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耗子”最初屬于南方的糍米糍巴,粘面食。卻也登上了北方的超市的貨架。
“粘耗子”,這是北方人的稱呼,那么,南方人叫它什么呢?剛開始,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就產(chǎn)生了好奇,一開始看字面意思以為是粘耗子的東西吶。一問度娘才知道,其實它就是用糯米包裹著紅豆和別的餡料做成的糯米粑粑而已。因為做成的糯米粑粑很粘,所以為了防止外面會粘起來別的東西,就會用蘇葉包著,所以也叫蘇葉粑。南方叫作蘇葉粑粑,但是在北方稱那個蘇葉耙為“粘耗子”。這也就是地域的差異。我想粘耗子稱呼由來,我猜是因為它的形狀,趴在那里,身體略微發(fā)長,形似耗子;身上包裹著一層葉子,熟透了顏色發(fā)深,有著葉子衣服的滲透,深綠和白色和灰不拉幾的顏色相間,遠遠望去,就像有一個耗子尖尖的頭,真有點兒神態(tài)酷似耗子的呢!
來自網(wǎng)絡(luò)
我從超市買回來幾個粘耗子,這個粘耗子跟粽子的不同是,粽子包的時候必須用粽葉包,否則根本包不起來;包粽子粘米可要全身披掛,而且需要偽裝成長方、正方、三角、方錐、牛角、寶塔、角枕、馬蹄、水晶、錘子、五邊甚至六邊等等各樣豐富圖形的綠色鎧甲的戰(zhàn)士,也可以有女兵,我喜歡包粽子,經(jīng)常是一年包上個十幾次,我喜歡包粽子包出個小蠻腰來,像不像窈窕體型有致的少女,一生酷愛綠裙,裙裾擺擺——而這個粘耗子是用蘇葉包住,有的地方也不包蘇葉,裸包粘耗子,哈!粽子里頭包的是江米,屬于生糧。而粘耗子卻用糯米可以燙面兒,可以發(fā)面,活成粘面團,然后用粘面包圍住中間兒豆沙或者其它的什么餡。
再說說粘耗子和粘豆包兒的區(qū)別,粘豆包兒有大黃米或者其它的粘米,而粘耗子多數(shù)用的是糯米,中間都可以有豆沙,但是給我的感覺是粘耗子,這個外面的一層樹葉可以吃,我吃過,雖然不太好吃。而粽子葉是不能吃的,因為粽葉過于堅硬。而粘豆包根本就沒有外包裝,也不披什么綠色植物的外衣。總之,粘耗子和粽子,粘豆包,除了形狀不同外,這些種類的面食都屬于粘食,喜歡吃粘食的朋友可以大快朵頤啦!粘耗子,吃的時候有一絲淡淡的清涼,適合夏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