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路透社報道,烏克蘭政府9月18日稱,包括漢娜?馬利亞爾在內的六名國防部副部長已被免職。
首先要知道,烏克蘭國防部是個文職部門,國防部長也是文職官員。烏克蘭防長位高權重沒錯,但他本身并不參與軍事指揮,烏克蘭軍隊的總司令是扎魯日內。所以不管是換部長還是副部長,都談不上臨陣換將。
這件事的直接原因,還是烏克蘭國防部長人選的更替,前任部長列茲尼科夫在月初遞交了自己的辭職信,去留問題已有定論。根據(jù)烏克蘭《行政機構法》,烏克蘭實行部長負責制,也就是部長、副部長一體制。部長如果被免,副部長全部都要辭職,以防與新部長上任提拔的人發(fā)生掣肘。
這和英國內閣制一樣,首相被免,內閣成員全體辭職。這次烏國防部副部長辭職也是如此,按法律辦事而已,不是做錯了什么事,更不是什么陰謀論。
但是話說回來,列茲尼科夫下課確實有他自己的問題在里面。2021年11月4日,戰(zhàn)爭已經迫在眉睫,在澤連斯基支持下,空軍出身的列茲尼科夫走馬上任,也宣告烏軍高層迎來一次大規(guī)模的換血。
為什么換血?因為烏軍內部的貪腐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2014年烏克蘭是怎么丟掉克里米亞的。當時,俄羅斯鷹派代表斯特列科夫假借俄政府的名義僅靠一支非官方的民間武裝就占領了克里米亞。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克里米亞的烏克蘭守軍一彈未發(fā)就集體倒戈了。
你當斯特列科夫真是戰(zhàn)神,還是俄軍真是王師?不是的,他只是使用心理攻勢,許諾俄羅斯會補發(fā)給烏克蘭守軍被拖欠的軍餉。而在當時,克里米亞的烏軍軍餉已經普遍被拖欠一年以上,飯都吃不上,誰還有心思去打仗?
這就是當時烏軍的殘酷現(xiàn)實,在烏克蘭第10任防長米哈伊爾?葉熱爾,11任防長德米特里?薩拉馬京,12任防長帕夫洛?列別杰夫的操作下,烏克蘭軍事系統(tǒng)的腐敗到達了頂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薩拉馬京成立的大型軍工壟斷集團Ukroboronprom。
這個集團,幾乎將烏克蘭所有的裝備研發(fā)、生產、銷售、維護、管理部門都集于一體。軍方的裝備從缺什么造什么,變成了造什么用什么,雖然還是會象征性的走招拍掛流程,但是就是所謂的左手倒右手,根本沒有民營企業(yè)參與的空間。
這些澤連斯基能不清楚嘛,這哥們就是靠一部反腐敗、痛罵政府的《人民公仆》的電視劇聚集的人氣。雖說是影視作品,里面講的可都是烏克蘭的現(xiàn)實。澤連斯基在劇中表達的主題,也算得上是他的執(zhí)政綱領濃縮了,那就是“反建制派”,堅決與腐敗作斗爭。
選擇列茲尼科夫出任國防部長,也可以算是澤連斯基對他寄予厚望。今天回過頭看,列茲尼科夫做了一些事,比如用新的國防工業(yè)集團取代了Ukroboronprom,解決了裝備生產的質量問題等等。
但是很顯然,還不夠。
戰(zhàn)爭進行到今天,我們也能看到一些關于烏克蘭軍事系統(tǒng)腐敗的消息傳出,比如采購、征兵等。尤其是列茲尼科夫重用的國防部副部長沙波瓦洛夫,是他自己帶過去的人,跟了他多年,負責國防采購,恰好監(jiān)守自盜,現(xiàn)在被拘留了。說明列茲尼科夫還是威望不足,鎮(zhèn)不住底下那些驕兵悍將。
問題是,烏克蘭想要加入歐盟與爭取西方援助,反腐是個必須的前置條件。沙波瓦洛夫犯了事,提拔他的列茲尼科夫不管有沒有參與,都是個說不清楚的問題,壓力之下必須要有個宣泄口,僅此而已。
那么換上的烏梅羅夫呢?他的弱點是沒有軍隊背景,強項是曾長期在美國學習,以廣泛的國際背景聞名。可以想見,烏梅羅夫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反腐和尋求國際支援,在前一方面,他未必能做得比列茲尼科夫更好,但在后一方面,他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
事實上烏克蘭的國防部長,現(xiàn)在很可能是其政府內最棘手的一個職務。就俄烏現(xiàn)在這個局面,對防長要求太高了,自己要干凈,對內要有威望,既鎮(zhèn)得住寡頭也搞得定軍頭,爭取援助還不能放松,跟美歐同僚要能談笑風生。
烏梅羅夫能勝任嗎?有點困難。我也琢磨了一下,烏克蘭這么多年的腐敗,重災區(qū)是軍隊采購和軍工產業(yè),軍隊是受害者,高級將領沾的不多(相對而言),犯案的多是企業(yè)界寡頭和地方實力派。其實最好的防長人選應該是老西爾或扎胖退役,威望高,熟悉軍隊事務,而且對涉及軍隊的腐敗問題比較痛恨,但現(xiàn)在肯定不可能。這樣的人選現(xiàn)在都在前線,只能等戰(zhàn)后再看。
那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先上烏梅羅夫頂一頂。因為在這個階段,徹底反腐是不現(xiàn)實的,畢竟烏克蘭的腐敗問題是蘇聯(lián)時代以及社會轉型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是個長期以來的頑疾。蘇聯(lián)雖然已經解體三十余年,但是蘇聯(lián)時期形成的附庸式文化傳統(tǒng)依然在烏克蘭有著巨大的影響。烏克蘭在建立新制度時,必然會重復一系列舊的東西。
這種慣性是巨大的,現(xiàn)在又在打仗,哪有這么快容易掃干凈呢?
隨著烏克蘭危機持續(xù),公眾和國際社會都對腐敗變得高度敏感。列茲尼科夫以及他的班子下課,可以視為澤連斯基重申他反腐的決心,也能起到一些震懾作用,安撫人心。長期來看,烏克蘭的反腐敗的過程肯定會是痛苦的,但這是烏克蘭獲得新生的必要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