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0
前言
今天是教師節,我因事來不及寫關于教師的新文章,就想找找看之前有沒有寫過關于教師的文章。
巧了,正好找到一篇10年前的今天寫的關于教師的文章,題目叫作《內在身份》,感覺很有緣,那就把這篇文章發在這里吧。
當時,我正在北京郵電大學工作,職務身份是一名輔導員,但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內在身份是一名教師。
我也是一直按照這個身份在做事,以及后期離開學校,經歷了幾家公司,直到現在獨立創業,也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名老師的。
一個人的內在身份,就是他對要做個怎樣的人的自我定義,有了這個定義,他的人生就有了方向,他就知道怎樣來規劃自己的未來,選擇要做的事情。
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內在身份,都能為自己的人生確定出方向來。
這個身份,會護佑著你面對各種世事變化都能波瀾不驚巋然不動,讓你不會左右搖擺無所適從,而能堅定踏實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那么,你的內在身份是什么呢?
如果還沒有,就好好想一下吧!
這就是在給自己做規劃了!
下面即是當時寫的這篇文章正文,當時發表在人人網上,此次發布時,為了便于大家手機閱讀,分出了更多段落,并做了分節,加了小標題。
1
我的內在身份
今天是教師的節日。我收到了不少祝福,有的同學還用心地表達了對我過往言行的感激和認可。
很感謝大家的抬愛!
本來這一天就要和以往的這一天一樣即將過去之時,我卻突然有了一種特殊的意識,仿佛今天的日子給了我一個提醒,讓我意識到了我的身份:教師。
其實我的職業身份一直都只是個輔導員。輔導員雖然兼具教師的功能,但畢竟不能完全算是教師。實際分工中,輔導員其實承擔了大量的行政事務,教育職能倒不甚明顯。
但是,我想說,我的內在身份卻就是一個教師。
而且,不管外在身份如何,將來會有什么變化,不管走到了哪里,我都將只是并且就是一個教師。
做教師是我在高中時期確立的理想。
那時的我,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成長的煩惱”,苦于無人引導,只能自救自度,走了不少彎路,經歷了很多痛苦。
后來,我在助人為樂中得到啟發,感到幫助別人是擺脫自身煩惱的有效途徑,而且是很有意義的事,會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于是想要去做一個教師。
由于我相信后來的青少年也會重蹈我的覆轍,經歷如我一樣的煩惱,我希望我能引導他們,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于是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師范院校,又僅僅選擇了師范院校的心理學專業。
因為我所注重的,就是從心理方面入手去助人和貢獻社會。
我沒有想過去教授別人什么具體知識來做一個教師,或者說,我想做的教師,就是人們心理上的解惑者和人生上的傳道者,至于授業,還真是未曾慮及。
這一點,過了這么多年,至今未變。
2
內在身份的作用
真是人各有志吧。每個人的志向都有一定的獨特性。也許在他的天然心性和早年經歷中就已經定型了。
而我們常常迷茫于不知何往或者猶豫于魚和熊掌,其實那個方向早已種在了我們的幼小心靈中,我們只是需要去辨認出來,堅定下去而已。
只是在實際中,很多人沒有辨認出來或者不敢堅定下去自己“最初的夢想”,也就難以達到最合適的自我認同,于是活在搖擺不定和內外交困中。
一個人究竟應該怎么生活?或者像汪峰的《存在》里唱到的:我該如何存在?這是每個人面臨的根本問題,終身大事。
我們常常糾結于該考研還是找工作,考什么研,找什么工作,工作以后又該如何發展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這個根本問題的反映。
如果不能明確這個問題,在生活中知行合一,人就容易焦慮和浮躁,任憑多少外在的東西都不能填補他內心的空虛,都不能讓他安心踏實。
我們容易簡單地以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把賺錢當成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標,可是,君不見,很多人有錢了也并不快樂,也仍然窮極無聊,乃至憂郁忿悶。
我想只有一個人符合了自己的預期和定位,也就是達到了他的自我認同,才算是得其所哉,從而不憂不懼,怡然自得。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一定要有一個內在身份,也就是對自己的定位。
假如在這上面混亂模糊,他就不容易安心。他在外面無論怎么征戰拼殺,收獲多少戰利品,內心都是惶惶不安脆弱不堪的,因為他得到的并非他想要的,而他想要的是什么,他還并不知道。
3
內在省份勝過外在身份
如果讓我來說,我認為每個人想要的都至少包含一種東西,那就是安心。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明確自己的定位,他如何能夠安心呢?
