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駕崩后,繼位的是扶蘇,那將是蒙氏家族最高光的時刻。
蒙恬蒙毅兩兄弟能文能武,出能征戰天下,入能安邦定國,加上蒙氏世代忠良,一旦扶蘇繼位,蒙家得到恩寵將無人能及。
而且有蒙氏兄弟在,任何亂臣賊子、起義軍等威脅到大秦帝國的造反分子,也難以做大,就算是韓信和項羽聯手,也未必是蒙氏兄弟對手。
但歷史沒有如果,蒙氏兄弟沒有迎來屬于自己的時代,難以在青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蒙家是秦國的將門世家,蒙驁、蒙武、蒙恬蒙武兄弟,祖孫三代為秦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蒙氏一族起源蒙山,屬山東境內,那時是齊國的領土,蒙驁是齊國人,后來投奔了秦國,先后為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效力,妥妥的四朝元老。
史書上沒有寫蒙驁在齊國有什么背景,是貴族后裔,還是平民出身,我們并不知道,但也正是史書沒提及,所以我們能大致斷定,蒙驁在齊國并沒有得到大展拳腳的機會。
商鞅變法后的秦國,當官封爵都靠軍功,哪怕是奴隸出身,只要殺敵有功,也能封侯拜相。
蒙驁這樣的人才去秦國建功立業,是再合適不過了。
蒙驁是在秦昭襄王時去的秦國,也可以說是生得逢時。
秦昭襄王在位55年,秦軍在他的任內,徹底削弱了所有能威脅秦國的對手,比如坑殺40萬趙兵的長平之戰,讓趙國徹底從強國隊列中消失。
蒙驁為秦國立下的第一個戰功是遠征自己的祖國齊國,拿下9座城池。
但之后對于蒙驁的記載幾乎就消失了。
直到秦莊襄王即位(公元前249年)之后,蒙驁又再次出場。
可能是在殺神白起的光芒下,世人看不到蒙驁的戰績,但沒關系,白起退去,秦國也迎來了名將蒙驁時代。
公元前249年,60多歲高齡的蒙驁率軍伐韓,拿下韓國成皋、滎陽兩大重鎮。
之后蒙驁伐趙,連續拿下趙國37座城池。
打完韓趙,接下來當然要打魏國了。
蒙驁率兵連連力挫魏軍,魏國頂不住了,派人去趙國找救兵,而能依仗的是,就是曾經的魏國貴公子信陵君魏無忌。
當年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后,自知犯了重罪,去趙國避難,如今魏國有難,信陵君又得出山了。
信陵君返回魏國后,被魏王拜為上將軍,然后派出使者向其他諸侯求援。
信陵君曾經救趙有功,趙國肯定給面子,援軍很快到來,而其他諸侯都久聞信陵君的大名,一聽說信陵君出山救魏,也紛紛派出援兵。
就這樣,信陵君集結5國聯軍,擊退了蒙驁率領的虎狼之師,一直打到蒙驁退回函谷關才罷兵。
從竊符救趙到這次5國聯軍,信陵君兩度擊退秦軍,可以說是威震天下。
但史書上沒詳細記錄這仗是怎么打的,要是有細節描述,該戰役的知名度不會亞于長平之戰。
信陵君確實厲害,但當秦軍退去時,功高蓋主的困局又來了。
秦國通過間諜在魏王面前挑撥離間,說天下只知道魏國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
敏感的魏王收回了信陵君的兵權,信陵君也識趣,回到自己的大宅里風花雪月安享晚年。
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為什么山東六國會敗給秦國。
秦軍不是神,也會吃敗仗,山東六國也不止一次打敗秦軍。
但秦國的名將是層出不窮,白起、蒙驁、王翦、蒙恬......而山東六國好不容易出個名將,很快就被猜忌,信陵君如此,廉頗如此,李牧如此.....
