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喬苗兒
先來思考兩個問題:
遇到火警打119,遭遇刑事或治安案件打110,那么當我們發(fā)現身邊有可疑的間諜活動時,應該打什么電話?
諜戰(zhàn)劇作為類型常青樹,在歷年的內容市場皆貢獻了有口皆碑的精品之作,但是談及「諜戰(zhàn)」,首先躍入腦海的,是否為三四十年代戰(zhàn)爭背景下驚心動魄槍炮無眼的諜戰(zhàn)故事?
可能很少有人能立即回答國家安全機關受理公民和組織的電話是12339;相比于戰(zhàn)爭年代的諜戰(zhàn)劇,以和平年代隱蔽戰(zhàn)線為背景的國安劇尤為稀有,一時間很難在觀眾心目中形成條件反射,觀眾的本能反應是將諜戰(zhàn)故事與戰(zhàn)爭背景高度關聯。
不論從現實還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維度,加大力度向民眾科普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性,樹立間諜泄密看似遙遠實則就在身邊的危機意識刻不容緩;用大眾文化藝術品的形態(tài)向廣大觀眾講述當代駐守隱蔽戰(zhàn)線上國家安全衛(wèi)士們的故事,都是時代剛需,也是觀眾所渴望的。
今日開播的,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寶昇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世界影視有限公司、北京新力量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趙寶剛執(zhí)導,李松、雍欣、婁可心編劇,韓庚、魏大勛、李一桐、周放領銜主演,王麗坤、楊祐寧特邀主演,王陽特別出演,朱雨辰友情出演的新國安反諜都市大劇《特工任務》,同時肩負起上述兩個維度的責任。
從故事本身來說,其在人物塑造、藝術創(chuàng)新和思想旨趣上帶來的創(chuàng)新和超越,為「困」于熒屏之上的當代國安劇,帶來了破局的新思路。
年輕態(tài)的人設構成
電視劇《特工任務》的故事圍繞現實世界和虛擬游戲世界兩部分展開。津海市國安局偵察科科長高天陽(韓庚飾)發(fā)現境外情報組織“夜霧”開發(fā)了一款名叫“特工任務”的游戲,他們利用玩家在未知情況下暗中開展間諜活動,并伺機拉玩家「下海」,以利誘或恐嚇的方式發(fā)展下線,令迷途玩家被迫成為間諜組織的一員。
與高天陽一起長大的弟弟黃子誠(魏大勛飾)誤打誤撞也成為了特工游戲的玩家之一,他與姚瑤(李一桐飾)通過游戲任務相識,成為默契配合的搭檔,而從目前劇情發(fā)展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姚瑤的身份并不簡單,兩人的相遇也并非巧合。
高天陽的搭檔,同為國安局偵查科的偵查員吳熙(周放飾)為了調查真相,也以玩家身份進入游戲,暗中調查網絡間諜們顯示身份的蛛絲馬跡。
隱蔽戰(zhàn)線的較量圍繞著生物研究所一支名為B13的生物樣本,正式鳴鑼開場。
韓庚、魏大勛、李一桐、周放四位青年演員毫無疑問地為《特工任務》注入年輕化的氣質,表象之外,是創(chuàng)作者對于「當下性」和「年輕態(tài)」精準的把握和洞察。
在以高天陽、吳熙等為代表的年輕國安偵查員身上,能夠看到屬于青年一代的「熟悉感」:他們的業(yè)務能力突出,工作起來不拘小節(jié),這群人吃得最多的東西就是泡面,十分符合當代年輕人「認真又潦草」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高天陽在工作上一把好手,到了游戲里卻成了「菜鳥」,連入局特工任務的資格賽都打不贏,反觀吳熙,不僅迅速熟稔掌握游戲規(guī)則,「有一堆馬甲」的技能也是令人刮目相看。
再看黃子誠和姚瑤,他倆對游戲的癡迷程度儼然「骨灰級」玩家,提到游戲兩眼放光,樂于接受一切新鮮的事物,5G沖浪更是與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tài)」高度同頻。「試試就試試」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氣神一方面成為人物性格的側面,另外一個維度也為間諜組織用虛擬游戲的方式拉攏防備心理較低的年輕人找到了可以信任的、堅實的邏輯基礎。
從觀感上而言,「主角團」的四人設定清新靈動,在人物的內核上有著老派的規(guī)矩,卻并不老套,在細節(jié)上充盈著當下的代入感,屬于令人看到會心一笑,要么照見自身,要么看見朋友,忍不住拍大腿暗呼「就這么回事兒」的時候,人物的「味」就對了。
劇中被「拉下水」的于瀟玥,她作為「夜霧」這個間諜組織利用的首個「明牌」,其個人的境遇令人倍感熟悉之余更嘆唏噓:生物工程領域的高材生,懷揣求學深造的夢想,也在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閑暇時間還利用直播的形式向小朋友們科普顯微鏡下的生物科學世界;她還有個男朋友石磊,同樣上進努力,兩人卻免不了在是否出國這件事上產生分歧……站在校園和社會的十字路口,身處重大人生節(jié)點的焦慮和迷惘,有著同樣境遇或者記憶的人對此無疑是感同身受的,最脆弱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時候,「人性的弱點」,不言自明;間諜組織對人性的利用,更是細思恐極。
