(圖 / 華為官網)
據媒體報道,華為Mate 60 Pro+正式開啟預訂后,不到10秒官網便顯示“暫時缺貨”。不少網友反映“一機難求”,直呼“根本搶不到”。隨后,“華為王炸”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直至9月14日,華為才正式官宣,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定檔9月25日,再次拉高了網友們對此次發布會的期待。
華為之外,蘋果受外界的關注度也極高。
9月13日,蘋果公司召開發布會,iPhone 15系列新機亮相。「摩登消費」注意到,在蘋果發布會結束后的當天,國內多個平臺火速跟進發布了同步開售iPhone 15系列的消息,除了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美團閃購、餓了么、京東到家等即時零售平臺,甚至盒馬、快手等新平臺也紛紛跨界加入到這場銷售大戰中來。
9月15日20時,蘋果iPhone 15系列的四款新機正式開啟預售,截至21時30分,所有首發當天現貨已全部預定一空,下單郵寄需等待3-4周時間,可見蘋果新機對國內消費者的吸引力依然不減。
到了開售當日,也就是9月22日,國內一些平臺仍不忘借勢iPhone 15宣傳自己:美團外賣官博宣布,上美團/美團外賣App買iPhone 15系列,開售當天最快30分鐘送達;京東到家發布開售日戰報稱,9月22日截至上午10點,京東到家iPhone 15系列手機銷售額同比iPhone 14系列增長253%。
毫無疑問,近一個月,手機圈熱度已然被華為和蘋果兩家企業牢牢“霸占”著。
不過話說回來,能買得起上述兩家企業高端機型的人并不多。于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更愿意將目光投向另一個細分領域,那就是紅米、一加、真我、iQOO所在的性能賽道。
2、被遺忘的性能賽道
“‘紅米們’手機被小米、OPPO、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視為超級入口類產品。”智能手機產業長期觀察家易北辰向「摩登消費」表示,這些產品聚集了一大批年輕活躍用戶,其產生的數據反饋對廠商們后續的手機研發、迭代起到極大的推進和促進作用。
在易北辰看來,“紅米們”會持續為母公司的商業帝國貢獻流量、日活和價值,對后者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模型及其未來的成長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用戶的活躍值對主流手機廠商的服務性和廣告收入亦有較大貢獻。以vivo旗下子品牌iQOO為例,用戶通過其應用市場下載熱推應用、游戲,使用云服務、訂閱會員等服務性收入提升品牌營收能力。
(圖 / vivo官網)
此外,“紅米們”對其母公司在供應鏈上增強話語權、提升產業地位等極為重要。“畢竟,手機廠商下的單量越大,對于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就越強。”易北辰說。
事實上,近幾個月“紅米們”的確賣得不錯。
7月10日,iQOO披露了iQOO 11S首銷業績,即全渠道銷售額15秒破億;8月16日,據小米官博消息,開售5分鐘,Redmi K60至尊版的銷量便突破了22萬臺;同月18日,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發布預售戰報,并宣布準備的首批一加Ace 2 Pro僅26小時全部被預售一空;9月4日上午10點,真我GT5正式全渠道開售,截至10:30,真我GT5首銷相比上代同增713%;同月7日,開售僅1分鐘,iQOO Z8系列銷量已超上一代產品的全天銷量。
銷量如此走俏,那到底誰在用紅米、一加、真我、iQOO等高性價比手機?
