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雖然口袋里的錢越來越難掏出來,但是不代表,他們就一定發自內心去擁抱九塊九,在大多數的中產內心深處,其實還有最后一點的倔強,如何維持他們最后的體面?也許就是這道消費降級難題的最佳解。
◆中產內心深處,并不想墮落到九塊九。
◆在九塊九和新消費之間,重新為中產提供一個方案。
◆把明星用好、把梗玩好、把草種好,給一個自我安慰的抓手。
◆利潤,多留一點是一點,持續研發,中國品牌火種不滅。
一個許久沒見面的公關界富婆,最近召見了我一次。
老弟,很久沒見了,一起吃個飯,我說好,你來接我,于是傍晚時分,她踏著傍晚的彩云,開著瑪莎拉蒂來接我吃晚餐,說,去吃點貴的。
那天,她穿著一件紅色亮眼的寬松T恤,略施粉黛。
一眼望去,這件T恤,非常眼熟,我總覺得在哪里見過,但是一時半會死活想不出來,于是我就盯著她胸前的圖案一直看,一直看,最后她受不了了,問我是不是喜歡?79元,優衣庫聯名款。
我的天吶,我心目中的白富美也開始穿優衣庫了?一年前,作為優衣庫資深愛好者的我,還經常被她們這個群體嘲笑,想不到一年之后,大家就是一丘之貉了。
那晚,她請我吃了一頓好的,海底撈。
我說巴奴認識人,可以不排隊,她說別求人了,海底撈一樣,語氣讓我想起了兩個小時前,她吃飯之前跟我說的話,優衣庫原來這么舒服,還有迪士尼聯名,特別好。
富婆用海底撈平替了巴奴,用優衣庫平替了大LOGO香奈兒,她降級了,但是卻自我安慰,原來這些也挺好。
這就是機會,如何刺激中產階級,自發地炫耀,讓他們自發的否定曾經大手大腳花錢的自己,去炫耀一些性價比極高的平替品牌。
但是,記住,品牌,還是需要品牌,九塊九沒有品牌。
前段時間,圈子里開始流行一句話,當下做產品,要做就做兩頭,要不做頂級奢侈品,要不就擁抱九塊九,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本質是否定品牌價值的。
如今,放眼整個中國,有幾個品牌真正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能在高端市場討飯吃?大部分企業,還是沒有底層創新,在做“聯想式”的搬箱子的活,但是這個過程中,品牌是支撐從搬箱子到底層創新的橋梁。
押注九塊九,是不能走的一條路,這會讓整個中國供應鏈走向毀滅,我們好不容易提上來的質量,也會毀于一旦。
那么,路到底在哪里?高端進不去,技術積淀不夠,但是企業要活下去,要有適度的利潤維持研發和未來業務投入,不能完全走向九塊九,現在中產的新消費品牌節節敗退,怎么辦?
要記住,中產雖然口袋里的錢越來越難掏出來,但是不代表,他們就一定發自內心去擁抱九塊九,在大多數的中產內心深處,其實還有最后一點的倔強,如何維持他們最后的體面,這也許就是這道消費降級難題的最佳解。
品牌方要做的,則是,給這種自我安慰的炫耀,提供一個抓手。
但是,如何實現這個想法?從營銷層面,我個人有三條不成熟的建議。
明星要用好。
降價不降質,說實話,我覺得很難,我自始至終堅信,便宜買不到好貨,喜茶自從降價之后,有多難喝,不用我說了吧?這個時候,營銷就要對沖,要用一群狂熱的粉絲,加大嗓門,對沖掉來自品質下降的雜音。
瑞幸,現在的明星合作,就像吃流水席,劉令姿、王楚然、陳牧馳、此沙、譚松韻、劉昊然、湯唯、利路修、張晚意、于適、文詠珊、王鶴棣、高葉、何廣智、劉畊宏、谷愛凌、吳艷妮、丁禹兮、中國女籃等,多到都快數不清了,核心目的是什么?讓這些明顯的粉絲們去炫啊,喝瑞幸也不low,看我的愛豆都在喝。
今年喜茶跟Fendi玩了一把聯名,賺了多少免費炫耀版的流量?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中產階級,還是要逼格的。
玩梗要玩好。
大潤發,典型的上個世紀落后生產力代表,按說早該在營銷圈銷聲匿跡了才對,但是這個公司的營銷部門似乎不認命,一直在挑戰我的認知,先是搞出了“我在大潤發殺了十年的魚”的殺魚梗,又搞出了跟B站的跨界合作玩出了“吃瓜梗”。
