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精讀The Tyranny of Merit(《精英的傲慢》),一本關于政治、社會、宗教和意識形態的英文原版,可把我的心力都耗盡了。
一般此情此景我是沒有能力開啟一篇推送長文的,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又實在是有趣得很。一下子在實踐中重驗了許多書中觀點。
上周我發了一條朋友圈,一張多年前的舊照。一位男性友人見狀給我發來一張甜妹時期的照片,感慨說,還是很喜歡甜甜的我,但也承認自己當時很淺薄。我說是啊,他忽略了我甜妹外表之下的辣姨靈魂。
當曾經“傲慢的精英”開始反思,事情一下子鮮活了起來。
我們結識于公眾號后臺的一條商務消息,之間的聊天,也基本圍繞著商業。他總給我一種要干大事的感覺,愛聊宏大命題,也愛用宏大詞匯。
屏幕對面的人也許很聰明,很優秀,涉獵很廣,但我沒有如他所愿地崇拜他。他和我見過大多精英男一樣,喜歡自說自話,從不真正看見別人。
互為網友了好幾年,一次出差,我們終于碰面。
第一次吃飯,我期待延續一貫對話的風格,進行一場有質量的商業對談,誰知畫風突變,他純當我是只漂亮娃娃(他對我的形容)。
他選了一家fancy但大可不必的旋轉餐廳,一絲不茍地關注著餐品,服務,風景,氛圍,是否有impress到我,多次確認我的表情。
以上當然都很體面沒有問題。問題是,他并沒有關注我關注的是什么。
其實吃飯前,我對他的印象還不錯。高大,紳士,儒雅,有著北京文化人的底蘊與實誠,是個不錯的朋友。
但相處了一會兒,就發現他那干爽氣質下,莫名藏著一股違和的老練圓滑。明明那時大家都是創業青年,本該多一絲江湖義氣地相處著,他卻三番五次要為我付差旅費用。
問題是機酒我也早定了啊。
無孔不入見縫插針的孔雀開屏讓人一頭霧水。
那次之后我們聯系明顯變少,也沒再見過面。
他大概是感到挫敗了,如此一番操作還沒拿下我?怎么有人對這一切無動于衷?精英文化里可沒有第二套語言。
我也覺得自己很客氣,默默離場,沒有捅破。如今想來,對沉浸在這場表演中的他來說,唯一的觀眾不捧場已是最大的打擊。
直到前幾天的真誠對話,我才坦白說,當時我覺得他挺傻逼的,現在我是真欣賞他的坦蕩和真實。他似乎掙脫了身上隱形的束縛,和自己真正鏈接上了。
這很難很難,我試過,我知道。
他說,“以前為了討你喜歡編了很多答案,現在是真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當我和身邊幾個關系較好的精英男性友人分享此事時,他們一致認為,像我這種不被高級餐廳,奢侈品,鮮花,霸道總裁式買單行為打動的,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難搞的,讓人無法下臺。
他們通常也不是不想對癥下藥,是根本無計可施。
我們這一代被優績主義(meritocracy)裹挾,衡量我們的一直是學校,成績,工作,年薪。
這里面沒有愛的教育,只有成功的教育。
我們從小就是被馴化的工具人,出廠自帶目標,考名校,賺大錢。一直追名逐利,但我們從不追問意義。后來,我們終日忙碌,沒有時間追問意義。再后來,我們麻木不仁,不敢再追問意義。
我們需要愛,但我們又不懂愛。
我們的目標,向來脫離一切細微具體,直接嫁接一套宏大虛無的敘事。我們一直都誤以為,成功,就是唯一被愛的方式。
我有幾個長期單身總在date的女朋友,每次見面都會和我吐槽,那些簡歷里全是身高,名校背景,財力標簽的精英們,都無趣得很。他們總是不合時宜,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青紅皂白,孔雀開屏了再說。有著無差別不自知的傲慢。
和他們相處,你要用符號代替想象,用成就掩埋感受,用淺薄超越深刻,你可以盡情talk shits but don't you dare to see to feel to bond.
你永遠無法和他們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鏈接。
我們擅長打磨一副完美面具,為無數場表演登臺,享受燈光掌聲喝彩。當臺前幕后的自己,距離越拉越遠,我們也不再有勇氣誠實面對真實平淡的自己。
不僅是人與人之間,連我們與自己都很難建立起真正的鏈接。
空心,孤獨,無意義感,成了優績主義下現代人的精英病。
這樣的人如何自愛與愛人?
一個漂亮娃娃(還是他對我的形容),是成功人士的標配,還是真正與之共振的靈魂?
我覺得很多人不是不在乎,是不知道,沒辦法知道。
畢竟他到現在還開玩笑說,如果再遇到一個像我一樣讓他心動的,還是會想方設法騙到手的。
連他自己用的都是“騙”。
聽他這么說,我倒是不氣,只覺得可惜。
我知道我們沒有什么不同,都受同一套教育,都被優績主義綁架,成為精英是我們唯一被社會認可的方式。只是我又比他幸運一些,至少在爸媽和我組成的小小家庭單位里,我見到過愛真正的樣子。
所以哪怕我也在虛與委蛇的世界里,和大家用同一套語言相處,戴同樣完美的面具。仍有愛,守護著我內心里小小的,卻也無窮大的領地——一個社會規訓無法碰觸的純愛之地。
將自己長期放置于一套框架之下,是慣性,是合群,是安全,是easy的。但也會慢慢意識到,人的真心沒有消失,只是變得遲鈍。
當我們識破優績主義的謊言,他既無法帶我們打破階級,也無力證明努力一定有用,但生活仍要繼續時,我們被動地慢下來,去激活心中小小的原生態領地。
那里有我們天性里的良善與純真,我們被允許,也被鼓勵做真實,具體,鮮活,獨一無二的自己。
傲慢的精英開始反思,我感動的原因是,當緊繃的人開始松動,愛就有了縫隙。
今日作者
夏日,麻料,巴黎??????????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