打了敗仗的蒙驁并沒有受到什么責備,一來是這仗敗得情有可原,二來蒙驁給秦國打了一輩子仗,能力和忠心都是看得見的。
沒多久,蒙驁又率軍東出打韓國,連下12城。之后又伐魏,拿下20城,這次魏國可就沒有信陵君來救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秦國很喜歡打仗,動不動就東出,而且明明可以滅國,但總是給敵國留口氣。
其實秦國這時的戰略是“養豬”模式,等山東六國養肥了,就東出搶一把,搶完就退回函谷關。
這既能讓秦國上下掙軍功,也能憑空多出一筆外來之財,打仗的收益大于成本,秦國當然喜歡打仗。
這樣“養豬”模式的戰略,從商鞅變法之后就一直執行,直到秦始皇親征后,想當千古一帝,才把滅國當作戰略。
蒙驁再能打,也是高齡,到公元前238年,蒙驁光榮退休,自己沒有因為功高蓋主而造猜忌,蒙家的下一代蒙武也被提拔到軍隊里,準備大展拳腳。
蒙驁之后,秦國的護國支柱的老將王翦。
山東六國,除了韓國,其他五國都是王翦帶兵滅的,大秦帝國的建立,王翦是第一等功。
蒙武在史書上的重磅出場是伐楚。
秦王嬴政想吞并楚國,去跟李信商量:“滅掉楚國,你需要用多少兵?”
李信也是年輕氣盛,急著立功,對嬴政說:“20萬足矣。”
楚國可是大國,疆土遼闊、人口眾多,20萬是不是少了?
嬴政再去問戰功赫赫的王翦,王翦說:“至少得60萬。”
嬴政心想,這老將軍是不是太過謹慎了?當年氣吞山河的氣勢哪里去了?
最終,嬴政沒讓采納王翦的建議,讓李信和蒙武領兵20萬南下伐楚。
李信和蒙武分兵出擊,勢如破竹,兩軍會師,項燕(項羽的祖父)帶領的楚軍找到了與主力決戰的機會,結果是大破秦軍。
這一仗,秦軍敗得很難看,李信是主將,負主要責任,蒙武是副將,也有責任。
這時嬴政表現得很大度,沒責怪李信和蒙武,反而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是自己沒聽老將軍王翦的話,才導致失敗。
嬴政親自到王翦大宅,恭恭敬敬請王翦出山,并答應配足60萬兵力。
王翦答應領兵出征,這次蒙武又是做副將。
王翦帶著60萬秦軍浩浩蕩蕩奔赴戰場,走到楚國腹地就駐扎下來了,挖深溝、筑高墻,在兵營內天天跟士兵們吃喝玩樂。
楚軍這邊由項燕領軍,看到秦軍不出營決戰,也沒辦法,只好也跟著挖深溝、筑高墻,跟秦軍對峙。
這個時候,比拼的就是國力了。
雖然秦軍異地作戰,但后勤補充源源不斷地從秦國運來,而楚軍則完全耗不起。
不得已,項燕只好罷兵。
這時,王翦突然下令全軍出營追擊楚軍,一直咬著項燕主力不放,最后一舉殲滅了楚軍,項燕敗亡,楚國失去了最后的抵抗力量。
這場滅楚之戰,有的像當年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
廉頗帶領的趙軍挖深溝、筑高墻,就是不跟秦軍決戰。
秦軍雖也是異地作戰,但國力充沛,后勤源源不斷。
但趙國因為這場戰爭,日費萬金,糧食都被運往前線了,邯鄲都開始餓死人了。
這樣耗下去,趙國撐不住,所以趙王急需跟秦軍決戰,但廉頗就是不肯。
秦國看中了趙國的困局,派出間諜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系,又散播秦軍怕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的傳言,最后趙王派趙括頂替廉頗,趙括到任后,改變了堅守不出的戰術,積極尋找秦軍決戰,最后就是被白起圍困,40萬趙軍被活埋。
