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目錄調整進行中,共390個藥品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目錄外藥品226個,目錄內藥品164個。
國家醫保局公布初步通過形式審查藥品
390個:目錄外226個,目錄內164個
8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公示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的公告》,正式公布初步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
今年的企業申報數量有一定增加,2023年7月1日9時至7月14日17時,國家醫保局共收到企業申報信息629份,涉及藥品570個。
經國家醫保局審核,390個藥品通過初步形式審查:
如目錄外的阿伐替尼片、阿基侖賽注射液、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干混懸劑、奧拉西坦片、參葛補腎膠囊、達格列凈二甲雙胍緩釋片(I)、恩曲替尼膠囊、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帕拉米韋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散寒化濕顆粒、伊魯阿克片、依達拉奉舌下片、依庫珠單抗注射液、淫羊藿素軟膠囊、左乙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
目錄內的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奧布替尼片、丹紅注射液、地舒單抗注射液、冬凌草滴丸、恩替卡韋口服溶液、復方丹參滴丸、化濕敗毒顆粒、金花清感顆粒、來那度胺膠囊、雷珠單抗注射液、利拉魯肽注射液、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宣肺敗毒顆粒、血必凈注射液等。
在去年的醫保目錄調整中,共198個目錄外藥品通過形式審查,最終111個成功準入,成功率約為56%;目錄外獨家藥品中,157個通過形式審查,91個成功準入,總體成功率58%。
目錄內藥品的申報條件為:2023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且不申請調整醫保支付范圍的談判藥品;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適應癥或功能主治發生重大變化,申請調整醫保支付范圍的藥品;2023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適應癥或功能主治未發生重大變化,因適應癥或功能主治與醫保支付范圍不一致,主動申請調整支付范圍的談判藥品。
后續,國家醫保局將在此基礎上,根據公示期間收到的反饋意見,進一步核實相關信息,確定最終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范圍。
國家醫保局特別表示,通過形式審查不等于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僅代表經審核該藥品符合相應的申報條件,初步獲得了參加下一步評審的資格。
后續還有專家評審、談判競價
預計11月公布新版目錄
具體來看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的流程包括:準備階段(2023年5-6月)、申報階段(2023年7-8月)、專家評審階段(2023年8-9月)、談判/競價階段(2023年9-11月)、公布結果階段(2023年11月)。
在專家評審階段,將形成擬直接調入、擬談判/競價調入、擬直接調出、擬按續約規則處理等4方面藥品的建議名單;對于簡易續約的藥品,組織專家按規則確定下一個協議期的支付標準。
與去年的計劃相比,國家醫保局將今年計劃中的談判/競價階段延長為9-11月,期間將開展測算評估、溝通交流以及現場談判/競價,最后組織談判成功和簡易續約的企業簽署協議。新版藥品目錄預計將在今年11月公布。
2023年的談判藥品續約面臨:納入常規目錄管理、簡易續約、重新談判、其他4種情況,根據賽柏藍對比,前3種情況,規則均有進一步優化調整,總體來看,企業選擇更多,壓力更少。
今年的文件還提出,從2025年續約開始,醫保基金支出預算不再按照銷售金額65%計算,而是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藥品費用計算——醫保基金對創新藥的直接金額支持更大。
從今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來看,一些目前市場價格較為昂貴等明顯超出基本醫保保障范圍的藥品也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
國家醫保局就此表示,其始終聚焦群眾基本醫療需求和臨床技術進步間的平衡,提升可及性,維護公平性。一些價格較為昂貴等明顯超出基本醫保保障范圍的藥品最終能否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還需要經嚴格評審程序,獨家藥品需談判、非獨家藥品需競價。
整體來看,醫保談判的成功率自2019年來逐年提高,談判和競價的平均降幅也逐漸穩定在60%左右,2022版醫保藥品目錄總數為2967個,相比2017年版(2535個)增加432個,增幅達17%。
新一輪醫保準入降價幅度與藥企談判成功率如何,不久將見分曉。
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