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初,老李跟隨多位行業專家走訪了新會產區的多個柑場調研,后發表了《暖冬旱春之后,新會柑花期不佳,2023年柑價會漲嗎?》一文,其中就預估了2023年新會柑減產一事。大半年后的今日,也有惦記今年新會柑行情的讀者來問老李,表示想知道2023年新會地區的新會柑產量是否有“翻轉”。
其實新會柑作為農作物,“無花”的因,自然是“無柑”的果,這不是老李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只調研后得出了事物發展的基本因果關系而已。
再者,市場價格的漲跌是受到供需關系影響,而“減產”是供給端的變化,只要需求平穩那么價格就會上漲,但如果需求和供給同比下降,那么價格就不會有明顯波動,而關于價格最終是否波動,市場會在每年的11月左右給出答案。
2023年3月老李發表的《暖冬旱春之后,新會柑花期不佳,2023年柑價會漲嗎?》
一、不完全統計新會區2023新會柑減產量在“30%-50%”之間
1、圍繞三個主題訪問:2023年產量如何?今年的市場情況如何?今年的新皮價格如何? 2、采訪對象:品牌商羅總、品牌商何女士、品牌商波哥、茶坑柑農廖女士、大洞村柑農祥叔、大洞村余主任、三江深呂柑農吳先生、三江聯合柑農阿堂、三江良德沖柑農關師傅、東甲柑農區先生、禮樂柑農劉先生、雙水柑農田師傅、農當家技術人員陳師傅等10多位行業人士。
上述受訪者均為新會陳皮相關產業鏈的從業者,從農業源頭到消費終端,有千畝大場的負責人,也有終端小門店的商家,他們大部分都是從業多年資深的行家,代表著整個行業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整個市場全貌,雖然只能說管中窺豹,只見一斑,但也能盡量反應當前行業的現狀。
2023年8月小青柑果
先說說柑農種植端的情況。2023年新會地區的新會柑(茶枝柑)“減產”已經成為定局,除了極個別大型柑園可以達到去年的持平產量外,接近9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柑園產量不及去年,產量的降幅在30%到50%之間。“因為減產了,所以我們認為今年新皮的價格可再漲一點點。”上述一位柑農朋友表示。
但也有柑農表示,今年同期的新皮預期報價應該跟往年差不多,“主要是目前舊皮囤積了一些,我們還是希望把一些舊皮去化,而新皮的市場穩定即可。”
要注意的一點是,今年8月開始小青柑以及小青皮的采摘也接近尾聲,其中今年小青柑和小青皮價格平穩,市場需求以渠道和批發為主,但整個成品價格有所壓縮,即形成了銷量上漲但價格下降的“跑量行情”。
同時,市場需求端對“青皮”的需求在增加,在老李訪問中不少行家表示,對青皮的需求主要來自部分大型飲料企業"陳皮風味調配",例如頭部的奶茶品牌、飲料品牌等,都將在未來推出陳皮風味飲料,而這些都需要富含揮發油的“青皮”來提取。這里要說的,目前大部分飲料需要的青皮是沒有經過陳化,所以充其量只能說是“茶枝柑風味飲料”,并不能說是“新會陳皮風味”。
2023年8月小青柑殼
再說說渠道端。跟柑農朋友們的“樂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因為渠道端對消費端的變化很敏感,因此大部分渠道和品牌商對今年的市場行情持有“保守態度”。
目前渠道端仍舊有“囤貨”的需求(因為過去兩年口罩原因有所耽誤),比如小青柑茶等新會陳皮周邊產品,因為個別頭部茶企的帶動,小青柑仍然活躍在市場上,不過跟過去不同的是,小青柑茶的價格主打一個“親民”,而頭部品牌茶商的小青柑茶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去年我們明顯看到的變化就是新皮賣得不錯,但舊皮去化不理想?!鄙鲜鲆晃魂惼て放粕陶f。老李認為,新皮賣得好而舊皮不好,因為新皮的收藏需求比舊皮要大(自存可避免買到工藝皮),而采購新皮對行業而言也是每年必備的固定動作;對于舊皮則是庫存,因此新皮的交易比舊皮活躍是正常的。
“現在什么都不好說,報高了報低了都是個人臆想,最終答案會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知道,今年市場變化很大,所以不好去評估?!逼渲幸晃桓剔r朋友認為。
2023年8月的小青柑果
二、供需同步下降,但“減產”不等于“漲價”
“減產”已經是定局了,但“減產”就必然“漲價”嗎?如果是2020年到2022年的大行情下,不減產也是會漲價的,因為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加,但到了2023年的今天,再去回看過去幾年的市場增量,那就得調整預期了。
所有的漲價都離不開市場的需求遞增,當增量市場瞬間爆發時,供給端是固定的,因此大漲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沒貨了”。但市場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該種植的區域都種植了,該新開的面積也開種了,還有那些圍繞新會的地區甚至遠達廣西的茶枝柑供給都在蓬勃發展,并將于今年11月后爆發,這里可能還給市場形成一個“雷”。
新會陳皮
當然有讀者會說,外地皮是外地皮,新會皮是新會皮,這兩個本應該是“不相關”,怎么外地皮也會干擾本地皮呢?
老李要解析的是,人類的感情雖然互不相通,但新會陳皮的市場卻是一個整體。
外地皮的低價沖擊必然會對新會皮形成“劣幣驅逐效應”,即當人們做新會皮的利潤底抵不過外地皮時,必然會讓市場卷向外地皮的紅海,但正因為有外地皮的補充,本地皮的價格才不會因為供給量的問題而導致無限制上漲。所以,當我們去考慮“減產”就是“漲價”這個邏輯時,就必須得考慮周邊市場的補充。
但也有例外,例如這一個區域的新會柑就不一定會“持平或者降價”,甚至可能還會“升價”,那就是東甲產區,主要原因就是東甲產區面積受征地影響,可種植新會柑的農田面積進一步減少,產量預期持續降低,不少柑農大戶都“預言”今年價格將上漲(能不能漲的動,咱們走著瞧)。
江征預公告字〔2022〕276號中個東甲村被征收土地規劃圖
三、經營者切忌“盲目樂觀”,普通消費者可靜待機會出手
目前整體情況就是種植端的柑農朋友比銷售端的渠道商朋友更加“樂觀”一些,一方面是今年減產下市場供給會降低,在價格上雖然不會大漲,但也不會大跌,主打一個“穩預期”,另一方面是今年小青柑和青皮有明顯的銷量提高(價格不明顯,但需求增加了)。
但不管是“樂觀”還是“保守”的,老李的觀點還是“謹慎”為主。
在一般的市場規律下,一旦發生減產,其價格應該會明顯上漲,或者預期上漲,但在大家都預期減產的情況下仍然持有保守態度,那么就說明需求端已經非常乏力,簡單來說就是“今年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這一點在渠道銷售端感受會非常明顯,因此建議從業者不要大量囤積,以保持經營的“現金流”為緊要。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今年也是一個值得出手的時間,一方面是不少柑農朋友認為雖然減產了,但今年的果子比去年要漂亮(因為掛果不多,營養更好),另一方面是供給端對市場預期不高,消費者就可以更好地“砍價”了。
畢竟度過了三年特殊時期,趁著秋高氣爽的11月份來新會一趟,你就可以同時享受到新會地區“漂亮的新會柑、漂亮的價格以及漂亮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