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侯的訂閱號,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謝謝!
洛城山人
分享原創文章、隨筆短句、小說故事。評說歷史,挖掘歷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喜歡的朋友,敬請關注!
6篇原創內容
明末清初時期(四)
軍興水滸 撫康壯士皆殉難
兵敗梁山 南明臣子盡消亡
順治十年(1653),八營梁御超投于南明諸侯、漳平伯周金湯標下,盤踞博白馬祿、平山二堡。以中軍文禎幹于良官寨設營坐鎮。安西將軍李定國部總兵高文貴破城,殺梁御超。
順治十三年(1656),清廷對八營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圍剿。廣西總兵馬雄統率數萬清兵直搗八營總部所在地----山雞營。面對來勢洶洶的清軍,八營軍中一些貪生怕死之徒開始動搖了,他們暗中通敵,實施奸計。首先叛變的是大營里的參謀,之后就是管理軍械倉庫的頭目。兩人串通一氣,以檢查武器為名,把全部槍炮集中起來,偷偷的把槍炮的火眼孔用鐵釘一個一個地塞死。開戰后,兩人被陳兆典找出梟首示眾。
一場在撫康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戰在新忠山雞營水寨爆發。清軍總兵馬雄以八頭戰象為前鋒,不分晝夜對山雞營發起沖擊,陳兆典沉著指揮,以營壘外圍坡壩蓄水池為依托,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清兵的攻擊。一天夜里,清軍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突然向大營背后、左、右三面猛攻,正面卻偃旗息鼓,原來清兵事先已經偷偷地在坡壩下用棺材裝滿火藥,掘了深坑將火藥放進去。八營軍只顧和清軍在大營背后、左、右三面戰斗,營壘正面水很深,放松了戒備。不料“轟”的一聲巨響,山雞營后山坡壩被炸崩,營壘正面大塘的蓄水很快流干。清軍四面夾攻,在八頭戰象的沖擊下,山雞營在黎明時分被攻破。兵舍、武庫、聚義廳等建筑皆被付之一炬。
傳說陳兆典養有一只白狗,這只白狗對他非常忠義,時刻不離他身邊,又是他的得力警衛。坡壩被炸,蓄水將干,天色欲曉。眼看清軍即將攻入,陳將軍急中生智,背起白狗隨水沖出。水流兩岸一路都布滿了清兵。陳將軍背著白狗隨水流到新安枚根村附近,天已大亮,清兵發現一只白狗隨水而來,再仔細一看,白狗底下還有一個人。又有人認出這是陳將軍的狗,就知道是陳兆典。兩岸一齊放箭,將白狗和陳將軍一齊射死,后來就葬在枚根山。實際上陳氏是被俘至梧州,英勇就義(見《鬱林州志》)。后人在其故里鴨塘村對面的山上建起一座大王廟來紀念他的英風烈績,數百年來香火不絕。
梁八大王與莫馬璉將軍同駐蒲塘文嶺營,以軍營嶺(今蒲塘糧所分庫住地----原作者注。)作為練兵場,并仿照山雞營的布局,在營地周圍開挖一道大濠溝蓄水防守,據說現在文嶺村邊的牛角塘(因形似牛角,故名----編者注)就是梁八與莫馬璉將軍設計挖成的。但只挖成西北兩面,東南兩面尚未開挖,形勢急轉直下,乃把所部遷到高峰文安村的水寨橋駐防,亦將營地四面蓄水,防守甚嚴。奈何清兵搬來土大炮(生狗炮),轟塌營壘,八營將士死傷慘重。梁八將軍不得不潛水突圍,但因梁八將軍養有警犬兩只,亦隨水面掩護而渡,被清兵發覺后俘虜,解至梧州,壯烈犧牲!
