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3480字0圖,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01 小鎮醫院的“大件”
02 為什么這個時候開始醫療反腐?
醫療反腐問題是最近最火爆的熱點事件。
雖然我的醫療基金每天都在咔咔往下掉,心痛到無法自拔,但作為親身經歷過醫療腐敗事件的我,還是想站出來支持一波。
雖然我經歷的事情涉及金錢很少,和那些動輒成百上千萬的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但確實讓當時還在象牙塔里的我,提前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
當然也并不只是講故事,講完后我們再一起聊聊怎么看待當前時間點下的醫療反腐問題。
01 小鎮醫院的“大件”
大三末期的時候,基本上沒什么課就需要學生們自己去找實習。
我那時也還是比較理想化,覺得實習應該去試一下自己喜好的工種。
由于覺得自己當時能說會道的,于是就找了個本校學長創業的小公司去做銷售,賣的東西就是那種保健用的蠟療儀。
結果做了后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大熱天的還要到處去推銷。
我曾偷偷潛入過醫院的辦公大樓,一路過關斬將差點就直面保健部主任,結果別人提前下班了。
還有一次甚至推銷到黃色窩點,畢竟保健按摩店也是目標客戶嘛。
我當時一站在門口,結果門口一女的直接就大喊“姐妹們,有客人來了”,然后就從里屋陸續出來三四個女的。
我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出于“職業禮儀”還有就是當時臉皮薄,硬生生在門口給她們講了一大段推銷蠟療儀的說辭。
對面看我這樣也感覺好笑,笑著說不用了,我就趕緊溜了。現在回想起,好像那個店離我們學校不遠,但早已記不清具體位置了。
但總歸來說,這份實習最大的好處是讓我知道了我確實不太適合這一行,后面就老老實實參加秋招春招,最后進入了互聯網行業,不得不說這個決定還是比較明智的。
我當時實習的時候,除了要進行推銷,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做售前售后,小公司嘛,基本上啥都需要干。
有一次公司賣了一臺蠟療儀給重慶某個小地方。
那個地方有多小呢,首先是那個區就非常小,基本上打個車十幾塊就能從這邊到那邊。
但目的地還不是這,是這個區的一個邊遠小鎮,需要坐專門的公交車,沿著一條道路一直走,然后那個小鎮就在道路的某個拐彎的地方。
這就很像美國西部大片那種,城鎮就建在馬路兩旁的感覺,沒想到我們中國也有這種。
這個鎮有多小呢,我當時沒事的時候去小鎮里面逛了逛,基本上所有建筑一眼都能望到頭,感覺走十幾分鐘就能出鎮的感覺。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川渝地區不是夏天很流行一種解渴的甜品叫做涼蝦西米露,當時在重慶主城區基本上都是5塊錢一碗,但在那個小鎮1塊錢1碗,我覺得賺到了直接吃了5碗。
這么說可能有些人還不能理解這個地方有多么不富裕,我就這么說吧,雪碧這個飲料當時全國都賣3塊錢,我一直以為這個是全國統一價。
結果我在這個小鎮的小賣部買,只需要2.5塊錢,你就可想而知這里的消費水平大概是個什么樣子的。
但比較驚訝的是,這里的設施還是五臟俱全的,還有個學校,還有個小醫院,我的目的地就是這個醫院。
蠟療儀其實已經寄到這個醫院了,我的售前工作本身應該非常簡單,就是到現場,檢查一下儀器,然后手把手地教他們使用一遍。
上面我也說了,我當時還是能說會道的,去了那家醫院后,基本上就跟醫生們混熟了,還帶我去吃它們食堂,老中醫還免費給我把了把脈,說我身體還不錯。
但拆箱后就出意外了,可能由于運輸中的碰撞,機器的外觀有點凹陷,所以醫院想要讓我們換一臺。
這個我們當然不是很想換,這么大個東西,運輸費一來一回得好多錢。
后面扯皮的時候,某個醫生就無意中透露給我說,這臺機器他們還是很看重的,現在是這家醫院中最貴的“大件”了,花了他們18萬。
我當時一聽就愣住了,要知道這臺機器我們賣出去,才賣了6萬塊,這經過經銷商一轉手,走了醫院招投標,直接就加價了12萬。
這個很明顯是經銷商和醫院高層有問題嘛。
我當時也沒點破,給公司領導打電話的時候偷偷說了這件事。
后來醫院說不動,就叫那個經銷商跑過來跟我談。
結果我領導在電話里一句話就把他噎住了:“你自己想想,我們這臺機器賣給你多少錢,你賣給醫院多少錢?”
