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護航生態|我們一直在路上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在8月15日首個國家生態日來臨之際,德江縣人民法院會同集中管轄區域內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等18家單位共同簽署烏江流域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和一體化保護。
烏江為貴州省第一大河,是貴州的“母親河”,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歷來是貴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其流量充沛,流態穩定,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濕地與森林、耕地、海洋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寶庫,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調節洪水、凈化水質、提供水資源、提供豐富的水生動植物產品、觀光與旅游、教育科研價值等功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和各方面的價值都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江縣人民法院環保法庭坐落于烏江流域中游,肩負著保衛烏江流域山青水綠的重要職責。
框架協議明確,德江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區域烏江流域將共同構建環境資源審判行政執法與司法協作關于提前介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聯席會議、聯動執行等方面的機制。要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同分析和研究解決個案辦理及類案查處中遇到的法律適用、立案追訴標準、證據固定和保全及行業專業性問題等事項,統一執法司法標準。分析本區濕地保護形勢,研究、落實預防和打擊破壞濕地違法犯罪行為的對策措施等,匯聚烏江流域濕地保護合力。
此次跨行政區域攜手建立保護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加快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化烏江流域環境資源審判跨區域司法協作保護,以點帶面形成烏江流域有力的司法保護屏障,夯實烏江流域綠色發展生態根基,共同守護烏江流域清水綠岸,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措施。
德江縣人民法院、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思南縣人民檢察院、德江縣人民檢察院、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思南縣公安局、德江縣公安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林業局、思南縣林業局、德江縣林業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思南縣農業農村局、德江縣農業農村局、銅仁市生態環境局沿河分局、銅仁市生態環境局思南分局、銅仁市生態環境局德江分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水務局、思南縣水務局、德江縣水務局等單位簽署框架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