《特工任務》在人設上首先跟觀眾做起了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的故事,是「我們」的縮影,「在身邊」的印象潤物細無聲,才有警惕間諜活動的振聾發(fā)聵。
虛實結合的視聽體驗
《特工任務》通過一款虛擬的網絡VR游戲作為隱蔽戰(zhàn)線上國家安全人員和境外間諜勢力開展交鋒的線上「戰(zhàn)場」,這一設定在國安劇中是首創(chuàng),具有補白的意義,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作引領。
當代的國安劇多圍繞境內外間諜對高精尖的科技領域重要信息的竊取展開,所涵蓋的領域不論是生物工程還是軍事國防,均未脫離現實生活這一唯一的載體。
《特工任務》將故事展開的空間進行了拓展,既有屬于虛擬空間的游戲世界,也有屬于現實空間的日常生活,在視聽上增加了新的觀看體驗;在故事性上也為張力和情節(jié)擴容。
「特工任務」作為一款VR虛擬游戲,它將玩家戴上頭顯、拿起手柄后的「賽博世界」搬上了熒幕:不論是游戲中玩家們破了次元壁的游戲裝束,還是科技感極強的游戲背景,甚至宛如機器人的變聲處理,都帶來新奇有趣的游戲觀感。
而在現實世界中,通過國安偵查員們對游戲世界的規(guī)則進行「解構」,間諜組織的陰謀也由此落地:例如玩家必須用信用卡掛靠賬號,同時每個游戲積分都對應著真實的現金額度,線上派發(fā)任務線下執(zhí)行,看似「大膽」的游戲方式吸引眾多玩家挑戰(zhàn),也成為間諜組織利用無知玩家獲取他們想要的信息的重要方式,并且以金錢作為誘惑或威脅的手段,成為玩家發(fā)現異常想要脫身時繼續(xù)脅迫他們的籌碼。
看似不相干、跳躍又割裂的兩個世界被串聯在一起,實際上是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現實寫照。萬物互聯時代,網絡中的彼此是陌生的,譬如有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網上聊天時甚至不知道對面是人是狗;網絡中的信息卻是高度透明的,IP地址,銀行賬號,姓甚名誰都在被無形地掌控,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則很難有脫身的機會。
《特工任務》用最腦洞大開的方式,勾勒出最真實甚至殘酷的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和問題,同時也將國家安全這根弦給追劇的觀眾們無形中緊了一扣。
與時俱進的國家安全觀念
《左傳》里寫:「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道路上,從來沒有什么「局外人」。間諜泄密看似遙遠,實則隨時都可能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無論是通信、國防和重要設施等數據資料的泄露,還是處心積慮對我國社會領域進行滲透和破壞,最終影響的都是一個國家的安定團結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影視作品作為觸達范圍最廣、影響力深遠的文藝作品品類,更有責任肩負起傳播國家安全觀念的使命。
而回到文章的開頭,為什么以當代社會生活為背景的「國安劇」少之又少,儼然是諜戰(zhàn)這棵常青樹上稀有的果實?
拍攝難度大確為其一。它和一般的刑偵涉案劇不同,能夠以一般的刑事偵查案件或民事案件作為藍本,關系到國家安全的領域本身具有保密性,創(chuàng)作者需摸著石頭過河。
距離普通人的生活相對遙遠是其二。普通人的生活看似跟間諜隔著八丈遠,可一旦被間諜組織盯上,「泄密」的行為防不勝防:幫忙拍攝的一張照片,看似尋常的幾句詢問,都可能是間諜組織的有心之舉。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放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度」尤難把握,容易失真,也很難取信觀眾。
《特工任務》的主創(chuàng)團隊選擇了「硬骨頭」。
用年輕態(tài)、生活化的表達,沉浸式令觀眾體會到當代現實生活中間諜活動的防不勝防:以為「特工任務」就是一款普通的游戲,實際上則可能是間諜設下的圈套,等著玩家落網;間諜與反間諜的對峙,從本質上而言落在人性的對壘,軟肋和鎧甲,欲望和底線,人之常情與法不容情的交鋒,在驚奇中百感交集。
《特工任務》對人性的深度開掘,也令劇情本身的滋味不僅停留在懸念、感官刺激的表層,而是更走心體味當代社會人的心理癥候,對親情的、愛情的、友情的全方位審視,以及對于處世態(tài)度的價值剖白,「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無利不起早」等植根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集中得到當下性的闡釋,對觀眾形成價值觀念的積極引領。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國家安全的警鐘振聾發(fā)聵。
雖然剛播了開頭,《特工任務》帶來的新意和思考,對于國安劇的創(chuàng)作有裨益、有鼓舞,也值得更高的期許:在懸念和賽博視效的沖擊之外,向著人性更深處走。「張老板」或者「教授」究竟是何人固然引人入勝,是什么讓他們戴著面具隱匿在黑暗中就此沉淪,才是更有沖擊力和更見高格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