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長得像蝴蝶的話,吸血的畫面效果是這樣的,你先感受一下:
撲地一下貼半張臉,長長的口器吧唧刺入皮膚,鱗粉灑下一片。
這還是普通的“蚊子”,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是下面這種: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亞歷山德拉女王鳳蝶(Ornithoptera alexandrae)
撲在胸口吸血的畫面,足以引起人的巨蟲恐懼癥。
而它們的吸血過程,更是堪稱恐怖。
我們先來看看蚊子的口器。
屬刺吸式口器,總共有七個構(gòu)造[1][2]:
兩根上顎(穿刺)、兩根下顎(切割),一根舌(分泌唾液),以及一個上唇(吸血)和一個下唇(支撐)。
而蝴蝶的虹吸式口器是這樣的:
呈吸管狀,猶如鐘表發(fā)條一樣盤卷于頭部下方。
攝食時,再伸展口器。
不同種類鱗翅目的虹吸式口器,長度不同。
有些蛾類的口器伸展后,長度甚至超過自身長度。
想象它們吸血的時候,飛到你身上,甩出卷曲的口器……
一下刺入你的皮膚,然后開始豪飲,會是怎樣壯觀的場景。
哪怕對于一只正常體型的蝴蝶來說,吸食毛細(xì)血管的血液,效率都太低了。
它們至少需要吸食靜脈中的血液。
單純只是虹吸式口器,它們可能無法找到血管。所以長得像蝴蝶的蚊子,應(yīng)該具備類似于蚊子構(gòu)造的口器,但要像蝴蝶,應(yīng)該是類似于虹吸式口器這樣卷曲與頭部下方的。
按照上面的推測,當(dāng)它們吸血的時候,會先展開口器,然后尋找靜脈血管。
想象這一只蚊子,有著只蝴蝶的大小和樣子
下唇是蚊子口器最為粗壯的部分,吸血時在皮膚外,起到支撐和保護(hù)作用。
隨后蚊子將用口器的其它六根針,如同一位手術(shù)精湛的外科專家,一層層地破開你的皮膚。
它們有著堅硬而鋒利的四根上下顎,可以輕松刺入人體皮膚,一對下顎上還有著尖銳的倒刺[3]。
這些倒刺不僅可以快速地切割皮膚,在吸血時,而且還能起到固定的作用。
- 雄蚊不能吸血,正是因為上下顎退化,無法刺入皮膚。
庫蚊下顎前端的鋒利鋸齒
- 雄蚊不能吸血,正是因為上下顎退化,無法刺入皮膚。
庫蚊下顎前端的鋒利鋸齒
蚊子的下顎如同鋸子一樣,來回切割進(jìn)入皮膚
想象蝴蝶般巨大的蚊子,用幾厘米長的巨大口器,切割進(jìn)入你皮膚時的情景。
隨著六根針進(jìn)入人體,它們會展現(xiàn)出柔軟的特性,上唇和舌可以在皮膚組織間不斷地探索,通過特殊的嗅覺通路 ,快速找到血管。
正常的蚊子尋找的是毛細(xì)血管,而我們的巨型蝴蝶狀“蚊子”要吸飽肚子,尋找的是靜脈血管。
蚊子叮咬的整個過程中,它的舌頭會不斷分泌唾液。
這些唾液含有多種成分物質(zhì),可以起到潤滑作用,幫助口器進(jìn)入皮膚。
同時含有鎮(zhèn)痛類物質(zhì),可以麻痹痛覺神經(jīng),避免引起人的警覺。還含有甲酸,不僅具有抗凝劑作用,能避免血小板凝血,也能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甲酸又名蟻酸,最早在螞蟻唾液中被發(fā)現(xiàn),其實甲酸廣泛存在于多種昆蟲體內(nèi)。
蚊子體內(nèi)的壓強(qiáng)比人體血液的壓強(qiáng)更低,當(dāng)蚊子的上唇接觸稀釋后的血液,就會源源不斷地吸入蚊子的體內(nèi)。
蚊子吸血十分貪婪,如果不受干擾,它們足足可以吸到2~3倍身體大小,甚至嚴(yán)重影響飛行。
這個吸血過程,受到蚊子腹部伸展受體控制。
如果腹部伸展受體受到破壞,蚊子將會吸血吸到爆體而亡。
想象一下,這樣一只大蝴蝶,長長的口器如同鋸子一樣切割進(jìn)入皮膚,鉆入靜脈,吸血成上圖的樣子會是怎么樣的。
你可能會想,刺穿的又不是動脈,對于靜脈來說,及時處理也并不會有多大威脅。
的確,現(xiàn)實中的蚊子體型很小,它們的口器絕對不能刺穿有著厚壁的動脈。
但對于這樣巨大的蝴蝶狀蚊子,是否能刺穿、甚至用下顎切割動脈,恐怕都是未知數(shù)了。
亞歷山德拉女王鳳蝶這樣巨大的“蚊子”,刺穿動脈應(yīng)該沒有什么懸念,足夠給人造成致命攻擊。
而且這種巨型蚊子分泌的唾液量也會十分巨大,可能引起人體嚴(yán)重的免疫反應(yīng) ,同時還有瘧疾、絲蟲、登革熱病毒、乙腦病毒、西尼羅病毒 等大量病原體,隨著蚊子唾液注入人體,可能引起各種嚴(yán)重感染性疾病。
你直接拍死,還能爆出各種花花綠綠的漿。
或許你認(rèn)為自己身手了得,這樣的蚊子,你能打十個。
然而,每到黃昏,即將向你展開攻擊的,是成千上萬這樣的大型蚊子:
不怕被吸干嗎?
題主你老實告訴我,這樣的蚊子你真的不感到恐懼嗎?
參考
- ^Wahid I, Sunahara T, Mogi M. Maxillae and mandibles of male mosquitoes and female autogenous mosquitoes (Diptera: Culicidae)[J]. 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03, 40(2): 150-158.
- ^Kong X Q, Wu C W.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insertion force for the mosquito fascicle penetrating into human skin[J].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9, 6(2): 143-152.
- ^Kong X Q, Wu C W. Mosquito proboscis: An elegant bio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J]. Physical Review E, 2010, 82(1): 011910.
- ^Won Jung J, Baeck S J, Perumalsamy H, et al. A novel olfactory pathway is essential for fast and efficient blood-feeding in mosquitoe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 1-10.
- ^Vogt M B, Lahon A, Arya R P, et al. Mosquito saliva alone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J].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18, 12(5): e0006439.
- ^Tolle M A. Mosquito-borne diseases[J]. Current problems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health care, 2009, 39(4): 97-14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