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州地鐵發(fā)生了驚人一幕,視頻中只見一個媽媽粗暴地拖拽自己孩子下樓梯,當時孩子整個人倒下,完全是被媽媽拖著下去。
期間聽到孩子嚎啕大哭,看著就覺得疼。
旁邊路人看到都驚呆了,不敢想象這人到底是不是親媽,這視頻一經(jīng)發(fā)到網(wǎng)上就引起廣泛的熱議。
有網(wǎng)友表示:應該報警,這可能是虐待兒童的行為,需要采取措施保護該男孩。
還有網(wǎng)友覺得這位母親可能屬于“虎媽”類型,用極端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
雖然這行為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但我們不知道當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也不該胡亂猜測和評價。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調皮是常有的事情,有些家長能耐心指導,但很多家長試過耐心是沒用后,可能會采取一些相對粗暴的方式,加上現(xiàn)在的成年人一點都不容易,工作上要面對上司的壓力,回到家又要教育不省心的孩子,導致情緒爆發(fā),也是能理解。
遇到不聽話的孩子可以怎么做?
1、以魔法打敗魔法
之前新聞也有報道過,有孩子為了買玩具或者想家長滿足自己需求,就撒潑打滾,賴在地上不愿起來,那家長也不慣著孩子。
既不跟孩子動怒,也不求著孩子起來,而是在一旁看著孩子作妖,還把他們的行為拍下,留做紀念。
等孩子覺得沒癮,覺得自討沒趣,覺得累了,自然而然就會起來。
當孩子在氣頭上,無論你跟他說什么大道理,他都聽不進去,還不如讓他躺在地上冷靜冷靜,自己也不用動怒,以免傷了親子關系。
這種一舉兩得的方式,也不妨試試,不過前提是要確保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進行。
2、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
當孩子跟我們提出自己的訴求時,有時家長可能會覺得是無理要求,但我們可以試著站在孩子角度,跟他溝通,為什么要這么想,這么做。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階段他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先穩(wěn)住情緒,試著了解他們的想法,找到一個雙方都覺得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雙贏。
我們不能每次都順著孩子,但也不能總是否定孩子,要知道他們?yōu)槭裁催@么想,才能更好地找到一個讓大家滿意的方案。
3、確保孩子安全
同為父母,我也能理解有些時候孩子的行為真的讓人很抓狂,但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作為成年人,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一定要確保孩子的安全,不能做出傷害他們安全的事情來。
有些傷害一旦造成,可能就無法挽回了,等自己氣消了才去后悔,可就來不及了。
當孩子發(fā)脾氣,如果在家里,保證安全,可以讓他先發(fā)泄完情緒,再去處理;如果在外面,我們要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跟孩子溝通,總不能在馬路上甩開孩子的手,生氣也是要分場合的。
總結
在教育的過程中,更鼓勵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每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都動怒或者用暴力方式解決,孩子日后也只會有樣學樣,用這些粗暴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先要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