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若說人氣較高的男配,張三豐絕對是其中之一。神雕結尾時少年張君寶就出場了,包括到了《倚天屠龍記》中,大家都以為會以張君寶為主角。
然而金庸筆鋒一轉,曾經那位少年已經變成了一位百歲的一代宗師。更是讓人詫異的是這位百歲的宗師,多年并未娶妻,依舊是保持著孑然一身。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張三豐終身不娶妻呢?關于這個問題,原文中雖然沒有明說,卻有許多處暗示,原因就是張三豐一直喜歡著一位女子。
但是這位女子卻不喜歡他,那么是什么優秀的女子,能讓張三豐多年一往情深,更是為了她終身不嫁呢?這就不得不從神雕結尾,第三次華山論劍說起。
第三次華山論劍時,一對奇怪的師徒進入了眾人的視野中,這對師徒就是覺遠和張君寶。因為尹克西偷了少林經書,覺遠負責追回,恰巧遇到楊過等人。
楊過等人看到覺遠后不由大為詫異,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想到覺遠和尚的內力那么強。在與尹克西等人交手時,張君寶不小心受了傷。
一旁的郭襄看到后,細心地用自己手絹替張君寶包扎。郭襄的舉動讓張君寶很感動,張君寶又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看到溫柔美麗的郭襄有說不出的感覺。
同時他看到郭襄臉上似有淚痕,他不明白為何這位姑娘如此傷感?這是二人的初見,郭襄像一顆種子一樣,深深地埋在了少年張君寶的心中。
兩年后,郭襄離家出走尋找楊過,恰巧又遇到了覺遠師徒,這次郭襄更是出手相助這對師徒。張君寶年紀漸大,重遇郭襄已經懂得感情之事。
他終于明白了,當初為何郭襄會那么傷感,郭襄告訴張君寶他要去尋找大哥哥了。臨別之際,郭襄送給了張君寶一對鐵羅漢,于是二人就告別了。
張君寶看著郭襄的背影,內心說不出的失落,他沒有對郭襄表達自己的心跡。多年過后,郭襄終究是大徹大悟,建立峨眉派選擇了出家。
張君寶則建立了武當派,仿佛在默默地守護著郭襄。張君寶更是收了七個徒弟,但是他的七個徒弟名字卻很有意思,大弟子叫宋遠橋、二弟子叫俞蓮舟。
三弟子叫俞岱巖、四弟子叫張松溪、五弟子叫張翠山、六弟子叫殷梨亭、七弟子叫莫聲谷。那么這些名字有什么暗示呢?其實連起來讀就懂了。
遠橋之下泛蓮舟,岱巖石上松溪流,萬仞翠山梨亭在,莫問聲谷空悠悠。七個徒弟名字連起來讀,就還原了少林山下,他與郭襄分別時的場景。
當然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牽強了,其實在原文中,殷素素也曾問過張三豐為何不和郭襄在一起?看來殷素素也是挺八卦的,俞蓮舟回答了這個問題。
俞蓮舟答道: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個人。除了此處之外,還有就是張三豐曾立過一條門規,凡是武當弟子不得與峨眉弟子動手。
張三豐甚至不愿意自己門人與郭襄的門人發生一點沖突。峨眉派并無什么高手,之所以能和少林,武當齊名,張三豐就起到著關鍵的作用。
包括趙敏派人暗算張三豐時,張三豐已經受了重傷,自覺不能幸免。張三豐從懷里掏出了鐵羅漢,給了徒兒俞岱巖,這足足貼身保存了一百多年。
以張三豐的武功鐵羅漢毫無用處,可那是郭襄送他的禮物呀,若不是自覺難逃一死,他還不會拿出來的。由此可見張三豐哪怕一百多歲了,還沒忘記郭襄。
倚天結尾的一段話,更是讓人讀起來忍不住落淚:張三豐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紅塵若夢,張三豐雖然出了家,雖然已經一百多歲,可是終究是有他的執著。人言: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張三豐何嘗不是為了郭襄百年孤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