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討和傳播玉石的精神內涵,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2023年9月23日上午,由魯迅美術學院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遼寧省設計學類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遼寧省美術學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主辦,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大連)、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生活樣式設計專業委員會、魯迅美術學院“雙一流”建設辦公室、魯迅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榴蓮青年聯合承辦的“‘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暨高端論壇”開幕儀式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行。
魯迅學院人文學院(大連)直屬黨支部書記、院長、活動總策劃曹天慧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開幕致辭,“‘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是植根于中國傳統玉文化的新探索,是當代玉文化創新發展的新方向。希望本活動將為玉工藝創作及玉文化研究搭建實踐與學術相結合的開放型、交互式平臺,助力新銳玉工藝創作者與玉文化研究人才作品、成果的更好呈現與傳播!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兼生活樣式設計專委會秘書長張磊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華。此次展覽匯聚了國內外新銳玉雕作品,他們用現代的審美觀點和技術手段,賦予了傳統玉文化嶄新的生命力,也有助于探索當代中國生活之美的創新表現形式,在發言的最后,他對本次活動的開展表示了肯定,并預祝“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暨高端論壇圓滿成功!
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谷祖魁在開幕式上也發表了精彩的致辭,他指出,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民族和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基礎。本次活動將作品置于生活場景之中,探索玉石在現代藝術、現代設計中的表現方式,使我們可以看到精美絕倫的藝術創作和設計類的新銳玉作作品,聽到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對促進包括大連在內的東北現代玉石的創作、設計教學、社會實踐和商業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正面作用。
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邢棟在開幕式致辭中則指出,本次展覽研討了新時代玉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路線和新范式,為玉工藝創作及玉文化研究搭建了實踐與學術相結合的開放型、交互式平臺,對新銳玉工藝創作者與玉文化研究人才作品、成果的更好呈現與傳播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也有利于鍛煉新興學者的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能力,共同展望新時代下的人文美學生活,最后,他也對本次活動表達了美好的期許,期待本次活動可以在玉文化研究領域留下令人難忘的的印記。
隨后,張夫也教授、張磊教授分別為本次“‘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的入選作品作者代表以及入選論文作者代表頒發了證書。
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暨高端論壇開幕式結束后,嘉賓們共同參觀了本次展覽。本次展覽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藝術博物館舉辦,從9月23日開始至9月30日結束,持續7天,總計展出40余件(組)代表性作品,分為端方、雅宴、流觴三大主題板塊。讓觀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和欣賞精彩的作品,感受玉石與日常生活的親密關系,體驗玉石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價值。
隨后,各位嘉賓和青年學者移步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學術報告廳參加本次活動的學術論壇,此次論壇旨在以全方位視角和方法研究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融合后的新生活美學與生活的新方式,探討傳統工藝的當代性問題,以及規劃新時代玉文化創新發展的路線圖和新范式。
本次論壇上午演講嘉賓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設計中國聯盟副主席、全國文創設計產業聯盟副主席張夫也先生,魯迅學院人文學院(大連)直屬黨支部書記、院長曹天慧,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當代著名玉作家錢亮,中國宋莊·大洲玉文化創意園專家委員會成員、“漢澤西”文化發起者、踐行者、藝術玉雕品牌創始人、當代著名玉作家王榮。
首先,張夫也教授在論壇上進行了開篇演講,他指出,發展工藝美術,應當堅持依靠科技、面向市場、走向國際的方針,不斷提高產業化水平和不斷創新。只有立足當下,面向未來,走進市場,走向世界,工藝美術才能大力發展和弘揚。
