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菰(Aeginetia indica) 是一種列當科的完全寄生植物,自己不進行光合作用,全靠奪取寄主的養分過活。因此,它并不需要葉子這種東西。它常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根部,每當秋季到來,地上憑空抽出一支支細長的花莖,隨后吐出粉色的管狀花朵,看起來真就像是芒草開了花一般。
我好幾年前就想拍野菰了,但拍它就跟拍水晶蘭一樣,突出一個隨緣。野菰和水晶蘭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異養植物,不開花時都藏在地表下面,只有開花時方能一見。因此,若非提前得到準確情報,想找它們是很困難的。
↑混在禾草里的野菰還是很難找的
它們的花朵也都很漂亮,但野菰的知名度似乎遠不及水晶蘭,在春夏之交,“幽靈之花”年年登上熱搜,夏秋交際時的野菰卻沒有這種待遇。
我尋思,可能是野菰這個名字取得不響亮。看看“水晶蘭”吧,水晶,貴重的寶石;蘭花,倍受中國人喜愛的佳卉,情懷分拉滿。野菰的名字就突出一個不明不白。“菰”這單字就很生僻,但其實吧,它就是茭白的中文正式名。加上野字后,“野菰”這個組合就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且容易混淆,如果在什么書里看到”野菰“,還得仔細辨析一下作者說的究竟是啥。當然我也試圖考證了一下”野菰“其名的由來,無功而返。
它的花確實很好看,特別。從側面看,其花型似個拐棍、高爾夫球桿。花冠粉色,淺裂成五瓣。若是從正面看進去,花朵中央的黃色柱頭分外顯眼,這不是比水晶蘭更像”豌豆射手“嗎?柱頭上方,隱約可見兩枚雄蕊。其實它的雄蕊總共有四枚,兩前兩后、兩長兩短,因此有兩枚看不著。
它的花還有個特點,特別能分泌粘液。尤其是那些剛開的花朵,只要用手指頭輕輕一戳,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冒出水來。如果稍用力捏捏,花直接會噗呲噗呲響,真的很不對勁。盛開的花朵水稍微少一些,主要集中于花萼處。目前還不知道這些粘液是干嘛用的。花冠脫落后,柱頭宿存。
我對它的寄生結構還是蠻好奇的,但到底沒有狠下心挖,找張科學畫供參考罷。另據研究和報告,野菰也會寄生在玉簪、蕉芋等植物上。
↑圖片引自邱園網站
作者:蔣某人
攝影:蔣某人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