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非常常見的癥狀,有人看到大便出血就非常的害怕,擔心是腸癌。引起便血的原因有許多,不一定就是癌癥,但是不可否認,確實有癌癥的可能性。我接診過一個結腸癌晚期便血的病人,我用一個方子,只用了一劑就解決了這個患者的便血,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病案和這個方子。
結腸癌晚期便膿血,西醫越治越嚴重
這位患者已經八十多歲,確診結腸癌晚期已經有一段時間,可能是怕花錢,怕拖累家里人,一直也沒有住院治療,直到她開始便膿血。
一開始她只是大便次數變多了些,沒過多久每天大便的次數越來越多,每天要大便20-30次,還開始排膿樣稀血便,腹疼拒按,伴氣短、無力、怕冷,大小便需人扶持……眼看情況越來越嚴重,她家里人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不顧她的抗拒,帶她去醫院住院治療。
在醫院用藥治療(具體藥物不詳)1周未見明顯效果,最后兩天甚至大便排出血塊。患者家屬眼看這她越來越痛苦,西醫卻一點效果都沒有,于是偷偷到我這里求助。
因這位患者為高齡癌癥晚期,一開始我其實是拒絕的,本已推辭,但家屬兩三請求用中藥治療,并聲明“治不好不怪醫生,不用醫生負責”,我感念其心誠,遂應診。
黃土湯合桃花湯,一劑下去就見效
我給患者看診的地點也不同尋常,因為這位患者的情況很不好,癌癥晚期,還便血了這么久,不宜挪動,于是我就去了西醫院,去這位患者的病房給她看診。上述的癥狀也是我去看診之后發現的,我還通過舌診發現患者舌質偏淡,苔白膩而腐,中間黑色為服藥后染苔。經辨證,中醫的診斷為便血,證型為脾陽虛,脾不統血,氣血不足,治療方法為健脾溫中 養血止血,澀腸止瀉,處方要用黃土湯合桃花湯加減。開方如下:
灶心土30克,仙鶴草30克,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三七10克,茜草炭10克,地榆炭10克,炒白術10克,甘草10克,黑附片6克,炒黃芩6克,生地10克,東阿阿膠10克(烊化),粳米30克。一劑。
患者在醫院住院不敢讓醫生知道,只能偷服中藥,一劑中藥當晚僅服一次,大便次數明顯減少,一夜僅便2-3次,翌日晨便血即止。
患者家屬非常高興,打電話給我報喜的時候還告訴我,醫院醫師在查房時知道患者血便止后,驚嘆“治療這么多天,終于見效!”,家屬心知是中藥效果,又不好明說,只能附和“是啊是啊”。
我忍不住想,如果中醫真正普及到各大醫院,這種西醫自以為是的局面才會得到緩解。
方解
黃土湯和桃花湯都是“醫圣”張仲景的方子,黃土湯出自《金匱要略》,桃花湯出自《傷寒論》。
桃花湯
【組成】:赤石脂25克、干姜6克、粳米25克。
【方歌】:桃花湯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服之宜。【功用】:溫中澀腸止痢。【主治】:虛寒痢。下痢不止,便膿血,色黯不鮮,日久不愈,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黃土湯
【組成】:甘草、干地黃、白術、附子、阿膠、黃芩各9克,灶心土30克。
【方歌】:黃土湯將遠血醫,膠芩地術附甘齊,溫陽健脾能攝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功用】: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主治】:陽虛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以及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方解】:陽虛便血。脾陽虛,脾不統血的虛寒性出血證。灶心土溫中收澀止血,為君。灶心土煎湯代水煮藥,阿膠烊化。附子、白術脾腎雙補;阿膠、生地滋陰養血;黃芩可以止血,又可佐制溫熱以防動血;甘草和藥益氣調中。黃芩:其性苦寒,但有附子等大量溫熱藥于方中,則無礙方之大意,且其可以防止諸溫熱之品動血之嫌。
便血的主要證型、代表方劑
『便血』便血系胃腸脈絡受損,出現血液隨大便而下,或大便顯柏油樣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便血均由胃腸之脈絡受損所致。內科雜病的便血主要見于胃腸道的炎癥、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炎等。
01
腸道濕熱
【癥狀】:便血色紅,大便不暢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化濕熱,涼血止血。
【方藥】:地榆散合槐角丸。
【方解】:地榆散以地榆、茜草涼血止血;梔子、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茯苓淡滲利濕。槐角丸以槐角、地榆涼血止血,黃芩清熱燥濕,防風、枳殼、當歸疏風理氣活血。上述兩方均能清熱化濕、涼血止血,但兩方比較,地榆散清化濕熱之力較強,而槐角丸則兼能理氣活血,可根據臨床需要酌情選用。
若便血日久,濕熱未盡而營陰已虧,應清熱除濕與補益陰血雙管齊下,以虛實兼顧,扶正祛邪。可選用清臟湯或臟連丸。清臟湯中,以黃連、黃芩、梔子、黃柏清熱燥濕,當歸、川芎、地黃、芍藥養血和血,地榆、槐角、阿膠、側柏葉養血涼血止血。臟連丸中,以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當歸、地黃、赤芍、豬大腸養血補臟,槐花、槐角、地榆涼血止血,荊芥、阿膠養血止血。兩方比較,清臟湯的清熱燥濕作用較強,而臟連丸的止血作用較強,可酌情選用。
02
氣虛不攝
【癥狀】:便血色紅或紫黯,食少,體倦,面色萎黃,心悸,少寐,舌質淡,脈細。
【治法】:益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
【加減】:可酌加槐花、地榆、白及、仙鶴草,以增強止血作用。
03
脾胃虛寒
【癥狀】:便血紫黯,甚則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面色不華,神倦懶言,便溏,舌質淡,脈細。
【治法】:健脾溫中,養血止血。
【方藥】:黃土湯。
【方解】:方中以灶心土溫中止血;白術、附子、甘草溫中健脾;地黃、阿膠養血止血;黃芩苦寒堅陰,起反佐作用。
可加白及、烏賊骨收斂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陽虛較甚,畏寒肢冷者,可加鹿角霜、炮姜、艾葉等溫陽止血。
輕癥便血應注意休息,重癥者則應臥床。可根據病情進食流質、半流質或無渣飲食。應注意觀察便血的顏色、性狀及次數。若出現頭昏、心慌、煩躁不安、面色蒼白、脈細數等癥狀,常為大出血的征象,應積極救治。
【開方服藥請找專業醫生進行咨詢,切勿自行抓藥服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