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解除限購第一天,貝殼網顯示當天二手房簽約量199套,而此前一天的日簽約量是64套。
當然這其中有周五(64套)對比周六(199套)的時間差別,但差距已經足夠讓人驚訝。
據說當日新房簽約同樣亮眼,還沒到晚七點,已經有超過70套新房在貝殼網簽約!
購買真來的這么快?這么急嗎?
先看一下限購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財富不均是既成事實的社會現實。財富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個人身上,資源也是如此。越是稀缺的資源,在分配上越會趨向于集中。
對于四五線城市而言,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就是稀缺資源。對于一二線城市而言,核心城區的房子就是稀缺資源。對于核心城區而言,重點學區房就是短期內的稀缺資源。
限購的初衷是設立門檻,阻止資源集中,叫停富人大量買房,盡可能的維護一下脆弱的資源分配現狀。讓想要多占有稀缺資源的那些人,付出更多的成本。
如果形勢需要,鼓勵富人購房,該怎么做?
第一條路是解除購買限制,讓富人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第二條路是退減稅費,等同于國家出錢補貼購買。
第三條路就是鼓勵富人加杠桿,用原來能買一套房子的錢,可以買兩套甚至三套。
第四條路是讓房產置換交易有利可圖,允許炒房牟利。
現在回過頭看看一周以來,密集的發布頂層政策、密集的一線城市官宣政策,放開了幾條?
有業內人士講段子:兩年前是我就不信下不去!兩年后是我就不信起不來!
不動產化,是目前現金唯一的穩妥出路。
解除限購、認房不認貸,其實最大的效果是,放開了對中產者購房的限制,放開了中產者的現金資產化通道。
一邊是努力了十年依然還是3000點的股市,大量現金被虛擬化;另一邊是放開現金換不動產限制,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拿出租回報。
你覺得他們會怎么選?
同理,對于居住在河北山東甚至河南四五線城市中,當地高收入者來說,有機會能在天津買一套房,不需要社保、不需要辦繁瑣的證明,甚至在天津剛大學畢業的孩子都可以買,你覺得他們會怎么選?
城市間搶人、搶錢、搶消費,就是在比誰的門檻更低,這一次天津的確咬牙了。
這一輪購買力的出閘,能延續多長時間?
回過頭再說一開頭的問題,為什么成交量反彈如此明顯?是因為這次砍門檻,砍的又急又狠又重。
為什么又急又狠又重?因為有些數據上層看的更明白:此時此刻能買房的人,比想象中要少得多!有配置資產能力的人、能加杠桿入市的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所以必須動作要快、誘惑要大、鼓勵要明顯。
這一輪購買力的出閘,能延續多長時間?是能延續九十兩個月份?還是能一直洶涌到年底?或是再長一些,恢復成一條大河波浪寬?
這一切沒法從個人視角觀察判斷。但好在會有兩個重要參照物。
第一是四季度的天津土地出讓。如果在津房企在兩個月內感受市場回暖迅速,預判未來樓市預期向好,必然要進行必要的補倉。我們就可以根據房企的拿地意愿,判斷樓市回暖的程度。
第二是二手房置換量。一半以上的中產者,是需要賣舊購新回籠資金,來實現居住改善的。如果二手房長期連續的交易活躍,換手率大增。必然會有更多的購買力回流進入新房樓市。形成良性循環。
一天的變量不足以看清后市,但是一個月的變量足夠了。
樓市的風險價值!
假如,我是說假如。一個月后,樓市態勢繼續向好,存量房交易踴躍,二手房價小幅回升。那些在這個夏天割肉賣房的房主,會是何種心情?
而那些在這個夏天,頂住親友勸阻,入手購買新房的人,此時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中介叫嚷提價,又會是何種心情?
十萬亦或二十萬,不過是有些人買車位的錢,或者是一個包的價值。卻是另一些人三五年的積蓄,或者二十年承擔的利息。
唉,樓市有風險,買賣需謹慎。
唉,樓市的風險,從來是三分天生,七分人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