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打了十余年之久?
1979年2月17日開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不足1個月即達到預定目的。但之后的兩山輪戰等戰役持續了十余年,其中老山戰役直至1993年4月1日才正式停止。
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打了十余年之久?
小編認為,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雙方軍事能力差距
1、軍事裝備差距
越南完成南北統一后,繳獲了大批美式先進武器裝備,價值60多億美元,其中不少先進武器是我軍沒有的。此外,越南與蘇聯締結軍事同盟關系,得到蘇聯大量軍事援助,并允許蘇聯海軍駐軍金蘭灣——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直到2002年5月2日才撤出金蘭灣。
2、實戰能力差距
越軍自反抗法國殖民軍以來至20世紀80年代,戰爭幾乎沒有停歇,實戰經驗豐富、能力強。1978年12月,越南出兵攻占柬埔寨,甚至一度抵達泰國東部邊境。此時,越軍敢說東南亞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而我軍自從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以來,近20年陸上無戰事,且因十年特殊時期導致軍隊缺乏系統訓練,實戰能力下降。
二、雙方國力差距
20世紀70年代,中越兩國的國力有可能是兩國歷史上差距最小的時期。
1、政治上
越南已經完成了南北統一,民族自豪感空前爆棚。越南得到蘇聯大力支持。
而我國經歷了十年動亂,正需要撥亂反正。此外,我國與蘇聯、印度等國關系緊張。
2、軍事上
越南攻占了柬埔寨,控制了老撾,兵峰抵達泰國東部邊境,其控制的土地不輸于法國殖民政府的“東洋聯邦(越南+老撾+柬埔寨)”,士氣空前高漲。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關系,得到蘇聯大量軍事援助。
而我軍因十年特殊時期,缺乏實戰和訓練。蘇聯中斷了我國的軍事技術合作,美國等西方對我國實行武器禁運等。
3、經濟上
越南統一后,通過沒收法國殖民政府、美軍、“南越偽政權”的“遺產”以及華人華僑的土地、房產、物資、產業等,大發橫財。其中越南單是沒收西貢以及周邊數個省市的華人華僑產業價值就高達200億美元,20世紀70年代末驅逐華人華僑離境要求繳納的“保命錢——每人12兩黃金”就高達30億美元。
相比之下,我國因十年特殊時期,70年代末經濟一度面臨崩潰。1979年,我國外匯儲備才8.4億美元。
三、雙方的戰略需要
1、越南戰略
越南先后打敗了日本、法國、美國的軍隊,自信心空前膨脹,企圖建設一個包括越南本土、柬埔寨、老撾組成的“聯邦”,甚至一度想在蘇聯的支持下,吞并中南半島,與蘇聯南北夾擊我國。越南統一的第一功臣黎筍,意志堅定如鋼,人氣鼎盛,野心勃勃,意圖實現其宏偉藍圖,自然不甘心一時失敗。
2、我國戰略
通過長期的論戰,既然鍛煉了我軍實力,也迫使越軍精銳“北上勤王”,為后續的越南從柬埔寨等國撤軍和打破其聯邦大夢,乃至恢復東南亞政治秩序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同時也打斷了越南北部工業進展的步伐——從此以后兩國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大到天壤之別,也為我國經濟恢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瓦解了蘇聯-越南南北夾擊的圖謀。
當年,雙方打持久戰都認為對己方有利。但戰爭最終拼的還是綜合國力,誰的綜合國力更強誰就能耗到底,誰就是最終的勝者。
以上僅為筆者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注: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