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羅剎海市》炸裂了整個互聯網,網友們瘋狂圍觀、熱議不已。
有的網友是歌迷,抱著欣賞的態度來聽這首歌,有的網友是瞧熱鬧的,抱著吃瓜的心態來聽這首歌。
刀郎的再次“復出”,居然會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回想當年他和那英之間的恩怨,可謂是熱鬧不斷,時至今日,網友仍拿這段梗來開玩笑。
在《羅剎海市》發布后,部分網友開啟閱讀理解模式,從詞句中梳理出曾與刀郎有過節的四位音樂人(高曉松、那英、楊坤、汪峰),并將他們的形象嵌套在歌詞中。
“《羅剎海市》到底罵了誰?”瞬間成為各大平臺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成為了窺探名人恩怨的切口。
(部分網友對歌詞的解讀,非本號觀點)
如此隱喻在歌詞中“他見那羅剎國里 常顛倒”,不論是不知他是一只驢的“馬戶”還是不知他是一只雞的“又鳥”,不論是“未曾開言先轉腚”的茍茍營當家叉桿兒,還是“紅描翅黑畫皮”三更打鳴的草雞,背后若是說毫無所指,似乎很難立住腳跟。但是全歌一個臟字沒有,結果確實罵了一堆人,也是實屬厲害。
了解過的朋友可能知道,《羅剎海市》的歌詞靈感來源就是《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羅剎海市》,這個故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隱喻意義,不過大家好像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人身上,很少有人發現,這首歌里還隱藏著一些中醫奧秘!
特別是開頭那句“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哪成想這句話居然蘊含著整個中醫循環系統的精華!是哪個系統呢?分布在哪個神秘部位?有啥神奇功效?還跟健康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我就要揭開這中醫奧秘的神秘面紗,讓你一點點恍然大悟!
七沖的病理表現及危害有哪些?
首先是“過七沖”,“七沖”這一詞可見于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所著的《難經·四十四難》,文中記載了“七沖門”這一術語:“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
唇為飛門:從嘴唇可以窺探脾胃健康。蒼白無血色的唇色可能暗示著血虛,而發紫的唇色可能與血液循環不暢有關,甚至可能與心臟問題有關。保持唇部濕潤,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維護唇部健康。
齒為戶門:牙齒的咀嚼作用是食物消化的首要步驟,它為我們的消化系統打開了大門。
會厭為吸門:會厭是負責控制喉管和氣管開閉的重要部位。會厭相關的疾病如“梅核氣”會導致喉嚨不適、胸脅悶滿、惡心嘔吐等癥狀。適當的飲食和按摩天突穴可以幫助調暢氣機。
胃為賁門:賁門是連接食道和胃的關鍵部位,負責食物的儲存和消化。賁門痙攣常導致吞咽困難、反酸燒心等不適,飲食宜細嚼慢咽,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維護胃的功能。
太倉下口為幽門:幽門位于胃的下部,常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會破壞胃粘膜保護機制,引發腹痛、惡心、食欲下降等癥狀。保持餐具衛生,避免生食攝入,有助于預防感染風險。
大腸、小腸為闌門:闌門是大腸和小腸的交匯處,負責分別清濁。常見的疾病如闌尾炎會導致右下腹疼痛、肌肉緊張、壓痛等癥狀。均衡飲食、按摩闌門穴有助于舒緩不適。
下極為魄門:魄門即肛門,常見的問題是痔瘡。長時間久坐、辛辣油膩食物可能導致濕熱下迫,引發痔瘡。多攝入蔬菜水果,保持肛周清潔,進行提肛運動,有助于預防痔瘡發生。
七沖門就像七道關卡,主要協調食物的傳導、控制糟粕的排泄以及防止食物反流等功能。如果其中任意一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飲食的收納、消化、吸收和排泄。
歌詞中提到的過七沖,也是指每個人攝取的食物從進入體內到排出體外必須經過的七道關卡,即「七沖門」,實際上指的是人體的消化系統。
食物經過唇齒作為入口,然后通過六腑中的胃、小腸、大腸,最后經過肛門作為出口,通過這些消化道的重要關卡,完成了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全過程。
中醫認為五臟主要負責儲藏精氣,而六腑則起到傳化物質的作用。如果六腑不通暢,就會導致五臟功能紊亂。
因此,打開七沖門就等于打通六腑,將體內的代謝物排出體外,從而使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越焦海”具體是哪些?
