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書畫市場時,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幅技藝高超但因畫家名氣不大的作品,因此價格難以提升;而一幅普通水平的作品,只要標上了知名畫家如任伯年、王一亭、齊白石的名字,價格就會迅速飆升。我們通常知道歌唱和影視圈有一群熱衷追星的粉絲,但也可能不知道在書畫藝術領域同樣存在這樣的追星族。
當然,成為書畫追星族也沒什么不好,但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眼光,追求個人興趣,避免盲目跟風。舉個例子,過去的蒲華、王一亭、吳昌碩、齊白石的畫作,無論質量如何,因為長時間未開放交易,一旦市場開放,人們會爭相涌入,導致價格一度飆升,甚至出現過度炒作的局面,令人觸目驚心。但隨著人們理性回歸,熱點的轉移,價格差異的顯現,那些高價追星族的投資就可能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的熱愛,花費可以購買兩三幅作品的價錢去買一幅,內心可能會感到些許不悅。
影響書畫市場價格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人為炒作和盲目追星,都反映了市場和收藏者的不成熟。在成熟的書畫市場中,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應該包括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傳播程度、創作的水平、題材的不同、作品尺寸大小以及作品的新舊程度等等。
此外,作品的題材也會影響書畫價格的確定。一般來說,山水畫的價值通常高于人物畫,人物畫的價值又高于花卉畫,這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例如,吳湖帆的山水畫,其價格遠高于他的竹石畫;齊白石的人物畫,標價也高于他的花鳥畫,這都是明顯的例子。另外,吉祥題材的作品,如畫魚寓意年年有余、畫鐘馗以求祥消災,往往更受買家追捧,尤其在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等地區,對吉祥題材有著特殊的興趣。
作品的新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價格的漲跌。在書畫收藏中,一直以來都強調"真、精、新"。作品不僅要真實精湛,還要在紙質和版面上保持新穎,這樣才能給人以舒適感。如果一幅名人書畫雖然經過重新裝裱,但狀況破舊不堪,盡管經過修復看上去有所改觀,但價值仍會受到較大的貶損,本來可能價值1萬,現在可能只值8000、7000,甚至6000、5000。
同時,作品的創作水平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比如兩幅作品,一幅較小但精雕細刻,價格可能遠高于尺寸較大的作品。然而,如果兩幅作品題材和創作水平都相似,那么尺寸對作品的售價影響就會凸顯出來。
除了上述因素,人工炒作、熱點轉移、時代差異和欣賞的個人差異等等,也都會影響書畫作品的價格,這些因素是多種多樣且難以窮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