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忙碌的開學周,很多同學會發現,在國外的大學課堂中,presentation(演講/報告)替代了筆頭考試,成為一種常見的考察形式。不過,由于在過往的學習經歷中很少涉及這種模式,中國同學時常會感到無從下手。
提問Qustions:
留學生應該如何準備presentation?
解答Answers:
觀點明確,邏輯清晰
Presentation會要求同學們圍繞一個主題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會就學生們資料搜索與整理、邏輯梳理、思考感悟、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判。通常來講,一個優秀的presentation會給人留下一種邏輯清晰、觀點明確的印象,能夠最大程度上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可。
為此,我們需要在演講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是根據老師布置的主題范圍明確選題,這通常需要通過多方查閱資料來找到一個小組成員感興趣的切口,當然有時老師也會直接給出一個明確的選題,讓同學們據此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要多看文獻,從中積累可用的論證觀點和素材,最后經過小組成員的討論和分工整理,融合為一份邏輯嚴密、論證充分,同時又能體現個人觀點的研究內容。
“總-分-總”的論述結構一般不會出錯,即開頭提出觀點或明確研究主題,羅列分論點加以論證,最后總結結論。在presentation剛開始時,就要開宗明義地讓老師和其他同學了解到報告分為幾個部分,每部分展示什么內容,同時通過PPT加以美化和呈現,做到詳略分明,重點突出。如果沒有清晰的邏輯結構,老師和同學很容易就會迷失在presentation展示的密集信息中,無法抓住演講者想要重點表達的內容。
自信、從容地表達
由于西方教育從小學起就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外國學生對presentation這件事駕輕就熟,他們樂于表達自己,并且能夠自信地侃侃而談。但大部分中國學生很少有機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害怕發言不當出現尷尬的情況,因此難免會在presentation時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
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避免不了心跳加速、聲音發抖等表現,同學們可以適當通過深呼吸緩解焦慮,在演講的過程中通過放慢語速或加重語氣來調整自己的節奏。抬頭挺胸、保持微笑,享受在臺上展示的過程,盡量表現得從容、自信、積極,便能夠給大家留下正面的印象,從狀態上“搶占先機”。
此外,很多留學生同學可能會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確、有口音,但這并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理解。畢竟在世界的舞臺上,有不同的口音出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語言只是輔助形式,只要用心準備好了演講內容,聽眾一定能夠從內容感受到你的用心。
多練習、多試講
用母語演講尚且需要充分準備,更不必說作為留學生,用外語在臺上進行十幾分鐘的presentation了,因此勤加練習很有必要。相較于流利地背誦內容,更建議同學們深入把握整體演講內容的邏輯,從頭至尾多順幾遍自己準備的文稿或ppt。只有熟悉并理解演講的內容,即便遇到突發情況被打斷也能很快找回自己的節奏思路。
同時還需精準把控時間的分配,安排好每部分的展示時間,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提前考慮到發生忘詞、遺漏重點、被提問時該如何應對。這樣一來,在做正式做presentation時便會更加游刃有余。
在練習過程中也可以嘗試加入一些手勢等肢體動作,來輔助內容的傳遞。比如可以適當地踱步,展現自如的狀態。當然,這些技巧最好是已經反復練習過多次,如果沒有經過練習而在正式演示時突然加入這些小動作,反而有可能打亂演講節奏。
經過Presentation的“千錘百煉”,想必留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素質都會有一定提升,逐漸習慣在眾人面前自信地表達自己,這不僅有利于自身學術能力的進步,對于今后工作中的交流溝通、工作匯報也能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進而可以幫助我們走出舒適圈,發現自身的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