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人一有錢就會變心。
但是我沒想到,女人有錢了,男人也會“變心”。
男人真的好麻煩!!!
真不是我胡謅,這是我看了《再見愛人3》后的真實感受。
這個感受,源自這季節(jié)目最讓我意外的一對嘉賓——傅首爾老劉夫婦。
眾所周知,作為“人間清醒”和“秀恩愛專業(yè)戶”,傅首爾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智慧通透,婚姻幸福。
當“人間清醒”不再清醒,當情感導師遇到情感難題,打臉的背后——
是她的伴侶老劉,“變心”了。
這個問題,其實節(jié)目一開始就給出了答案。
由于事業(yè)發(fā)展順利,2019年,傅首爾一家從合肥搬到了上海。
相對比傅首爾在事業(yè)上的風生水起:
老劉則因為沒有工作,脫離了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交圈子,每天重復著接送孩子的單調生活,日漸封閉。
等等!!
看到這里,很多觀眾開始反應過來:這不就是“家庭主婦性轉版”嗎?
于是,一部分觀眾表示感同身受,開始體諒老劉:
“全職媽媽太能理解老劉的感受了,每天處理些家庭瑣碎事,卻感知不到自己的價值輸出,日復一日,感覺很輕松,實際上毫無情緒出口,就是白粥一樣的生活。”
另一部分觀眾覺得老劉“太作了”:
“他可不是家庭主婦,因為他不用生孩子,在家只接送,完全躺平,也不用做飯打掃衛(wèi)生,還有錢花。家庭主婦什么時候有這地位了?”
可不管是哪一方,大家話里話外達成了一個共識:
做家庭主婦真的很消磨人,也很容易讓人陷入抑郁。
因為“家庭主婦”實在是一個辛苦又得不到認可的“隱形工種”。
它大概可以排在職業(yè)選擇榜的末位吧,甚至很多人都不認可它是一個職業(yè)。
除了一眼望不到頭的“家庭主婦”生活,老劉的身上,還多了一層名為“女強男弱”的陰影籠罩。
女強男弱的婚姻模式本身沒什么問題,現實中也有很多過得很好的例子。
但傅首爾和老劉之間的問題在于:女太強男太弱了。
尤其是,兩個人一開始的起點是差不多的,在感情上和事業(yè)上算得上勢均力敵。
在合肥的時候,兩個人都有工作,共同承擔養(yǎng)家的重擔,雖然不算寬裕,但好在相互扶持,日子有奔頭,老劉覺得“自己能使得上勁兒”。
到上海以后,傅首爾事業(yè)發(fā)展得越來越好,老劉迫不得已選擇回歸家庭。
一個越飛越高,一個停在了原地。
快的一方停不下來也不想停下來,慢的一方深知自己越來越跟不上對方的腳步,充滿了無力感。
對此,觀察室里的黃執(zhí)中一語道破真相:
“(搬到上海以后)老劉的人生任務被剝奪走了。
當他在合肥,努力跟傅首爾一起攢錢買房的時候,我猜他們夫妻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聊,因為在那個時候,老劉對他們的目標是有幫助的。”
一個男人,難以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還要靠老婆養(yǎng)的時候,他既要消化自己內心的無力感和不平衡感,也要消化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
久而久之,所有的負面情緒難以排解,老劉將一切矛頭指向了自己,認為是自己沒用,陷入了精神內耗。
這是我第一次對一個“變了心”的男人產生同情。
因為他不是出于自私想離開,反而是太為對方考慮了,覺得自己配不上妻子了,所以應該退出。
于是,最后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狀況就是:
在傅首爾努力盛放的同時,老劉卻日漸枯萎了。
有人說,婚姻的本質是利益互換。
我覺得,換個溫和一點的說法是,婚姻的本質是合作。
既然是合作,理想狀態(tài)就該是共贏。
傅首爾和老劉之間看似是女強男弱帶來的婚姻危機,在我看來,這只是表象,不然之前他們不會和平相處了那么多年。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出現了問題,他們給不了彼此想要的東西了。
節(jié)目中,女嘉賓王詩晴當了一次觀眾的“嘴替”,把大家最好奇的問題拋給了傅首爾:
傅首爾的回答是,她覺得她和老劉之間的愛情降為0了。
對于這個答案,老劉的反應很微妙。
他沒有說話,轉身默默離開了。
我想,老劉應該是不大認同這個答案的。
因為很明顯,在婚姻里,他和傅首爾的需求是不同的。
和大部分女人一樣,傅首爾在婚姻里要的是“愛情”,是“情緒價值”。
