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詞語,比如最近群里老劉問,“擬同意”和“原則上同意”什么意思,為什么不直接給個肯定語。
其實你認真的閱讀兩遍,就發現其實這個批語說的很清楚,不需要過多的揣摩。
擬同意:簽這個批語的人一般不是主要決策者,大多是分管領導,意思就是:我覺得這個事可行,讓上級領導定奪。如果是下行文,對下級這個簽那就沒意思了,那你是讓下級執行還是不執行?和“你們看著辦”是一個意思,這樣的領導不跟也罷,這樣的事不做也罷,做成了是因為人家“擬同意”的結果,沒做成,領導說了“我是擬同意,并沒有讓你們一定干,你干砸了是你的責任”。
原則上同意:相比之下,這個批語要好多了,一般都是對下級提交的方案做出的批示,上級是給了明確的意見的。有原則好辦事,你只要干下去,大方向不會錯。
有人說“原則同意”其實是不同意,這是錯誤的認識:上級不同意你的方案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告知你,直接告訴你原因,或者委婉的告訴你需要再研究即可。
比如最近批復原則同意《XX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難道是公開表示不支持?當然是支持的。如果你注意看會發現,上級對下級提交的方案如果同意,大多都是批示原則同意,這已經成為一種默認的行文規矩。
“原則上同意”和“同意”的區別,“原則上”是一個有回旋余地的詞語,是不附加條件的同意,暗含了有特殊條件可以例外的情況。比如說學校要求學生原則上全部住校,那意思就是:必須住校,你如果不住校,得拿出能不遵循原則的理由。
“原則上同意”與“原則上不同意”:雖然這兩者都是有回旋余地的詞語,但后者一般回旋余地更大,有時候后者甚至就是同意的意思。
比如說,晚上我們兩家公司組了個局,飯后老秦拿了一盒扁豆餡兒的月餅給給對方經理,對方經理連忙擺手:“哎呀,不行不行,我們公司有原則”,但你扔他后座了,他也就一笑:“老秦,你看你,你這禮數太厚了”。他不會真的有原則地把月餅還給你,“原則上不”有時候是看得失的。
再比如,你準備給公司開拓一個新的渠道,經理說,公司有規定,原則上我是不能支持你這么做的,但是呢,你可以搞搞看,將來成了我給董事長匯報。
這么一說,原則上不同意,但實際上是同意你了,還賣了你一個面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