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圳、廣州、青島等城市明確提出發展樓宇經濟。
比如6月召開的深圳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指出,“要大力培育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服務經濟、樓宇經濟等經濟形態,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作為響應,在7月份,深圳樓宇經濟重鎮的福田,給3家高端寫字樓舉行了一場授牌儀式。
其中,深圳PAFC(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被評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國際化融合中心”,正式入席“高端服務業專業樓宇”隊列。
此后,符合條件的企業入駐深圳PAFC,最高可享受300萬元/年專項租金補貼,還可疊加享受福田區總價值超25億元的政策支持。
所謂“高端服務業專業樓宇”是指樓宇運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和生態優勢,做到“一樓一業”,進而實現產業的聚焦和高質量發展。
有統計顯示,像平安金融中心、招商等金融總部大廈的產業資源集中度達100%。
相關負責人表示,政企合力打造高端服務業專業樓宇,對高端服務業品牌效應、促進產業集聚極為重要,有助于吸引高規格有影響力的高端服務業大項目入駐福田。
有統計數據顯示,平安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及專業服務業租戶占比約82%。
除了中國平安,還有中央國債、中金國際、建信理財子及大家財險等大型金融機構。
專業服務業占比16%, 其中有知名律師事務盈科、德和衡、浩天信和、天同等。
由此可見,平安金融中心在加速福田金融產業集聚、金融人才集聚、鏈接金融資源方面,扮演著“頭羊”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國際化融合中心,從這些字眼也可以看出,在深圳鱗次櫛比的寫字樓中,PAFC是堪當重任的“少數派”。
01
平安系辦公樓宇,用專業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大力發展新經濟、新產業已經有了明確的頂層設計。
7月24日,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通稿再一次明確提出:
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而作為新經濟、新產業發展的“容器”,也是拼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樓宇經濟”也被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
不過,只有那些滿足新產業發展訴求的“專業樓宇”,才能在樓宇經濟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像平安旗下的辦公樓宇,強就強在專業性上。
這種專業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一是,強大的鏈接能力,為企業嫁接惠企政策補貼和資源支持。
在平安的辦公空間,滿足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到針對性的政策扶持和補貼。
比如入駐深圳PAFC,企業最高可享受300萬元/年的專項租金補貼,都可以省出幾個副總的薪酬支出了。
不只是PAFC,比如在北京
在麗澤平安金融中心和豐科中心辦公的相關企業,可以享受到豐臺區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扶持措施。
《促進北京商務中心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3年度支持項目申報,則適用于平安旗下的北京世紀財富中心和北京平安國際金融中心。
在杭州,杭州平安金融中心,可以享受到所在地杭州市上城區惠企政策。
在成都,成都平安金融中心里的辦公企業,能享受到成都市錦江區產業扶持政策。
在長沙,平安旗下的長沙財富中心適用于《長沙市天心區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
在武漢,武漢平安金融中心適用于《關于印發江岸區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等。
二是,扎實的運營能力,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為地方經濟賦能。
這一點,是目前絕大多數寫字樓運營商所不具備的。
要知道,平安是一家擁有全牌照綜合性金融集團,擁有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托、租賃等金融資源。
此外,平安旗下公司還具有在建筑、設計、規劃、運營、管理等全生命鏈的資產運營管理能力。
憑借著強大的綜合金融優勢,輔之于資源整合能力,及資金運作能力,平安能夠為入駐平安旗下寫字樓等空間的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專業服務,賦能企業發展。
比如在平安旗下空間辦公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平安提供的綜合金融權益包。
里面有平安保險提供的高端醫療、醫美、陪診、家財險、健康險等產品和服務,還有平安銀行提供的一系列金融服務。
這種賦能效應不僅局限于入駐企業本身,也帶動了城市的發展。
像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麗澤平安金融中心等“平安金融中心”系列城市地標,在帶動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金融產業聚集,推動當地金融產業發展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比如南昌平安金融中心,據南昌日報報道,項目建成運營后,可將金融企業總部與商務休閑廣場融為一體,將推進金融產業與城市資源共享,實現功能互補融合發展,預計社消達到40億元,解決就業人數約1萬人,年稅收貢獻破億元。
02
辦公樓宇市場,進入大分化時代
城市之間的比拼,明面上是人口和GDP的較量,實質上拼的是樓宇經濟。
在每一寸土地都變得稀缺的現代化城市,這種高度集約的新經濟模式,體現著城市的發展能級,也代表著城市的發展質效。
在產業轉型升級和大力發展新經濟的當下,以辦公寫字樓為代表的空間,被賦予了更大的重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種高門檻也將加速商辦寫字樓業態的大分化和洗牌。
據相關調研報告,樓宇經濟已經經歷了3個階段,單純提供“空間”的1.0階段,“空間+基礎性配套和服務”的2.0階段,“空間+產業+運營”的3.0階段。
3.0階段的辦公樓宇,本質上就是賦能產業發展的“軟基建”。
目前市場上的辦公樓宇處于3個階段并存的狀態。
作為新經濟、新產業的空間載體,1.0和2.0階段的商辦樓宇整體上并不存在供給短缺。
真正缺的,是能與政策契合、趨于專業化、精細化運作的3.0階段的辦公樓宇。比如平安旗下的系列寫字樓。
總之,當前商業不動產市場的問題在于結構性矛盾。
比如,深視新聞的報道稱,在福田稅收超億元樓宇達125棟,被認定為高端服務業專業樓宇的商辦不動產只有8棟(其中就有PAFC),僅占比6%左右。
未來只有那些滿足新經濟發展的訴求的“專業樓宇”,才會有更高的不動產價值。
這也意味著,本就相對飽和的商辦寫字樓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大分化。
【聲明】
1、本文版權歸「樓市頭條」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我平臺取得聯系。
2、本文部分信息和圖片來源網絡,如任何個人或單位認為本公眾號文章涉及著作權等問題,敬請立即通知我司,我司將第一時間核實予以更改或刪除。
3、本文對市場、企業、項目的介紹和分析,均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保證所有信息、文本、圖形、鏈接及其它內容的絕對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
4、本文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依據和投資建議。
5、本公眾號稿件均出于公益目的,僅提供參考,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作為任何法律事務的法律依據;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公眾號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公眾號注明的“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