另外,歌詞中提到了"越焦海",其中的"焦"指的是三焦,它是六腑之一。
在《內經》中,三焦被描述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強調了它的"輸送"功能。另外,三焦實際上分為三個部分,即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指的是胸部,包括心臟、肺以及頭部和面部,有些人還將上肢歸類為上焦。中焦是指從膈到臍的上腹部,包括脾和胃。一般來說,臍以下的部位被稱為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肝、腎、膀胱和女性子宮等器官,以及下肢。
上焦主要負責氣的運輸和呼吸,通過宣化作用將體內的水谷精微分散到全身,中醫形容上焦的功能為"上焦如霧"。中焦主要負責消化、吸收并運輸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及生成氣血。下焦主要起到排泄糟粕、包括大小便的作用。
三焦的作用在于調節水道、保持氣機暢通。它不僅能疏通肝膽的淤火,也可以疏散頭面部的火熱病變。當情志不暢導致的情緒問題出現時,醫生可以通過調理三焦來散淤瀉火。
而"越焦海"中的"海"指的是四海,《黃帝內經·靈樞·海論》有云:“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中醫認為,人體有髓海、血海、氣海、水谷之海,對應自然界的東南西北四海,匯聚體內的氣血精微物質,儲存正氣,通過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而一旦四海出現問題,身體也會隨之出現各種狀況。
例如,如果髓海中邪氣過多,人的動作可能過于輕快有力,行動過度;而正氣不足時,可能會出現頭暈耳鳴、小腿無力和視力模糊等癥狀。
如果氣海中邪氣過多,可能會出現胸悶、呼吸急促和面色發紅等癥狀;而正氣不足時,可能會出現氣息減少甚至無力說話的情況。
如果水谷之海中邪氣過多,可能會出現腹脹的情況;而正氣不足時,人可能會經常感到饑餓但又沒有食欲。
血海如果邪氣過多,可能會出現身體膨脹感、煩悶不適的癥狀;而正氣不足時,可能會出現無精打采的狀態。
三寸黃泥地應該如何調養?
“三寸”這個次大家其實經常聽到,“三寸不爛之舌”、“三寸金蓮”,這里面的“三寸”指的其實都是長度。歌詞中的“三寸”指的也是三寸,但指的是臍下三寸,這個穴位也被稱為關元穴,這個穴位也被稱為黃庭、泥丸地。因此“三寸”、“黃坭地”指的都是關元穴。
提到關元穴,非中醫愛好者可能非常陌生,但提到“丹田”大家可能就會有印象,我們常說的“氣沉丹田”其實指的就是這個位置,在修煉氣功、武術、唱歌時所說的丹田正是指這個位置。
關元穴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培補元氣和通利小便方面。通過針灸刺激關元穴,可以用于治療中風引起的癥狀,如肢體偏癱和反應遲鈍等。此外,它還有助于治療虛勞無力、腹部疼痛、腹瀉、痢疾、尿閉、遺精、月經不調等疾病。
根據中醫理論,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功能。在臨床實踐中,它常被應用于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疾病的治療。現代研究證實,通過按摩或震顫關元穴,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效果。
保健關元穴的方法包括溫灸、按摩或震顫,以及貼敷膏藥。每天使用扶陽罐溫灸關元穴3至5分鐘,有助于強腎壯陽,增強男性性功能。另外,貼敷相關的膏藥也可用于補腎虛的治療。
總之,"三寸"和"黃泥地"指的是位于肚臍下方三寸處的關元穴,在中醫學中具有培補元氣和通利小便的重要功能。它常被應用于治療中風、虛勞、腹痛、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疾病等方面。
通過針灸、按摩或震顫、貼敷膏藥等方法進行保健和治療,有助于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