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m然被臺灣島狂削風力大減,但造雨威力不會減。它登陸大陸的強度會很弱,登陸后會很快死。但正如死去的“杜蘇芮”仍然造成了華北和東北的大暴雨一樣,未來“死而不僵”的“??币廊粫趦蓮V造成強降雨,甚至在那之后,早已“魂飛魄散”的“??币廊豢赡苡绊懙皆瀑F川的降雨。
一、“??眹N瑟慘被削,臺風紅警直降黃
今年第11號臺風“??钡闹行?月3日下午3點半在臺灣省臺東市以15級強度(50米/秒)登陸了。到今天(4日)上午,“海葵”中心風力狂降4級來到11級(30米/秒),這是臺灣島對登陸大陸臺風“屏障”作用的體現,過島或擦邊都會被明顯削弱,衛星云圖和雷達圖像清楚展現出它被狂削后的松散結構。
2023年9月4日10時“??甭窂?、雷達組合反射率拼圖、風云4衛星云圖疊加顯示(大氣探測中心平臺)及解讀(濤淘風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边^島后沒有直接離開,而是繼續在島西南海面徘徊了8個小時,兜了一個小圈,仿佛在嘚瑟什么似的,結局當然是被更多的削弱??纯床坏?4小時的云圖對比:
昨日到今日“??痹陲L云4號全彩圖像上的變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就再對比下“蘇拉”沒有被臺灣島削弱的情況:主體溜過巴士海峽前后的對比。
“蘇拉”過巴士海峽前后在風云4號全彩圖像上的變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臺灣島削弱臺風強大能力的關鍵并不在島嶼的陸地屬性,而在島上的中央山脈,它南北縱貫320公里,東西寬有80公里,主體海拔普遍在3000米以上(比處于大陸腹地的廣大第二階梯還要高1-2千米之多)。這樣大范圍垂直于臺風大風的“高墻”,對于臺風的影響那可不是簡單的摩擦,而是強力的阻擋。要知道臺風扎根在海洋,3000米以下的下盤決定了很多。打個比方:臺風過臺灣島,就好像奔馬撞上了絆馬索,必然摔個大跟頭。
另一方面,大氣中的水汽70%都集中在3000米以下的低空,這些水汽隨強風高速撞上中央山脈就會強烈上升冷卻凝結為云雨滴、碰并長大落下,從而造就極端的降雨量。這也是臺灣省會包攬中國幾乎全部、各類型降雨量記錄的原因。
臺灣島中央山脈削弱“??辈⑻_風氣流形成特大暴雨示意圖
(左-9月3日14時地面氣壓左);右-9月3日08時-4日11降雨量)
9月3日08時-4日11時全國降雨量(毫米)排名前10
因為“海葵”被臺灣島狂削后風力大減,盡管其直奔閩粵交界而來,但已經沒有增強的條件,預計只會以強熱帶風暴到熱帶風暴的強度(9-10級風)登陸,風害大減,時間大概在5日凌晨到上午。所以中央氣象臺今早6時就把預警級別從昨晚的紅色連降兩級到了黃色,目前最新的預報如下:
中央氣象臺2023年9月4日14時“??鳖A報
二、9級登陸弱“海葵”,風小雨強莫大意
如果“??闭疹A計發展,會以最強約9-10級風的強度登陸大陸,這樣的風風力對于閩粵抗臺風的能力而言幾乎不值一提。登陸后24小時內在廣東東部風力就會降到8級以下而被停編——判定為“死亡”。
但是我們不能有絲毫大意,因為風雖小,雨極強
未來24小時登陸粵閩交界處前后,廣東東部和福建中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會有特大暴雨的極端降水,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4日10時預報4日14時-5日14時降雨量
