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只有新房市場,沒有二手房市場,依靠開發商營銷維護熱度的房產,是最容易跌的!
依靠開發商營銷維持熱度的房產主要有四類:
規劃預期房、遠郊文旅盤、近郊大豪宅、主城小公寓。
這些房產,不能說100%是垃圾,起碼以現在的市場情況看,90%以上是垃圾!
做房產分析這么多年,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這些年成都跌的最慘,最不好賣的房產,就是這些。
因為這些房產并非是購房者主動需求購買,而是通過被鋪天蓋地的營銷手段帶動購房者購買。
這些房產在開發商手里,可以是塊香餑餑, 但只要到了你手上,就會變成一坨垃圾。
它能成為香餑餑,不是因為它真的香,而是有無數聲音在你耳邊告訴你它香,這些聲音是花錢砸出來的。
只要開發商把房子賣完退場,沒資金營銷,在本就沒有足夠實際購買需求的情況下,這些房產面難逃無人接盤的命運,房價自然一路下跌,甚至打骨折都不好賣出去!
規劃預期房:
憑借區域規劃的利好,開發商營銷過度抬高購房者預期,從而產生高溢價,導致價不配位,前期新房賣了一大堆,后期二手房一潭死水,最后一地雞毛。
典型例子就是視高的樓盤。
視高從前幾年的價格高點,到如今二手房價幾乎腰斬,雖然并不屬于成都,但在樓市方面視高卻是實實在在收割了一大批成都購房者。
遠郊文旅盤:
文旅盤的特點就是自住便利度低,拿去賣流動性差,就圖個環境好,本質上是消費品,用來養老、度假可以,怕就怕有些人把它當成投資品。
你們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看一下,成都什么xx古鎮,xx溪、xx潭、xx山等等類似取名的地方,只要是開發商把房子賣完了,這些地方的二手房甚至是連一點關注度都沒有。
近郊大豪宅:
近郊大豪宅的問題在于地段支撐不起總價。
近郊大豪宅主打的就是一個面積大,總價高,但同樣的總價在成都可選擇的范圍很廣,在同等總價中,它沒有市場競爭力。
因為區域認可度低,高預算購房者不愿意把錢投進去,比如有500萬預算,除非是真的就生活工作在近郊,不然成都購房者幾乎很少會選擇在近郊買高總價房源,哪怕縮小面積也更愿意去主城買更好的位置。
這導致了近郊大豪宅的市場需求非常有限,近郊豪宅的二手房交易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主城小公寓:
相比之下,在這些不怎么樣的房子里,主城小公寓可能是表現最好的,因為主城小公寓起碼還占了個地段優勢,好出租,租金表現不錯。
前面的三類,可以說不僅賣不好賣,連租都不好租。
但公寓在交易市場的價格表現非常差。
成都想要買公寓的購房者,基本上都只考慮新公寓,二手公寓很少有買得起價的,因為考慮買的人少,只能用降低價格的方式換取成交。
那點租金收益,根本覆蓋不了價格的跌幅。
當然比主城小公寓更跨的是近郊、遠郊的公寓!
其實前面說這么多,總結一下,跌得兇的房產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
只有新房市場,沒有二手房市場!
可能很多人會奇怪,明明這些房產如此差勁,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去買?
因為很多購房者分清稀缺和稀有的區別,而開發商總是喜歡把稀有當成稀缺去宣傳!
規劃預期盤,他們會告訴你,這里是投資洼地,現在不買未來更貴!
遠郊文旅房,他們會告訴你,這里環境不可替代,未來牛逼限量買不到!
近郊大豪宅,他們會告訴你,大城市不缺高樓,缺的是別墅豪宅,未來高層筒子樓是貧民窟,豪宅才是永遠的神。
主城小公寓,他們會告訴你,現在成都房子單價越來越貴,面積越來越大,公寓不僅核心地段價格還便宜,賣一套少一套。
購房者很容易被這些言論迷惑,事實上,這些房產的本質是在營銷它的稀有性,但決定價格的是房產是否稀缺!
(插播提醒:建議成都購房者到公眾號“不魚說房”去看看歷史文章,有很多對成都樓市的分析指導,對購房者買房很有幫助!)
供需決定價格!
稀缺才是推高價格的因素,因為供不應求,所以稀缺。
但稀有就不同,舉個例子:你今天拉了一坨大便,它的形狀、色澤、松軟度,在世界獨一無二,稀有吧?
絕對稀有,但沒人買,稀有也賣不出價錢!
稀有僅僅是從數量多少來看,供應再少需求沒有也等于零,而稀缺是從需求和供應判斷!
有需求才有競爭,有競爭才有競爭成本,所以數量固定的情況下,愿意買的人越多,賣的價格越高。
記住,只有新房市場沒有二手房市場的房產,就算把它們包裝的如何稀有,沒有人買,它就是賠錢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