清兵攻破山雞營總部后,即兵分兩路轉向蘇圣華將軍所部進攻。一路從北市的萬龍進入通明橋,沿長沙江直撲下營(今小平山初中校址----原作者注)。一路從賣酒的垌心圩向東北竄過草峰山西入譚村。此時蘇副將軍的部隊且戰且退,撤到大板橋井塘、六止一帶。其后,清軍又分數路包圍蘇部主力。于是蘇部隊伍退守下營,最后經茶垌村,退到珊塘和譚勝沖,繼而在球村、大肚塘一帶與清軍展開一場激戰。經過一日一夜的戰斗,蘇副總將軍身先士卒,受到重傷,乃只身返入小平山圩后背山的山林里躲避。終因傷勢嚴重,在山林中去世。后人感佩蘇氏的忠烈,即在小平山建立蘇將軍廟來紀念他。
李宏振乃八鎮將軍副帥之一,負責萬龍楊梅營軍務,向清軍反擊失敗后,化名潛逃到容縣,后來下落不明。
太平寨營、勒竹寨營也相繼被攻破,劉亞標將軍壯烈殉國。
在賣酒蒼院村(當時叫卡馬寨----原作者注)一帶反清復明的義軍首領張天佐、張天佑,曾和八營軍取得聯系,在蒼院村和清軍交戰,全軍覆沒。后來便把卡馬寨稱為“劏完村”。(至民國以后才稱為“蒼院村”,蓋因土話“蒼院”與“劏完”音調相同----原作者注)
在山雞營被攻破后,院垌營也隨之失守,謝正奇反擊失敗,遂改名換姓,和妻子陳氏潛逃到了高州,以養鴨為業。清廷到處畫影圖形,懸賞緝拿,并派出許多密探暗訪明查。由于謝正奇的身體特征明顯,且吼聲如雷,很容易露出破綻。在1656年的某一天,被清兵密探認出,因為見他是養鴨的,為了證實他是不是謝正奇,密探故意侵犯他的鴨子,惹他生氣,果然吼聲如雷,嚇得密探奪路而逃。當天,謝正奇就被捕了。
另有傳說,謝正奇一時大意,沒看好鴨子,進入人家的稻田吃稻谷。而田主人是個潑婦,破口大罵謝正奇,罵得非常毒辣。謝正奇自知理虧,不跟她吵,但他自言自語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哼,要是遇到以前的謝正奇,有你好看!”那潑婦一聽是謝正奇,嚇得魂飛魄散。謝也自知失言,準備第二天離開高州。不料潑婦當晚就報了官,半夜時分,清兵把謝正奇住處包圍得水泄不通,當即將他和他的妻子緝捕入獄。不久,便將謝正奇殺害,用他平時看鴨的鴨篙撐起他的首級示眾三天。據州志記載,謝正奇乃是被解至梧州就義,并誅九族。
謝將軍之妻陳氏(陳兆典之妹),當時已經身懷六甲,被清軍監禁。恰巧監頭之妻也姓陳,監頭夫婦對陳氏非常同情,盡心照顧,監頭之妻還和陳氏相認為姐妹。有一天,監頭聽到了清廷決定斬草除根,第二天要把陳氏殺害的消息。就悄悄地告訴妻子,監頭妻子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是兩條人命啊!無論如何也要把我妹妹救出來!”于是,監頭夫婦趁夜深人靜,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陳氏放走了。放走了陳氏,監頭自知罪責難逃,再說陳氏是個弱女子,挺著個大肚子,天又黑咕隆咚的,實在不放心讓她一個人走。隨即決定冒死陪同陳氏一起逃走 。三人不敢走正道,專挑偏僻的小路走,一路提心吊膽,好不容易回到小平山地界,心才稍稍安定。回到院垌,天已快亮了,從此,他們便在院垌隱居起來。不久,陳氏生下一子,不敢姓謝。因為監頭姓馮,遂認監頭為父,取名馮保。清軍四處緝拿陳氏,但終因院垌人民守口如瓶,毫無線索,最后不了了之。直到許多年后,馮保長大成人,陳氏才把事實真相和盤托出。并讓他在名字前冠上本姓,全名“謝馮保”。謝馮保雖然知道了事實真相,但仍然把監頭當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孝敬,監頭夫婦無兒無女,也一直把謝馮保視為己出。他們對院垌人民充滿了感激之情,院垌人民也尊稱馮監頭為“恩公”。后來,馮監頭在院垌逝世,院垌士民將他厚葬于后背山,稱之為“恩公山”。
編者注:八鎮將軍是撫康歷史上杰出的風流人物,他們的高風亮節,忠肝義膽,為后人所敬仰!現已于洛陽鎮新忠村山雞營之舊址,新建起八鎮將軍廟,八鎮將軍紀念堂,他們必將千古流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