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明朝時期
藤峽盜起 瑤民進攻博白城
鬱郡軍興 官兵征戰撫康鄉
(一)
明朝正統十年(1445),靖江王府輔國將軍朱贊俊的第五女被封為撫康鄉君。鄉君,在明朝是宗室女、郡王玄孫女之封號。是女眷封號等級中最低的一級,依次是長公主、公主、郡主、郡君、縣主、縣君、鄉君。雖然等級低,但封地一般不差,同時被封的,還有一位是北流縣的陵城鄉君。
(撫康鄉堡圖)
第二年,也就是正統十一年(1446),明憲宗朱見深下旨在廣西增設三十六所巡檢司。鬱林州境內就有六所(單止州境,不包括其它四屬----編者注),其中之一便是撫康,這也是撫康巡檢司最早的歷史記載。朱元璋曾敕諭天下巡檢說:“朕設巡檢于關津,扼要道,查奸偽,期在士民樂業,商旅無艱。”不難看出,關津、要沖之處,是設置巡檢司的主要地點;盤查來往行人是主要任務;稽查無路引外出之人,緝拿奸細、強盜、截獲脫逃軍人及囚犯,打擊走私,維護正常的商旅往來等是設置巡檢司的主要目的。也可看出,撫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廣西輿地全圖》云:“有山名大樓小樓,為入潯要道”(大樓小樓即現洛陽鎮大小樓山----編者注)。州志亦云:“大樓山,州北七十里,為潯州鬱林往來要道”。史家稱之為“潯鬱古道”。
明成化二年(1466)正月初五夜,潯州瑤民起義軍即是由此道經撫康鄉潛至博白縣境,架梯入城,殺掉官吏,焚毀縣衙。
明成化十六年(1480),大藤峽盜亂,瑤民又取道撫康南下,攻入博白縣城,燒毀縣衙。當時的撫康巡檢司也難逃此劫。
(二)
明成化舉人歐陽寅(1436---1509),字敬之,廣東番禺從化縣人。成化年間,官鬱林知州,重學校,寬徭役。操持清謹,甚有惠政,與玉林名宦陶魯同朝為官,在任十二年。任上督征撫康鄉及陸川賊寇,均獲大捷,以功擢南寧府同知。鬱林人思其德,祀名宦。成化年間,鬱林及陸川有多起盜亂,初年是大藤峽瑤族民變,二十三年(1487),則是鬱林、陸川的黃公定、胡公明領導的民變,但多起民變的記載中,均未提及歐陽寅,因此,無從得知他征剿的是哪一伙賊寇。
(三)
崇禎年間,潯貴劃馬賊起,侵擾州北撫康一帶,署鬱林知州汪繼英親自帶兵御賊,州境始就又安。(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