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反腐動靜好像不是很大”?聚焦各醫藥工業、商業企業的反腐行動,也將在一定時間后將肅清效應傳導至下游藥店。
全國飛檢嚴查藥店串換藥品
有地區展開“指定藥店購藥”專項整治
近期,各省市紀委監委等部門密集展開醫藥反腐行動,覆蓋醫藥領域多個環節——大批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一批行業學術會議宣布延期;諸多藥企發布公告回應相關事宜……
在零售端,全國多地的藥店工作人員向賽柏藍反饋,“藥店反腐動靜好像不是很大”,也有藥店工作人員表示,盡管沒有直接與紀委監委相關行動掛鉤,但“醫保一直在監管”。
疊加全國飛檢工作在8月進入實施階段,零售藥店作為重點檢查對象之一同樣將面臨更嚴監管。
7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按照今年的全國飛檢工作安排,針對藥店檢查重點包括將醫保基金不予支付的藥品或其他商品串換成醫保藥品,空刷、盜刷醫保憑證,偽造、變造醫保藥品“進、銷、存”票據和賬目,偽造處方或參保人員費用清單,為非定點零售藥店、中止醫保協議期間的定點零售藥店或其他機構進行醫保費用結算等行為。
這場覆蓋藥店、醫院、醫保經辦機構的全國飛檢將從本月持續到12月。結合國家醫保局今年發布的通報,已有十余家藥店因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被列入典型案例曝光,從處罰結果來看,除了退回資金、處以數倍罰款外,多家藥店被解除醫保服務關系,還有涉事藥店工作人員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
例如,在《2023年第三期曝光典型案件》中,浙江某藥店存在將保健品串換成醫保藥品售賣、協助他人冒名購藥、串通他人虛開費用單據、留滯醫保卡進行結算等違法違規行為,造成醫保基金損失30余萬元,除追回資金、解除醫保服務協議外,該藥房及涉案人員也因涉嫌欺詐騙保案件被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2023年第二期曝光典型案件》中,江西某藥店存在將不能單味支付的中藥飲片納入醫保基金結算、將醫保目錄外藥品及保健品串換成醫保目錄內藥品進行結算,以及違規結算限工傷使用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最終按照騙取醫保基金涉及的金額處4.5倍行政罰款、其他一般性違規金額處1.8倍的行政罰款,并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三年內不再受理其醫保定點申請。
不止國家級的監管工作,各省市也有相關動作展開。
例如,進入8月,青海省多地發布通告要求展開“醫生安排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按照青海省衛健委此前發布的工作方案,此次專項整治將“聚焦處方,嚴格藥物監控”,對外購處方進行監控,對不合理使用且金額較大的藥品進行預警;重點打擊在醫療機構內發生的涉及藥企違規售藥、向特定醫生要求患者在指定藥房購藥后提供藥品“回扣”等違法違規行為。
更早之前,山西省藥監局發布《關于做好在全省公立醫院常態化開展治理院外購藥吃“回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院邊店成為重點被查對象。
強監管下
藥店發展分化將更明顯
隨著帶量采購、合規監管等政策落地,大批集采藥品費用降低,部分藥企將目光轉向院外市場。從行業整體性來看,聚焦各醫藥工業、商業企業的反腐行動,也將在一定時間后將肅清效應傳導至下游藥店。
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一批商業賄賂案,其中,上海某藥店為提升部分藥品銷量,按照對應銷量向某醫院多名醫生行賄;今年年初,浙江杭州一市監局也公布了一起院邊店與院內醫生共同通過處方引流的典型違法違規案例,最終涉事藥店因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10萬元。
浙江某連鎖藥店經理向賽柏藍舉例,藥企或藥品批發企業的業務人員常與藥品零售企業展開合作,例如計劃在本月做一個“黃金單品”,為提高藥店藥師、店員積極性,藥企或批發企業會按業績給店員提供一定激勵金額,或是在門店總銷售額達到一定數值后出資舉辦團建活動。
這一系列舉措若通過雙方單位簽訂正式合同、經過財務流程并依法繳稅,則是合規的,“類似于給店員發獎金”;但如果繞過單位主體和財務,私下給予,則其性質相當于“紅包”、回扣,屬于違法違規行為。
若藥企接受調查,針對各違法違規行為的篩查同樣可順著資金鏈交易環節等覆蓋到藥店。
藥店在醫保支付中受到的監管同樣有變嚴格的趨勢。
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鼓勵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自愿申請開通門診統籌服務。之后,各省相繼發布并落地門診統籌相關政策,零售藥店領域再次面臨洗牌。
養天和大藥房董事長李能在今年的西普會上提到,行業普遍認同門診統籌對藥店是利好政策,在當前的環境下,零售藥店需要思考如何“抓住行業最好的資源”,“讓門店享受到(這個資源),才能存活下來”。
據中康產業研究院預測,若重大政策變化,到2030年,社會藥房在藥品渠道份額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27%提高到34%;若國家積極推進醫藥分業,逐漸取消醫院門診藥房,釋放出來的門診用藥需求由基層醫療和藥店承接,藥店渠道的市場份額預期最高可提升至45%。
但在醫保控費、醫保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加入門診統籌或雙通道并不是“打擦邊球”或“占便宜”,盡管是行業看好的大趨勢,這部分藥店獲取門診統籌等資質后,仍將面臨如何做好盈虧平衡的問題。
未來,零售藥店發展方向將更加分化,一部分將通過保證非藥品類占比,提升客單價和毛利,另一部分則是向醫院、醫保靠攏,通過門診統籌等資質增加客流,提升規模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