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侯的訂閱號,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guān)注。謝謝!
洛城山人
分享原創(chuàng)文章、隨筆短句、小說故事。評說歷史,挖掘歷史,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喜歡的朋友,敬請關(guān)注!
6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明末清初時期(一)
眾志成城安百姓
群英薈萃筑八營
謝正奇在治盜與建山雞營的同時,又找尋經(jīng)濟門路,向富裕戶籌集軍餉,懲辦地方貪官污吏,凡是地方不法者將其財產(chǎn)充公,作為治盜安民之用。當時旱災已過,盜賊清除,民情靜謐。山雞營因此名揚四處,威振一方。各處的英雄豪杰,如沙塘陳道村梁八(梁士奕)、北市鴨塘村陳兆典、萬龍大塘村李宏振、小平山彭村蘇圣華、蒲塘文嶺村莫馬璉等一幫忠義之士皆來投靠,可謂群英薈萃。他們同招義勇,共譜金蘭。按年齡而排坐次,這就是山雞營有名的“陳、劉、李、莫、蘇、梁、葉、謝”八鎮(zhèn)將軍。大部分的強人也自愿歸順,成為八鎮(zhèn)將軍的部下。
山雞營的人馬很快就興旺起來,同時又大力擴充軍備。為鞏固實力,就在附近地方建起十幾條高爐,大量鑄鐵,打造兵器,鑄造大炮,又練成熟鐵,制造各種刀、槍、劍、戟等兵器,這是一個比較大型的兵工廠,后人把建爐的地方叫做“鐵爐塘”。同時又請了一個地方上最有名的火藥師來,大量制造火藥,作為備戰(zhàn)之用。在興建兵工廠的同時,又查戶籍,征田賦,建立各種稅賦機構(gòu),將撫康鄉(xiāng)的田賦盡歸于山雞營,作為建設(shè)與軍需之用。
山雞營一貫打著治盜安民的旗幟,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所以他們很快就壯大起來,勢力范圍不再是鬱林州北部,而是擴大到了潯州府貴縣、桂平一帶。在貴縣一帶駐扎兵馬的是梁八,人稱梁八大王。《潯州府志》記載:“郭南數(shù)里又為鬱林土賊梁士奕、士錫盤踞。”意為貴縣郭南的幾個里都被梁八與他的兄弟梁士錫占據(jù),先不說幾個里,單單一個里中都有若干個堡,若干個甲,若干個村,可見勢力范圍不小。
就一個山雞營,當然容不下八位好漢的千軍萬馬,除梁八本部原有的尖必嶺兵營及貴縣地兵營之外,又于主營山雞營的周邊筑起七個營寨,位于小平山金華村嶺頭屯后背山上的“上營”,小平山浪平村附近石井江邊的“下營”(今小平山重點初中校址----原作者注),由副總將軍蘇圣華帶兵駐守。位于院垌村的“三甲營”(或叫院垌營),由八鎮(zhèn)將軍副帥之一的謝正奇帶兵駐守。位于蒲塘文嶺村的“文嶺營”,由梁八大王與該村的莫馬璉將軍駐守。位于北市萬龍村的“楊梅營”,由李宏振將軍帶兵駐守。位于黨州東面的“太平寨營”,由劉亞標將軍帶兵駐守。葉某某將軍則與八鎮(zhèn)將軍主帥陳兆典同守山雞營。只有山雞營東面五華里的小平山硬飯?zhí)痢袄罩裾癄I”無主將派駐。這七個支營如七星伴月般拱衛(wèi)著山雞營。從此,這支人馬遂有“八營”之稱。(根據(jù)《玉林文史資料》整理----編者注)
八營的實力有多大?我們可以從當年的史籍中,找到答案。《明季遺聞》記載:“陳邦傳鎮(zhèn)粵西;橫州徐彪、鬱林梁士奕各聚兵據(jù)境,邦傳不能制。”陳邦傳歷官分守柳、慶參將,南明時,帶兵入駐潯州,挾永歷帝封其為慶國公,又稱潯帥,是割據(jù)一方的諸侯。當時有橫州的徐彪、鬱林州的梁士奕各聚兵馬,劃地自守,陳邦傳不能約束。由此可見,八營的實力可以與南明的一方諸侯相抗衡。(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