“它們(紅米們)的主要用戶群是學生、1-5年的白領、低線城市主力人群和老人。”易北辰解釋道,因為這些人的經濟能力相對有限,屬于價格敏感型用戶,追求性能剛剛好的智能手機體驗,而“紅米們”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易北辰還提到,“紅米們”手機主打青春潮酷,雖不是最頂尖的超級性能,但其性能剛好夠用,符合上述用戶群體的使用場景。
而且,不少“紅米們”用戶向「摩登消費」表示他們的用機體驗總體還算不錯。
“去年春節我花了不到2000元買的真我手機。”90后消費者徐瀟對「摩登消費」表示,盡管這部手機用了1年半后有一點卡頓,但使用下來,整體感覺還不錯。
據徐瀟介紹,她的真我手機不僅存儲容量大,拍照效果也不錯,關鍵是充電快且電池耐用。“我剛買真我的那段時間,由于使用得不是特別多,3天只需充一次電,后來用得頻繁,也就1天半充一次電,一直看視頻,差不多能撐6-7小時。”她說。
(圖 / 真我官網)
90后消費者陳慧也告訴「摩登消費」,她花了2000元左右給她媽媽選購了一部紅米手機,當初之所以買,是因為紅米手機的性價比較高,媽媽沒有玩游戲的需求,平時就刷視頻、看小說、聊微信,不擔心手機卡頓,且拍照功能不錯,足夠她使用。“目前(紅米手機)用了兩年多,沒出現啥大問題。”
3、“紅米們”要闖的四道關
當然,“紅米們”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難題。
首要難題便是“紅米們”如何縮短消費者的換機周期。據易北辰回憶,2014年消費者的換機周期為8-14個月,即消費者每隔8-14個月要換一臺手機,彼時他曾擔心因手機換代太快,產生過多的電子垃圾進而造成環境問題。
如今,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大幅延長。根據此前平安證券的研報,智能手機的用戶換機周期已經拉長至43個月。另有多家統計機構的數據表明,目前智能手機的換機時間已拉長至3年左右。“這是我當年未曾想到的,我只是覺得消費者換機周期會越來越短。”易北辰說。
顯然,消費者的換機動力較之前更加不足。
究其背后原因,長期關注手機行業的林煒向「摩登消費」表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經濟原因,如大家所知,換機以年輕用戶為主,但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他們的錢包普遍“失血”過多;
二是產品力原因,廠商們的產品力沒有大跨步地前行,只有小跨步地慢走。盡管有些功能如衛星通話相對領先,但這種場景并不具有普適性,絕大多數用戶基本用不到。“極致登山、越野、航海等場景能用,但普通老百姓上個班,根本用不到衛星通話。”林煒說。
在林煒看來,智能手機的性能沒有顛覆性的進步,只有微創新式的改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們就很難會因腦門一熱要換手機。除非不換機,他們獲取信息的速度、生產力、生活方式等會落后于更換了手機的人,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并不存在。
“比如用1億像素攝像頭拍照,只有打印成海報,懸掛出來,人們肉眼才能看得出其與五千萬、八千萬像素攝像頭拍照的區別,否則在手機或電腦上幾乎看不出彼此間的差距。”林煒如是說道。
(圖 / 紅米微博)
因此,“紅米們”要縮短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并非易事。不過,縮短用戶換機周期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易北辰表示,價格力上,廠商可以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比如設置分期付款,來緩解消費者的購機壓力。
產品力上,從硬實力著手,廠商可以提升手機拍照像素,增強CPU、GPU算力,擴大手機內存等;從軟實力著手,廠商可以與著名IP聯名合作,制作相關定制款限量手機及其他周邊,提升品牌的軟內涵。“畢竟,現在消費者買東西,不僅追求實用價值,而且追求情感價值。”易北辰稱。
用戶運營力上,廠商可以把用戶對其產品體系的每筆消費轉化為積分等數字資產運營起來,兌換成積分權益,再把積分權益兌換成落地的人生體驗。“比如,消費者購買3999元的小米手機,可獲得3999積分,當積分達到一定量時,他可以享受去小米公司參觀、跟產品經理甚至雷軍見面的權益。”易北辰說。
其次,“紅米們”需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緩解因二手手機存在造成的出貨壓力。
眾所周知,二手手機具有天然的性價比優勢。近年來,隨著二手手機市場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心理也在不斷變化,對二手手機的態度更加理性和開放,選擇二手手機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
而每多一個二手手機用戶,意味著“紅米們”聚焦的性能賽道就少一個用戶。可以說,二手手機的存在會對“紅米們”手機的出貨形成一定壓力。
此外,“紅米們”還面臨利潤被攤得愈來愈薄的問題。
與主流手機品牌不同,主打性價比的“紅米們”手機的利潤相對較低。而手機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林煒表示,2016年以來,智能手機是一個刺刀見紅的血海市場,發布會接連不斷,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意味。
(圖 / 一加官網)
激烈競爭之下,為搶奪年輕用戶,“紅米們”只能繼續做高性價比/質價比,可一旦做高性價比/質價比,其利潤難免會被攤得更薄,這無疑對“紅米們”的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利潤變薄的同時,“紅米們”也較難在性價比和質量口碑方面實現平衡。「摩登消費」注意到,無論是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還是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抑或是黑貓投訴等,都能看到網友對“紅米們”手機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
在諸多挑戰之下,“紅米們”該如何突圍?
對此,易北辰表示,廠商按照自己的節奏打,打法不用太激進,做到穩中有進即可。“畢竟,群雄逐鹿最后比的并不是誰最強,而是誰最穩。”
廠商在不逾越紅線的基礎之上,遵守市場規則,在一個合理的市場區間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最大利好。“這是所有行業從業者都愿意看到的事情。”易北辰說。
*文中提及的徐瀟、陳慧、林煒為化名;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