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輪值
于英釗
我們的內卷,亞非拉兄弟們的福音
上個月底,我和家人度了一個久違了的出國假期,在埃及這個號稱有七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轉了一大圈。除了高達45度以上的溫度讓人難忘,剩下印象挺深的就是在埃及街頭中國品牌汽車隨處可見,像什么吉利、長城、奇瑞出現頻率都頗高,甚至一些在國內存在感不太強的MG,在埃及也能看到。
事實上,埃及對于中國產汽車接受度不錯,我們此行的埃及導游阿米爾自己買的汽車就是奇瑞Tiggo,也就國內的瑞虎8。但是出口到埃及的這個價格就有點驚人了,高達80多萬埃鎊,也就是二十萬人民幣上下,基本上是國內的價格翻番。所以在埃及能買得起中國產新車的人基本上都算是中產階級了。為什么這么貴,原因就在于關稅太高,如燃油車在埃及關稅高達150%。不過,埃及對于電動車還是相對友好的,免關稅只需要繳納17%左右的增值稅,但就我觀察埃及街頭的電動車寥寥,超級網紅特斯拉也就在開羅見過一次。考慮到這個國家的基建情況,我個人感覺距埃及離電動車時代還頗有一段距離,更關鍵的是,埃及油價便宜的令人發指,政府補貼后合人民幣兩塊多。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你在埃及基本上可以看到任何年份的燃油車,而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二手車在埃及這樣的國家同樣有廣闊的市場。
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1萬輛,全年出口量超過400萬輛應該毫無壓力,事實上也超過日本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如果說歐洲和中東地區這種富裕國家是電動車的主力出口地區,那么像中亞或者非洲以及南美地區,燃油車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國這個已經市場卷到不行的地方,你會發現只要能活下來的,只要把產品出口到海外基本上都屬于降維打擊那種。中國汽車的性價比已經擺在那里,尚缺的則是品牌美譽度。
說到底,別光把眼光放在國內這一畝三分地兒,能把紅旗插滿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才是一個成功汽車企業的格局所在。
夏東
“踢車幫”主持人、出品人
不能更同意老于的看法了。改革開放,合資引進汽車也到了四十個年頭。這絕對是長期主義的勝利,是最鮮活的例子。其實,這也說明了中國制造的價值。老實說,我們出口到國外這些地方的汽車,從實際的功能、性能和品質角度講,真的就不如國內合資的那些賣二十多萬的同級車值錢嗎?現如今,答案恐怕已經是否定的了。當然,真正的歷練不僅是在本鄉本土,更是要闖世界。中國的汽車廠家已經不缺乏制造能力,但在國外市場的經營能力肯定還是存在不足。讓人有信心的是,勤勉與謙卑這兩個品質是天生的競爭優勢。它們在中國成為世界最大也最廣泛貿易國的歷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必然也會在中國汽車產業開拓全球市場中顯現威力。
劉鴻倉
“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
所以不能輕易說燃油車停產,因為中國已經不是中國的中國,而是世界的中國。放眼世界,還有很多沒開上車的人們,而他們的汽車需求的起點,大概率是燃油車。特別是那些產油而經濟又不是那么發達的地區。埃及油價兩塊多,俄羅斯油價兩塊多,伊朗油價不到5毛,燃油車依然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要啥電動車啊?!
崔珺
“風格車評”出品人
中國品牌出口這是市場決定的,當國內市場被新能源車不斷擠壓,同時,新能源車大家又都處在一個不盈利的內卷時代,那么中國品牌的質優價廉的燃油車型還承載著保證利潤的重要作用。那么國內市場飽和,自然要走出去,其實這條路已經有很多品牌走過了,比如韓國的現代起亞。各個國家的消費者其實消費心理大體是一致的,好東西在任何市場都會有需求。中國品牌要做的就是在持續輸出好的產品之外,迅速地建立起品牌信任度。
何毅
車云、電動邦、車有范兒聯合創始人
很羨慕于老師的暑期埃及行,既陪伴了家人,也能從另一個視角看一看出海的中國車。這幾年全年產銷維持在2000萬上下已基本是行業共識,當國內市場銷量停滯,出海就格外重要。之前低調的奇瑞也因海外市場大放異彩。跟國內不同的是,海外市場尤其是亞非拉市場的增量主要還是燃油車,這個于老師文章中說到了。我想說的一點是,事實上中國汽車已經在復制中國電子產品的成功經驗,除去政治壁壘不說,只要給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中國車的規模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卷完國內卷國外,中國車卷四方將愈演愈烈,以前出海是游擊隊現在是正規軍,必須要注意的是產品美譽度和國際規則。
宋海濤
宋海濤
《海川品車》、《路邊停車場》
投資人
國內車市的內卷之激烈,確實應該鼓勵更多的車企走出國門,去到更大的舞臺。遙想十年前,那時候去國外出差,能看到一輛中國品牌的車,稀罕程度不亞于法拉利,但現如今,即便是經濟最發達的歐美地區,也能看到不少中國品牌的汽車,咱就更別說亞非拉地區了。確實,在今年傳統出口產品疲軟,外貿乏力的狀況下,汽車出口應該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一方面是出口創匯,提振經濟;而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工業實力和中國高端制造業,我們不再是那個只能出口電風扇和電吹風的“世界加工廠”,而是有更高端產品輸出能力的制造業大國,從5G到汽車,甚至未來到航空航天產品。而汽車業在今年的出口數據上也確實亮眼,截至7月底,汽車出口總量達253.3萬輛,同比增長了67.9%。其中,傳統能源汽車出口量達189.7萬輛,同比增長?51.5%;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同比增速仍超傳統能源汽車,這說明我們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競爭力要更強,尤其是純電動車,數據也顯示,純電汽車的出口增速也超過了插混汽車。數據顯示,今年7月,純電動汽車出口量為9.2萬輛,同比增長90.9%;插混車出口0.9萬輛,同比增長達54.9%。前7月,純電動汽車出口58.1萬輛,同比增長1.6倍;插混汽車出口5.5萬輛,同比增長87.9%。
李耕
《轎車情報》總編輯、
汽車一加一/上車吧吃貨/
走吧耕叔 創始人
我覺得大家還是少宣傳一些出海的輝煌吧,什么海外銷量好、利潤高,怎么有種感覺變相在說:那邊人sha錢多呢。這不是逼著出海這條賽道也要被卷起來了。
在這個“誘惑”面前,估計不少中國品牌都想盡快沖出去,用海外市場的盈利補貼國內市場的虧空??呻S著中國品牌的大量涌入,海外市場也可能被迫推出一系列限制政策,搞不好陪了夫人又折兵。當然還有一種比較穩妥的辦法就是海外投資建廠,但這個也是要達到一定的銷量預期才值得去,而且建廠也不是短期見效的,還可能會遇到當地政府的“無賴”行為,風險也還是存在的。只能希望中國品牌多方面衡量利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