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監管啟動!深入報量、采購、供應、配送、使用、結算環節…
就在8月24日,山西省藥械集中采購網轉發了一份重磅文件。
據悉,山西省醫保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采購使用監測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強調:要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實時監測、分級管理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以信息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規范集采產品需求量填報、協議簽訂、中選產品供應、采購執行等行為,強化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全流程管理!
醫院耗材集采用量,全方位監測!
首先在醫院端,監控自報量環節就已經開始。
《通知》明確,將在每批次耗材集采報量工作中,通過醫保招采平臺“集采報量信息監測系統”對統籌區醫療機構報量數據進行核對監測,醫療機構報量原則上應不少于上一年度實際采購量。
對于報量較上一年度實際采購量減少超過20%的醫療機構,在采購執行過程中重點監測;
對于填報數據明顯不合理或說明依據不充分的,退回重新填報。
再者各級醫保部門要依托集采信息監測系統,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集中帶量采購定期通報及督促督導工作機制,按季度對醫療機構集采中選產品采購使用情況進行監測通報。
通報所涉內容更是十分廣泛。包括重點監測通報中選產品采購進度、中選產品采購數量占比、非中選產品占比等情況,以及抽查監測違規線下采購、上傳數據不實、超常規訂單、不及時支付貨款等情況,并在通報基礎上,嚴格落實懲戒!
對采購進度低于序時進度、中選產品采購數量占比明顯偏低,特別是非中選產品采購數量超過中選產品采購數量,以及不報量仍大量采購非中選產品的醫療機構,要及時進行約談督導,情節嚴重的要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聯動處置。
可以說,在這套機制建立之后,醫療機構采購量不達標、違規使用非中選等各類行為都將無處遁形!
企業斷供、配送不達標,嚴抓嚴打!
無獨有偶,醫藥企業同樣被納入了嚴監管范圍。
《通知》要求,各級醫保部門建立健全區域內集采藥品耗材配送企業檔案,實時掌握本轄區內醫療機構中選產品供應配送情況。
相關企業若出現中選產品供貨不及時、配送率低、配送供應不到位的,將面臨約談整改、限制或中止掛網、采購、失信公開等多重嚴厲處罰!
如此前(2月16日)上海市人工晶體集采中,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無故放棄中選資格,就被列入違規名單。這家企業未來三年所有人工晶體類產品以及其他耗材新品都無法在上海掛網銷售。
可以預見,在懲戒機制建立起來之后,大量配送不達標,不供應的中選企業,將面臨醫保局更為嚴格、精準的監管和處罰。
全國落地!耗材集采進入全流程監管時代
實際上,今年以來,針對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全環節的監控和檢查,已經開始在全國密集落地!
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在印發的《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便明確提出,23年將聚焦集采“后環節” ,啟動全面監控。
緊接著4月10日,山東省便率先響應落地,全面依托國家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子系統,全面開展帶量采購藥品、耗材的全流程監管。
6月6日,天津市醫保局、市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集中帶量采購執行情況監測和通報工作的通知》,明確進一步強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執行情況監測和通報。
緊隨其后,6月12日青海省醫保局發布了《關于加強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中選結果落地執行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各市(州)醫保局每半年向省級報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中選結果落地執行監測工作情況匯報,確保集采中選產品報量準、供量足、用量實。
如今,山西省也出臺政策響應國家文件要求。
顯然,耗材集采全流程監控時代正加速而至。全國統一的招采平臺將充分釋放信息化、精準化監測威力,無論是醫療機構報量還是院內使用,還是耗材企業供應配送,都將被這張無形的“大網”納入其中,迎來全方位的監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