后來他就沒有再提換機器的事了。
這件事給我最大的心靈震撼其實并不是這18萬,我上面花費了非常多的筆墨來描述這個小鎮的貧窮,而這種極端對比的不平衡,才真讓我感受到心痛。
如果這種事真要發生在發達富裕的城市,我都還能接受,但這是什么地方?連雪碧都能賣2.5元的地方。
這樣的小醫院他們每年能撥款使用的經費能有多少?結果就這么一倒手,12萬就白白進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真的痛心,也真感覺到這些人的心黑,所以我是真的對醫療反腐打心眼里支持。
這些錢節省下來,說不定就能多挽救一個普通人的生命,多保障一個人的健康
02 為什么這個時候開始醫療反腐?
聊完了感性的東西,我們繼續來聊一下理性的內容。
其實醫療反腐這個問題并不能單獨拆出來看,本質上是要和教育、房地產,三者結合起來聊的東西。
其實很多人一聽到這三個東西,基本上也能反應過來,我們所說的新時代下人民群眾頭上的三座大山,剛好就是教育、醫療、房地產。
他們三者受到國家重點打擊的底層邏輯基本上一模一樣,都是為了解決人民群眾過重的生活成本。
但其深層目的主要就兩:一是拯救我們低迷的生育率,二就是解放消費加快構建內循環。
生育這個話題簡單來說,就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才是影響大家不愿生育的原因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說得清,畢竟低生育率不僅是我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在其他發達國家其實都有。
只是我國更加特殊一點,我們還沒有真正成為發達國家,結果就要先面對老齡化的問題。
其實大家根據自身的經歷,可以主觀的得出兩個影響因素——一是金錢,二是精力(時間)。
金錢很好說,很多不愿意生育的人總會算一筆賬,養一個娃從小到大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結果一算發現自己每個月刨去用在娃身上的,自己幾乎就不怎么剩余了,直接影響的就是自己當下的生活品質,更別說生多胎。
精力也很好理解,現在我國很多行業996盛行,經常上完班回家都很晚了,完全沒有時間去帶娃,自然也就不考慮生。
那到底這兩個誰才是影響生育的罪魁禍首?我不知道,甚至國家也不見得已經得出答案,因為這兩個影響因素其實很多發達國家是解決了的。
發達國家工資高吧,按理說不太害怕養娃費錢。在精力上來說,日本就是兩口子一人上班一人帶娃,而歐美則沒那么內卷,一般個人時間更加充裕。
但在這些國家中,低生育同樣也是問題。
所以我們怎么辦?既然不知道誰是問題的關鍵,那我們就多管齊下——我全都要。
大家覺得金錢是問題。那我們就想方設法減少人們的支出。
所以房子就堅持“房住不炒”,減輕大家買房成本;然后砍廢了“教培行業”,減少教育支出;還有醫療大量進醫保,并實施“集中采集”,減輕“看病貴”的問題。
當然之前醫療集中采集的效果可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了效果不見得好,所以這次醫療反腐也就出來了嘛。
除開生育問題,其實內循環反而是當下更急迫的另一件頭等大事。
最近這幾年我們內外部和美帝競爭的緊張氣氛相信大家也有所感覺,本質上我之前也說過,都是為了2027年前我們要解決統一問題在做最終階段的博弈。
而構建內循環,或者說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格局,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前期準備。
說白了,我們就是要防止在統一后,美國拉著一幫子小弟對我們進行經濟封鎖。
當然啦,不見得他們就能輕易辦得到,但料敵從寬,而且還有俄羅斯給我們打了樣,我們是不同的準備都要同時在做。
而抵御這種經濟封鎖的方法,就是要增加自己國內的消費能力,來降低外貿占GDP的比重,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我們只通過內循環也可以維持自己經濟正常運轉。
而要完成這個,所以我們提出了“共同富裕”。
只有共同富裕搞起來,我們才能真正將國家的消費能力提振上來。
而要搞共同富裕,就要戳破房地產泡沫,就要打擊課外教培來減輕民眾的生活壓力和成本。
當然還有我們上面說的醫療成本問題,集中采集降低醫療費用,打擊醫療腐敗讓錢用在實處,給群眾更多優惠。
只有把這三座大山從普通人的頭上搬走,我們才能讓人們更加放心地去消費,去生活,最終才能構建一個更加健康的內循環市場。
最終也就不怕未來可能的“驚濤駭浪”和“風高浪急”。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快醫療反腐必須得快,其實本該早就進行整頓的,結果因為疫情原因,遲遲沒下手。
當然從另一個方向來看,這個點進行大的行業整頓,也從側面說明我們當下經濟在領導層眼里不見得非常壞。
畢竟當時打擊教育和房地產的時候,就是找了個全世界都被疫情折磨,但我們經濟一枝獨秀的時間點進行的。
只不過后面遇到了疫情反復、俄烏戰爭和老美加息等一系列事,導致了房地產看上去跌得比較慘,但應該也算可控范圍之內。
而當下雖然很多人都在抱怨就業、經濟環境不景氣,敢在這個時候下重手,恐怕真如領導們所預測的,中國經濟能在下半年穩中復蘇吧!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那就請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