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比亞迪也在前不久開幕的2023慕尼黑車展上亮相了多款新車型,包括海豹(參數丨圖片)、海豚、漢EV、宋PLUS EV、元PLUS以及騰勢D9,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展臺如同上海車展一樣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由此可見歐洲消費者對于比亞迪的重視。而在展覽期間,比亞迪也發布了最新的海豹車型,并且提供兩個版本,分別是44900歐元和50990歐元。
隨著國內新能源技術實力的先發優勢和長期積淀,國內品牌在全球的競爭實力也大大增強,根據瑞銀(UBS)中國汽車研究主管Paul Gong和分析師Patrick Hummel在一份關于全球汽車市場預測值的報告中指出,2030年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廠商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將達33%,比現在翻一番。而為了進一步研究比亞迪的競爭實力,瑞銀也效仿日本拆了一臺海豹。
瑞銀對比亞迪海豹進行詳細分析后,對中國車企的零部件和完整供應鏈贊嘆不已,超過75%的自研零部件賦予了中國車企顛覆全球車企的“成本力量”。比亞迪在歐洲的生產成本比西方車企低25%左右,展現出顛覆全球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的潛能。
通過垂直整合和規模化效應,比亞迪得以降低成本并取得價格優勢,比亞迪海豹相比特斯拉Model 3的生產成本低15%,因此,一輛比亞迪海豹比Model 3便宜約3400美元。海豹汽車的毛利率為16%,利潤率為5%。
根據瑞銀的調查,盡管比亞迪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相比歐洲現有品牌仍然較低,但在國內的份額確是最高的,而當被問及考慮購買中國品牌的純電車型時,歐洲50%的消費者更看重“物美價廉”。因此,瑞銀認為歐洲的經濟型汽車市場比高端和豪華型市場更有可能受到來自中國電車品牌的沖擊。而中國電車制造商和特斯拉最有能力填補這一空白,從而推動電動汽車在歐洲經濟型市場的普及。
再加上中國電車行業正處在垂直整合階段,由于本土價格戰的影響,能夠掌握整合的優勢的品牌就能成為贏家,比亞迪作為行業中的領跑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車企在歐洲的價格會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當然這也會給歐洲本土品牌帶來更大壓力,降價10%—15%是維持市場份額的必要條件。瑞銀在報告中指出,燃油車板塊受到的沖擊將更大,大眾汽車、雷諾汽車、沃爾沃汽車和本田汽車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
而從當前的競爭對手來看,與比亞迪海豹直接競爭的車型包括斯Model 3和Y以及大眾ID.3和ID.4。海豹與特斯拉Model 3非常相似,兩者在驅動方式、價格、車體大小和形態等方面都很接近,可以進行很好的對比。海豹整體集成度非常高,電池部分高度集成為車內騰出充足空間。電控單元采用“八合一”設計,相比分散的單個盒子加起來能夠節省約20%的成本。車機系統則是一個迷你的盒子,集成了高通690芯片,整個車機系統運行非常流暢。配合5G網絡連接,自動駕駛方面簡單實用,成本不高但足以滿足需求。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2022年歐盟從中國進口汽車的金額增長了驚人的100%,達到了133億美元的歷史高點。標普全球預測到今年年底,歐洲進口的汽車中可能有多達五分之一來自中國,而在五年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瑞銀在報告中同樣指出,由于歐洲市場對電動汽車的偏好,只有少數中國企業能夠成功地實施全球擴張策略,但這也足以讓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總結:
在2023年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電動汽車再度搶盡風頭,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不甘示弱積極參與其中,比亞迪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未來,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的格局將逐漸明朗,像海豹這樣的明星車型也會不斷涌現,比亞迪也正以造福中國、服務全球為發展目標而積極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