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瓷器在造型、胎釉、工藝、紋飾、釉彩、款識等方面都有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成為鑒定古瓷的重要參考依據。鑒定古瓷時需注意以下幾個關鍵要點:
1、造型: 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和技術條件影響了瓷器的造型。了解歷代瓷器的基本特征,如原始瓷器仿青銅器、唐代瓷器的飽滿圓潤、宋代瓷器的修長輕盈等,有助于準確判斷時代。
2、胎釉: 不同歷史時期和窯口燒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燒造條件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質地和釉色。通過觀察底足、器口邊緣露胎處或器身縮釉處,以及釉色、光澤和氣泡等特征,可以判別胎質和釉質。
3、工藝: 瓷器的成型工藝、燒制方法和氣氛,會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的特征。了解這些工藝特點是鑒定的重要依據之一。
4、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情趣,不同時代都有獨特的題材和表現手法。觀察紋飾特點,有助于確認器物的年代。
5、釉彩: 各個歷史時期的瓷器釉彩都有特點,即使使用相同的彩料,由于成分和燒成條件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微小的差異。
6、款識: 不同時代的瓷器上的款識方法、書體和筆法不同,可以揭示器物的時代、制作地點、制作者等信息,是鑒定古瓷的重要線索。
仿古瓷和作偽瓷之間的區別在于:
仿古瓷: 后期模仿早期名瓷制作的瓷器。仿古風潮在宋代已盛行,明代更大范圍地興起。仿古瓷常保留歷史風格,但不會隱藏后期制作的痕跡。
作偽瓷: 刻意偽造古瓷的瓷器。制作者可能通過加彩、添加年款、模仿老化等手法,冒充古瓷。作偽瓷往往會顯露出與古瓷不同的跡象。
作偽瓷的方法包括:
1、修改現代瓷器的底款,燒制上古代年款。
2、將帶有款識的古瓷底部嵌入新瓷,制造偽物真款。
3、對舊素瓷進行彩繪,重新燒制,制造真胎假彩。
4、粘合破碎的古瓷,在斷裂處填上硬彩花飾。
5、通過磨砣擦磨瓷器,以制造作舊效果。
鑒別古瓷和偽作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紋飾流暢度: 古瓷的紋飾運筆自然,而偽作瓷可能會顯得生硬且有臨摹痕跡。
2、釉面光澤: 古瓷的釉面光澤靜謐,而偽作瓷可能會有過于耀眼的浮光。磨去浮光可能導致釉色不正常。
3、土銹特征: 出土的古瓷土銹進入釉中,而仿作瓷的土銹則附著于表面,可通過水洗去除。
4、釉上彩的光澤: 古瓷釉上彩經過時間會出現“蛤蜊光”,而偽作瓷通常缺乏這種光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