隨后,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大連)院長曹天慧在發言中提到了舉辦此次展覽和論壇的初衷,分享了自己在人文藝術方面的探索經驗,敏銳地指出了傳統玉雕從傳統工藝向現代設計轉化的議題,指出在工業時代的語境下,玉石文化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藝術性、收藏性和本身的寶石屬性需要得到格外的重視,這樣玉石文化才能承載中國的世俗文化和文人文化,成為中國的“物質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當代著名玉作家錢亮在發言中提到,玉雕有兩段生命,其中一段屬于天地,悠久而厚重;另一段則歸于文化,靈智而個性。通過琢玉,琢磨品格和心志,探求“智者”應物象形、天人合一的創物思想和“巧者”方寸之間見天地、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的工藝理念。以此提升專業品質和做事態度,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琢造天人合一的藝術新境,營造以玉立德的文化語境,以期預見當代東方美學的可能走向。
中國宋莊·大洲玉文化創意園專家委員會成員、“漢澤西”文化發起者、踐行者、藝術玉雕品牌創始人、當代著名玉作家王榮女士在發言中提到,要想成為卓越的設計師,應該具備“設計出具有時代‘人文’和‘精神引領性’的好作品”的思想,而這些都可以歸結為取舍和立意。其中“舍”代表著舍去平庸而重復的、舍去毫無意義的;“取”代表著設計師的特點,找出設計師自己的不同之處;“立”代表樹立什么形式、何種風尚、哪種作品語言;而“意”則代表了設計師作品的一貫語境、作品給人的整體風格,設計師創作理念應該是師法自然、靈性流淌、存在質感。
同時,本次活動也于當日下午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辦了青年分論壇,發言嘉賓有廣西藝術學院國際教育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副教授唐勝天,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杜營,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程忻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徐叢姍,北京服裝學院研究生崔譯勻,此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文化部國家藝術中心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樊軍民,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許亨、《天工》雜志主編賈志花三位專家則組成點評團,對論文匯報作者進行一一點評。
廣西藝術學院國際教育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副教授唐勝天在匯報中以日本“西陣織”的新發展為例,對傳統工藝的發展路徑展開了探討,他指出,我國傳統手工藝創新活動的發展進程,建立在國家經濟環境日漸改善的大背景下,并且因為當下非遺保護及文化復興的需求,得到了政府部門始終如一的大力支持。但是也應該注意到,手工藝領域現階段還存在創新思路單一化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創新活動尚處于初期階段,因此對其評判不應一刀切地加以否定,而是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加以對待,對確實存在生存問題的,應該以搶救性的短期目標來進行發展規劃;對于不存在生存危機的,則應推動其走出舒適圈,展開對更深層次發展問題的探討。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杜營的論文匯報別有心意,聚焦國外玉石文化的發展,他對于新西蘭毛利人“海蒂基”玉飾的藝術特征及其象征內涵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杜營先生從“海蒂基”的形象出發,分析其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再以“海蒂基”傳統素雅的雕刻技法為切入點,對其創作手法展開了詳細的闡釋,提出“海蒂基”的形象設計的基本幾何規律。最后,杜營先生以小見大,對傳統玉石的象征意義及其商業衍生品的開發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賈志花(左一)、樊軍民(中間)與許亨(右一)對論文匯報作者進行點評)
此外,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程忻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徐叢姍,北京服裝學院研究生崔譯勻也都以自己的獲獎論文為主題,發表了精彩發言。
在五位青年學者報告結束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文化部國家藝術中心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樊軍民,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許亨、《天工》雜志主編賈志花三位專家先后對青年學者們的論文和發言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樊軍民先生從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創新首先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有表現手法、雕刻手段等;其次,也有形式層面的創新,指的是對固有題材的不同表現手法的大膽嘗試;此外,還有觀念層面的創新,他認為這是最有價值的創新。許亨教授提出,我們在學古的基礎上不能去仿古,而是應該在這一層面上進行創新,因為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悠遠流長,當代設計想要進行創新就要多花時間、多花精力對中國古代經典的藝術設計作品進行學習,再結合當代人的生活、想法和需求進行創造。賈志花主編則從一名主編的角度出發,分析了五位學者研究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最后,本次論壇嘉賓與參加論壇的魯迅美術學院的師生們進行了合影,共同慶祝活動的成功舉辦。此次“‘新生活·新美學·新玉作’——國際新銳玉作展暨高端論壇”著力探討了玉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時尚文化和新文人生活中的多元表現方式,引起了來自一線設計實踐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紛紛從賞玉、品玉、玩玉、佩玉等不同角度展開了深入的交流,為玉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多樣性呈現開辟了新的道路。這次活動也展現了玉文化在藝術、時尚和新文人生活中的潛力,預示了玉石創作與研究領域更加豐富多彩的未來。
來源:榴蓮青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