也是基于此,我不大看重人的外在身份。
因為外在身份其實很多時候是很偶然得到的,可以說只是身外之物,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也并不一定符合他的內心需要。
你看到的他可能是明星、領導,可那又怎么樣呢?他不一定是值得你仰望的。他自己的狀態也未必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他很可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也可能總是處在圍城現象之中的,你看著他在那個位置不錯,你不知道他還在向往著成為別人甚至你呢。
總之,關鍵還是一個人的內在身份。這是一個人面對別人和面對自己都逃不過的真實面目。
只有人在這上面恰如其分地符合了自己,他才能真正地自立和強大起來,他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以上算是我在這些年認識自己和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吧。
4
我如何實踐自己的內在身份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是如何實踐我的內在身份的。或許可以說明:內在身份就像一個人的理想,那么,這個理想如何落實在現實層面呢?
我這些年來,一直是個需要每天坐班,不停處理各種學生事務的輔導員,但我始終沒有忘記我的使命是教育和影響人的心靈。
于是,我會利用我的班會、偶爾獲得的講座和講課機會,還有跟學生個別接觸時,施展我的“移魂大法”,當然我不是強加于人的說教式,而只是把我的思考和心得展示給他們,由他們判斷和選擇。
我覺得,我能提醒他們一些以往沒聽到過沒想到過的問題,就有讓他們獲得啟發的可能。
對了,還有就是我目前投入較多的日志書寫,這也算是自度度人的一種方式吧。
總之,教師不一定是要定期站在講臺上一以貫之教某一門課的那個樣子的,所以我也不特別追求那樣的狀態。
當然,教師也不是說要“好為人師”,見著人就高談闊論耳提面命的。我的教育態度就經歷過變化。
一開始是滿腔熱情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主動送教,現在是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了。呵呵。
這不是消極退縮,而是一種對人家更加的尊重。
我還記得在一次我“大放厥詞”的班會上,有同學引用了韓非子說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當場對我提出了反駁,讓我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盡管我至今還是不明白她說這話是意指我的什么不對,我只是猜測是對我的也許不切實際的空談表示的意見,不過這不重要,倒是其效果在于,從這樣的遭遇,我學到了不能“空談誤人”,而且不要希圖每個人都愿意聽你的東西,也可以說,我更加明白了不能強加于人的道理。
最后,我想用孟子的一句話來簡單總結下我們的內在身份如何去實踐,理想如何落實在現實層面吧,這句話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的夢想徘徊,害怕無處落腳,如果你還在為自己的地位自卑,擔心無力發揮,我相信,這句話會給你力量。
作于2013年9月10日
后記:上面的文章,盡管已經距今10年,但我現在讀來,卻毫無陌生感,應該就是因為我這些年都沒有忘記初心,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這個內在身份的緣故。
我現在在從事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仍然是一直以教師身份自居的。
至于我為什么離開學校,開始做這方面工作,我之前的一些文章里有說明,可以參見:
但 無論工作的內容和場景如何變化,我都沒有忘記,我就是一個老師,就是在做著高中時期就想做的事情:教育, 我會一直做下去,這就是我的終身事業。
由于明確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過得很堅定踏實,也很滿足幸福。
我也希望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確自己的終身事業,然后過得堅定踏實,活得滿足幸福。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到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近期正在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人員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每項培訓滿10人開班,加上方微信跟我咨詢報名即可。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進入公眾號后臺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或點擊我的公眾號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點擊“發消息”,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