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國采進入新階段 競爭格局生變
第九批國采報量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安排,9月19日17:00前,各省需完成相關藥品采購需求量審核工作,匯總導出并打印,加蓋省醫保局公章,將電子檔和掃描件由系統報送至聯合采購辦公室。
第九批國采共納入44個大品種,根據華招醫藥網數據,截至9月12日,第九批國采有部分品種,例如托莫西汀口服常釋劑型、鹽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等已經有了新的企業過評。
目前,過評企業數超過10家以上的品種有10個,包括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11)、頭孢替安注射劑(11)、縮宮素注射劑(11)、來那度胺口服常釋劑型(10+1)、特利加壓素注射劑(10)、鹽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10+1)、葡萄糖酸鈣注射劑型(10)、雷貝拉唑口服常釋劑型(9+1)、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口服常釋劑型(9+1)、阿奇霉素口服液體劑(8+2)。
中選藥品量的使用已經成為集采被強調的關鍵。《關于組織醫療機構報送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品種需求量的通知》中提醒,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本次數據填報工作,指定熟悉相關業務人員負責,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填報約定采購量。
更早之前,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臨床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要配備和合理使用中選藥品,切實保證用量;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的《關于印發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的通知》中,增設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完成比例。
集采通常遴選采購量大、金額高、競爭充分的品種納入,在保證用量的前提下,才能確保吸引更多企業參與集采。因此,醫療機構端對于集采藥品的使用尤為重要。
國采未中選藥品 397個品規開始撤網
第九批國采腳步快速前進的同時,針對第八批、甚至第七批的非中選藥品如何掛網、價格規定等,不少省份也作出了具體的安排。
9月12日,河南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發布《關于公示第八批國家集中采購同通用名非中選藥品價格評估結果的通知》。
本次結果共有637條。
“撤網”處理的有397個品規,例如,阿加曲班注射液(20ml:10mg),涉及南京正大天晴、山東新時代、湖南賽隆藥業等;氨曲南(0.5g),涉及海南葫蘆娃藥業、湖南科倫等。其中,過評滿3家的有380個品規,按照一致性評價相關政策,過評品種達3家及以上的,同類未過評品種暫停采購。
同意企業申報價格的有180個品規,其中,按“國采非中選非主供非備供,不超過中選價1.5倍”規則通過的有75個品規,包括丙戊酸鈉(5ml:0.5g),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制藥;丙戊酸鈉(3ml:0.3g),海南倍特藥業;丙戊酸鈉(3ml),濟川藥業集團等。
按“非中選,不高于上海紅線價”通過的有58個品規;要求企業按具體列出的價格進行確認的有60個品規(其余原因及藥品品規見文末附件)。
本次公示時間為9月12日至18日,公示期間,需企業確認價格的產品,請在“產品質疑目錄”提交價格確認材料,如逾期未確認的,將取消掛網資格。
第八批國采中選結果在今年7月正式實施。7月14日,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施子海赴上海、湖北調研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時談到,要強化集采報量、采購、使用等精細化管理,加強“量”的執行,引導高價非中選產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河北、北京、山東等多地針對第八批國采未中選藥品發布相關通知。
對集采中選品種外的清理工作早已開始,例如,8月14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公示第七批國采帶量采購同通用名未中選藥品的通知》,公布了111個不符合掛網條件的產品,包括注射用鹽酸昂丹司瓊、碘帕醇注射液等。
綜合來看,不管是原研還是仿制,不進集采,都可能面臨不降價也被淘汰的命運,集采藥品“量”的使用已經成為關鍵。
附:第九批國采最新競爭格局(截至9月12日,圖源:華招醫藥網)
第八批國家集中采購同通用名非中選藥品價格專家評估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