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不小心把自己吐槽學校,吐槽班級的語音發到家長群,而且還撤回不了,真的是尷尬到腳趾都要摳出三室一廳了。
一個山東的媽媽,原本是跟自己的侄女吐槽學校,結果不小心把一大段語音發到家長群,隨后有有人提醒她撤回,可等她發現時,已經撤不了。
還緊急呼叫老師救助,大家看到后,都表示這不是就是大型社死現場嗎。
這個媽媽在語音中直言:自己孩子讀的是全學校很差的一個班,他是復讀的,尋思著人家都編完班兒了,他那個班里的學生都說的七門、六門兒才考100分,全班兒去年才有四五個考上初中的,而且班上還有十了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好好上課,白天都不上課往外跑,聽老師說是很難管的一個班了。
這小小一段語音,一下子就把老師、學生、家長都得罪光了,試問這個家長,日后還怎么面對大家呢。
無獨有偶,還有其他家長有試過在班級群里不僅吐槽老師,還吐槽其他家長的,甚至還有直接在群里開罵的。
面對這些情況,老師也是有夠無奈的。畢竟一個班里這么多人,好難兼顧到每個孩子和家長的情緒,加上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就算教育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受教。
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孩子上學,不管你是普通人還是明星,都逃不過要加入家長群的命運,別小看這小小的一個群,這里蘊含了很多人情世故呢。
家長在群里群外該如何跟老師相處
1、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其實老師都喜歡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應該在幼兒園的時候好好鍛煉。
在家里,家長應該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孩子做,這樣不但能鍛煉他的動手能力,日后也會更加獨立。
另外,穿衣、穿鞋、擦屁股等生活習慣,都要在幼兒園階段學會,上了小學老師可就默認孩子們都掌握了,要是家里的孩子還事事要人幫忙,你說老師會怎么想呢?
有足夠自理能力的孩子,老師才有更多時間去輔導他們的功課,而不用花時間管教他們的生活習慣。
2、家長需要擔起責任
現在推行減負教育,很多學校都沒什么作業,但這也不代表孩子回家就可以玩,家長可以給孩子多看看書,練練字,復習下課堂上的知識點,只有穩扎穩打,孩子的學習才能跟得上老師的步伐。
雖然老師有教育的義務,但如果事事都指望老師,那這樣的學習也太被動了,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進步。
3、遇事先跟老師溝通
如果發現孩子在學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先單獨私聊找老師了解情況,該怎么處理可以一起協商,千萬別一股腦就在家長群里公開討論,這樣無論對老師還是其他家長,都少了很多轉彎的余地。
如果老師解決不了,可以直接找校長,如果涉及其他家長,也可以讓學校老師找到對方出面解決問題,如果問題嚴重,甚至還可以報警處理。
就算把事情攤在群里說,對其他家長來說也只有看熱鬧的份,提供不了實質性的幫助,我們更需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嗎。
4、相互尊重
其實老師挺害怕家長們整天在群里聊天,不但會把重要信息刷走,還擔心家長們會被某些家長煽動情緒,聯合起來對老師、對學校有一些負面評價,這樣對日后教學會起到非常不好的影響。
群里尊重老師,對老師發的通知及時給予回應,如果自己家孩子單獨有什么問題,建議私聊老師解決,因為有些事情,對老師來說可以個別處理,但如果攤在群里說,會讓老師面臨一個兩難的處境,他不知道該答應還是不答應,答應了,怕其他人有樣學樣,不答應好像很不給家長面子。
因此,學會相互尊重十分重要。
小結
其實說了這么多,家長一定要明確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教育責任人,咱們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給老師,另外也需要正視孩子的能力,有時候不一定是老師教得不好,可能是孩子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跟不上,需要家長對孩子加以鍛煉。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校里面學到知識,交到朋友,也希望家長能處理好自己和老師之間的關系,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