星巴克氣氛組,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文學,都是玩梗的成功案例,梗最核心的價值,有傳染性,尤其是不需要觸網,就可以傳染,人們會把其當作一種自嘲、自信、自負的手段,表達自我的心情。
比如,你住學區房有什么了不起?我住在盒區房!盒馬的經典案例。
種草要種好。
最后一步,仍舊是種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種草。
有了明星,有了梗,那剩下來的就差一把火點燃潮流了,微博早就不是這把火的源頭了,小紅書和抖音,現在可能是微博最大的兩個熱搜發源地。
現在的廣告營銷行業,火熱程度如此排名,一流的MCN在做抖音的生意,二流的MCN做小紅書的生意,三流的做B站,最不入流的做知乎。
另外,一流的種草是自來水,二流的種草靠用戶,三流的種草投素人,不動腦的種草投明星。
lululemon、昂跑、始祖鳥被稱為中年少女三件套,這背后很顯然是始祖鳥在作怪,但是這就做的很好,屬于潤物細無聲的種草。
最近,盒馬在拼命搞移山價,這個事情,是值得廣大零售快消行業的同仁們學習的。
這本質上,是一種主動下探,在品質和價格中間,重新定義消費降級,不做無節操的九塊九,要做有原則的消費降級。
于是,盒馬說,我們要與世界級供應鏈掰一下手腕,目標是沃爾瑪,但是本質是降價。
要知道,濃眉大眼賣澳龍和帝王蟹的盒馬,此前從未參與過價格戰。
熟悉盒馬的人都知道,盒馬一部分店面在賺錢,一部分在虧錢,想要實現整體盈利,就必須提高盒馬單店盈利的模型穩定度;因為我們自己也做超市,零售業有一句至理名言,選址定生死,盒馬對于選址的要求實在太高了,店面位置稍微不好,就可能會出現虧損。
那么,盒馬要上市,規模和盈利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大山,單店選址要求過高,盈利模型門檻過高,都會限制規模和盈利,那么如何提高這兩項指標?
降價?大家可能都想到一起去了,降低門檻。
中國現在消費的趨勢很明顯,兩頭大,中間小,奢侈品的財報你去看看,都在高速增長,拼多多和抖音電商則代表了低端消費,也賺得盆滿缽滿,盒馬如果繼續守著它的中產階級,大概率是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所以調整sku的客單價,勢在必行。
但是,如果盒馬丟掉了自己曾經賴以生存的“逼格”,這家公司還有什么競爭力?那不就成了下一個永輝?
考驗侯毅團隊的時候到了,如何進一步壓榨供應鏈,在不大幅度降低品質的情況下,把價格打下來,然后用更親民的價格,提高單店盈利模型的穩定度,然后降低選址門檻,開出更多的門店,這就是盒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又想便宜,又想品質好,一分價錢一分貨,整個中國零售業,都到了最內卷的時刻了。
這導致,我每次在我們的折扣超市巡物社中,都會異常感慨,這里簡直就是中國新零售的墳場啊,元氣森林、王小鹵、if、喜茶、奈雪、茅臺冰淇淋,我幾乎可以看到所有網紅品牌,在用三折五折的價格出貨。
盒馬的生死,用我的淺見來看,就是能不能給我把好產品的價格,再往下打一打!然后在美團和山姆之間,在九塊九和昨天的盒馬之間,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
我認為,這種下探,還是給品牌留下了機會,此前新消費一波品牌的溢價很高,品牌過剩、產能過剩現象嚴重,這個擠水的過程痛苦,卻有效。
盒馬的任務是,把那群原本想要墮落到去“拼多多”和“美團買菜”的用戶群體,拉回來,再把一些正在山姆店里苦苦掙扎的中產,拉下來,給大家提供一個維持“體面”生活的中間地帶。
很顯然,大家都在自救,降價的同時,卻又不想丟掉品牌,而中產階級在消費降級的同時,也不想丟掉品牌。
把低客單價的逼格做出來,這是中產和品牌最后的共識。
大環境遲早會有一天好起來的,挺過去,保住了品牌力的公司,最終還會贏回市場,機會一定不會屬于九塊九!
這是一個品牌人要堅信的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