傅首爾很強大,強大到她感覺可以自給自足,需要從別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很少很少。
少,不代表沒有。
她也意識到,她和老劉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但仍有一條名為“愛情”的線,哪怕搖搖欲墜,她也舍不得放棄。
她渴望被愛,也享受被愛。
她可以接受多年以來老劉事業(yè)上的不上進和生活里的“躺平”,但是無法接受他不那么愛她了。
傅首爾傷心的是,他們之間曾經有過愛情。
看個對比,同樣是上節(jié)目,以前的老劉是這樣的:
現在的老劉是這樣的:
愛與不愛,真的很明顯。
在日復一日的自我消磨中,老劉好像把愛情從自己的生活中剝離出去了。
傅首爾日益增長的情感需求,在老劉這得不到滿足了。
所以她會在收到老劉送的“助你高飛”的卡片時,情緒崩潰。
“助你高飛”的確更像是領導或是同事給的祝福,實在不像是愛情里的表達方式。
但是同樣一句話,老劉并不覺得“助你高飛”有問題。
很顯然,老劉的情感需求是很低的,在婚姻里,他最看重的是自我價值感。
人就是這樣,總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愛別人,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再見愛人3》目前已經更新的內容中,老劉大部分時間都沉默寡言,整個人非常壓抑。
唯獨在另一位男嘉賓談到因為不被老婆需要而感到挫敗時,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他可以做那個底盤,穩(wěn)穩(wěn)托起傅首爾助她高飛,但是他不能接受傅首爾越飛越高以后,不再需要他了。
不被需要,意味著自我價值感的消失,意味著在這段婚姻里自己可有可無,這是老劉不再自洽的根本原因。
“被需要”,是節(jié)目中老劉反復強調的東西。
以前在合肥的時候,老劉還有工作,有朋友和社交,自我價值感還能從婚姻以外的很多地方獲取。
搬到上海以后,這些渠道都被斬斷了,老劉獲取自我價值感的唯一渠道,就成了“被傅首爾需要”。
如今,事業(yè)上他幫不上忙,情感上又面臨自我枯竭,他實在是想不通自己還能給傅首爾帶來什么,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于是他產生了一個想法——離婚,來成全對方。
剛才我說過,婚姻的本質是合作,夫妻之間應該是互為“最佳合伙人”的關系。
不一定非要有共同的目標,但一定得是彼此需要。
傅首爾和老劉婚姻里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之間的需求已經不再匹配,要看接下來能不能通過改變,再回到彼此支撐、彼此需要的良性關系中去。
注意,這個“彼此需要”,不是“既要又要還要”。
因為我們期待的伴侶特質有很多是相斥的,比如賺錢多往往沒時間,有時間的往往沒什么錢,胸大的一般不會太瘦,太瘦的很難有胸……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在婚姻里,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以及它有沒有得到滿足。
只有當兩個人的核心需求都被滿足時,婚姻關系才能長久。
傅首爾和老劉剛結婚和現在的照片對比
記得有個朋友曾對我說過,維持她婚姻的唯一動力,是她覺得這世上不可能再有另一個男人,會像她老公一樣對兒子那么好了。
你看,她的核心需求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有年輕一點的姐妹可能會說,婚姻的真相,未免太殘忍了吧。
真的不忍心說,婚姻這個東西,有時就是這么殘忍。
或許有人會問:夫妻之間出現問題,離婚一定就是最優(yōu)解嗎?
不見得,但至少這是一個可選項,是一條出路。
不要害怕改變,而離婚也只是改變的一種。
我很喜歡《再見愛人》系列的一點是:
它很像是一本生活的“錯題本”,讓我們通過別人的婚姻狀態(tài),看到親密關系中的各種“易錯點”,并嘗試著給出一份參考答案。
偏個題,這節(jié)目文案和畫面絕了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傅首爾在節(jié)目里寫過這么一句話,其實挺妙的:
愛一個人像春天的夢,醒來滿地落葉,不知不覺已是秋天。
嫁一個人像暖冬對弈,都說落子無悔,窮心盡力求個和局。
是啊,婚姻不就是,窮心盡力求個和局嗎?
(圖片來自網絡,《再見愛人》截圖來自芒果T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