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長篇小說,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摘自《三國演義·第九回》
解釋:大丈夫生存在天地之中要自己做出一番事業,不能一直只在別人手底下做事。
感悟:做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沒有區別,人要有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提升自己,以實現自己遠大的志向。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摘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
解釋: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變它潔白的本質;竹可以被焚燒,但不能毀掉它的骨節。
感悟:有骨氣的人,即使粉身碎骨也保持堅貞氣節。
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摘自《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
解釋:世間萬事不是人能做主改變的,拼盡全力也爭不過命運。
感悟:有些事情確實不是我們人力能夠改變的,就算我們拼盡全力,有時候也爭不過命運,人未必能勝天,所以只要盡力而為,不留遺憾,盡人事,聽天命。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好的鳥兒會選擇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腳,有才干的人會選擇明智的上司去做事。
感悟:要根據自身特點和情況,做出明智的選擇,以便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價值。
-5-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解釋:一個人能夠自得其樂每天都過得安穩,又何須去追求千古留名呢?
-6-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
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摘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解釋:英雄的人都是胸懷遠大志向,腹藏精良計謀,有包藏宇宙的胸懷,有吞吐天地志氣的人。
-7-
兵家勝敗真常事,卷甲重來未可知。
摘自《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解釋:兵家的勝敗再平常不過了,誰又知道他會不會卷土重來東山再起呢?
感悟: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8-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解釋: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感悟:心里如果有雜念,就不能達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無旁騖的專心做一件事情,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9-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摘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解釋:大丈夫生在亂世,應當拿起自己的寶劍立下不朽的功績,而今天自己的志向還未實現,卻對死無可奈何。
-10-
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摘自《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解釋:強手之中,還有更強的對手;用詭詐之術的人,還會碰到能識破詭詐之術的人。
-11-
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
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摘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解釋:大丈夫活在世間,就應該要有所追求的目標,努力干一番事業。如果要是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等到一事無成時再后悔也已經晚了。
-12-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摘自《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倒上一壺濁酒為了這相遇的緣分慶賀共飲,暢談那自古以來的許多著名事跡!禁不住的感嘆:再偉大的事跡,隨著時間的遠去,也不過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感悟:一生中,你窮困也好,顯達也罷,你得到的、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時煙消云散了嗎?所以,回頭看,只要有一壺濁酒,有幾個知己,就應該很滿足了。
-13-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摘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解釋:世間的紛紛擾擾的事情是沒有盡頭的,天意渺茫是不可以逃脫的。
感悟:人就是江湖,江湖紛爭,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14-
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
摘自《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
解釋:自古以來,驕傲就容易導致失??;從古到今,輕視敵人就很少有成功的。
-15-
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摘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解釋:不因為勝利而過度喜悅,不因為失敗而過度悲傷。
-16-
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摘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解釋:馬遇到了伯樂就會嘶鳴,人遇到了知己甘愿為對方而死。
感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若遇到了知己,遇到了真正知道自己、懂得自己的人,那種心情是十分快意的。
-17-
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何況人乎?
摘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解釋:連很小的鷦鷯鳥還有一枝可供棲身,狡滑的兔子也有三個洞穴可以藏身,何況是人呢?
感悟:人要有憂患意識。
無謀之輩,見利必喜。
摘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解釋:沒有謀略,看不到長遠利益的人,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就特別高興了。
感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只顧眼前小小的利益。
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摘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
解釋:腐爛稻草生出來的螢火蟲所散發出的光,怎么比得上月亮的光芒。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非英雄也。
摘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解釋:成就大事業時吝嗇自己的身體,見到小的利益卻不顧生命,這不是真正的英雄。
-21-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
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解釋:鳳凰翱翔在千仞高山上,只會停留在梧桐木上;高士蟄伏在一個地方靜待,不是真正的明主不會依附。
-22-
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做事要有合理的理論依據,這樣有利于成就大事。
-23-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
不幾與草木同腐乎!
摘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
解釋:大丈夫做事若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跟腐朽的木頭或者腐敗的稻草有什么分別呢?
-24-
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解釋:男子漢大丈夫,滿腹經綸,是曠世奇才,怎么可以在這深山老林中孤獨老去呢?
-25-
揚湯止沸,不如去薪;
潰癰雖痛,勝于養毒。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將煮沸的熱水揚起以停止其沸騰,不如抽掉下面的木材;擠破濃瘡雖然痛苦,也比不上慢慢積累的毒瘡。
感悟: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6-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摘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解釋:國家得到賢才的輔助就能興盛,失去賢才則會衰亡。
感悟:人才對國家興盛非常重要。
-27-
緊行無好步。
摘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解釋:走的快容易走不穩。
感悟:事情過于著急就辦不好,欲速則不達。
-28-
得何足喜,失何足憂!
摘自《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解釋:得到有什么值得歡喜,失去有什么值得哀傷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
好謀無斷,不足為慮。
摘自《三國演義·第四回》
解釋:愛用計謀,但缺少決斷的人,不足以成為憂患。
-30-
機事不密,反為所害。
摘自《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籌謀重大的活動,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還會禍及自身。
-31-
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摘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解釋:不必太過拘泥,順應時機的變化而靈活應付。
-32-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摘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解釋:不要因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因為好事小就不做。
感悟:壞事應防微杜漸,堅決不做,對于好事應從小處小事做起,多多益善。
-33-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摘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解釋:如果事情緊急而不能當機立斷,災禍不久就會到來。
-34-
惟賢惟德,可以服人。
摘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解釋:唯有賢良的才能和品德,才能使人信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