之前說過“蘇拉”的特點是“強小”,即中心風力強但范圍小,尤其是在登陸前后。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钡顷懘箨懬暗奶攸c堪稱“弱大”,就是中心風力較弱,但是影響范圍大,其外圍南海夏季風的強度、攜帶水汽量、影響范圍都明顯超過“蘇拉”。
“蘇拉”及“??保A計)登陸大陸前后低空風(風桿)和水汽(填色)總量
上圖對比了“蘇拉”和“??钡顷懬昂蟮沫h流尤其是水汽背景,盡管“蘇拉”作為臺風的強度遠超“???,但在決定降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清晰的展現了三個差別:
1、臺風攜帶的總水汽量和影響范圍“海葵”顯著強過“蘇拉”;
2、登陸大陸前后,南海夏季風的暖濕輸送對“蘇拉”是接近斷供,對“海葵”則是源源不斷,這種輸送不僅是水汽,而且對于對流強度的貢獻巨大;
3、“蘇拉”強降雨主要在本體,外圍低空風與海岸線夾角小,不利于地形抬升,“??蓖鈬鷱娏ε瘽袼麕捉怪钡亍白蚕颉焙0毒€,更接近于前述“??痹谂_灣島的那種造雨特點。
因此綜合來看,“??钡顷懬昂笤陂}粵尤其是福建勢必有更大范圍的更強降雨。
故而從“造雨”的功能而言,“海葵”與“杜蘇芮”更相似,強于“蘇拉”。感興趣的可以回顧前文《》,這里放一張“杜蘇芮”死去后的水汽形勢圖:
2023年7月29日20時大氣總水汽(填色,即空氣中氣態水含量,越紅越多/濕)和低空(900hPa等壓面,約海拔1公里高度)風場示意圖
三、“死去海葵”一路向西,季風匯聚暴雨相隨
既然“??迸c“杜蘇芮”比較像,既然死去的“杜蘇芮”能在華北造成歷史級的特大暴雨,能顯著影響東北的大暴雨,那么自然要對“海葵”后期的影響給予重視。
雖然與“杜蘇芮”在造雨上有一定的相似,但區別也不小。
首先是路徑?!岸盘K芮”登陸福建后一路向北,“??眲t可能是登陸福建后一路向西?!昂?辈豢赡苡绊懕狈?,京津冀不必驚慌。
其次,“??蔽魅ズ蟛痪邆洹岸盘K芮”北上造成華北歷史級特大暴雨的另一個重要條件——“阻塞形勢”。這是我個人喜好借用西風帶大尺度高壓環流的一個固有專業術語來形容尺度相對小一些的降雨綜合環境的,別人不這么提,所以打上引號。
簡單來說就是造成下雨的各種天氣系統短時間內不挪窩,暴雨條件短時間內沒有變化,進而形成累積的特大暴雨。下面就圖示對比闡述一下:
1、華北歷史級特大暴雨與死去“杜蘇芮”
最關鍵的造雨原因:第二階梯的大地形與副熱帶高壓的高壓壩“分工合作”將南來的強盛、持續暖濕夏季風阻擋在了華北。
死去“杜蘇芮”造成華北特大暴雨的“阻塞形勢”
2、死去“??笨赡艿脑煊晷蝿?/p>
相對而言,“??焙笃诘哪虾O募撅L也有,但不太強盛;大地形與鋒面也有一定的配合阻擋,但作用重疊都是準東西向,向北的方向基本堵住了,但向西的方向沒太堵住,“合圍”暖濕夏季風的“阻塞形勢”沒有完全構筑成,因此不大可能出現特別極端的特大暴雨。
推測未來(9月7-8日前后)死去的“??痹斐扇A南強降雨“半阻塞形勢”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形勢也足以造成暴雨到大暴雨級別的強降雨,后期切不可因“??钡乃廊ザ潘删琛獜婏L沒了強雨仍在。
尤其這些強降雨主要發生在山區,則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的氣象風險可能會比較高的。
再放一張水汽形勢圖匹配上圖來可以相對定量的對比下。
預計9月7-8日前后的低空風(風桿)和水汽(填色)總量
假如這個死去“??钡牡蛪涵h流因為冷暖空氣的交匯依然存在的話將會影響西南地區,屆時云貴川的降雨會顯著增加一波。當然了這已經是一周后的形勢,變數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