秦國的國力之強盛,可見一斑,就算是跨越千里異地作戰,后勤也比本國作戰的對手要強,打仗就是打后勤,戰爭還沒結束,秦軍就注定要贏了。
接下來,就是蒙家第三代人物蒙恬登場了。
王翦王賁父子滅完六國后,就退隱了,守護統一的大秦帝國的,是蒙恬。
時下六國已滅,大秦帝國剩下的敵人,就是北方的匈奴了。
秦始皇派蒙恬領兵30萬北伐匈奴。
蒙恬戰果斐然,把匈奴驅逐千里,收復了今天內蒙古一帶的河套地區。
為了避免匈奴卷土重來,秦始皇在河套地區新設44個縣,從內地遷徙數十萬罪犯,在蒙恬的30萬大軍監督下,修建了長城。
蒙恬不僅修長城,還修直道,從河套地區到咸陽周邊一帶,修一條又長又直又寬的高速公路,估摸有八九百公里長。
秦直道的關鍵詞就是“直”,正南正北直直一條線,遇山開山,遇谷填谷。
寫《史記》的司馬遷親自走過這條直道,感慨萬千,說工程量實在太大了,蒙恬這是不把民力當回事。
修長城,修直道,還時不時渡過黃河打匈奴,蒙恬坐鎮北方十余年,未嘗敗績,威震匈奴。
而蒙恬的弟弟蒙毅則留在秦始皇身邊,有史學家說,蒙毅是文臣,但我認為,蒙毅也是有一定軍功的。
蒙驁軍功無數,官至上卿,蒙武軍功差了點,官至內史,而蒙毅也當上了上卿。
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下了以軍功論官職,加上蒙家三代都是武將出身,蒙毅不可能不練武、不帶兵。
所以我更傾向于,蒙毅也是帶過兵,不過六國已滅,北方又有蒙恬鎮守,沒有大仗可的蒙毅就在秦始皇身邊做個謀臣,一來給秦始皇出謀劃策,二來也可以做近衛軍的統領保護圣駕。
秦始皇數次巡視天下,蒙毅均在身邊,而且跟秦始皇同坐一輛車,這當然不是想跟蒙毅嘮嗑,而是讓蒙毅貼身保護。
蒙家得到的恩寵,是三代人舍命拼來的,無可厚非。蒙家三代都居功至偉,但秦始皇對蒙家寵信不減,可見蒙家人忠心。
但隨著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即位,蒙家的輝煌也走到了盡頭。
趙高犯罪,蒙毅判過趙高死刑,兩人有深仇。
而蒙恬則因為與扶蘇綁在了一起,胡亥上位后,蒙恬必須死。
在趙高勸說李斯跟自己合謀推舉胡亥當皇帝時,趙高是這樣說的:“論才干、謀略、功勞、人緣和扶蘇的信任,這五點,你有哪一點比得上蒙恬?”
李斯說:“我都比不上。”
趙高繼續說:“那扶蘇當了皇帝后,一定會重用蒙恬為宰相,那時你就靠邊站了。現在你擁立胡亥繼位,你的宰相之位就能保住。”
就這樣,對大秦帝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蒙家兩兄弟就這樣被奸詐小人給害死了。
其實,如果蒙恬沒有束手就擒,而是擁立其他皇子為由造反,未必不可,畢竟蒙恬手里有大秦帝國30萬精銳,論帶兵打仗,他也是當下無出其二的戰神,而胡亥這邊,除了趙高和李斯,沒有一點政治和軍事資源。
但蒙恬還是忠心啊。他在獄中服毒自殺之前留下了一段感慨,說蒙家三代為國效力,功勞大、名聲好,深得文武百官和關中老百姓愛戴,現在自己又手握重兵,雖然身在牢中,但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手下就會跟著我起兵造反。但我之所以寧愿去死,是不能忘祖父和父親的教誨,更不能忘先帝的恩寵。
其實蒙恬也不是沒試過跟秦二世胡亥表忠心,希望得到新皇帝的認可,但真正控制帝國的趙高和李斯豈能容忍一個才干比自己高的人?蒙恬怎么努力表忠心都是徒勞。
也不是沒有人勸過胡亥,他的侄子子嬰就進諫說,“當年要不是趙國把李牧殺了,也不至于亡國。蒙恬蒙毅都是帝國的護國將軍,要是他們死了,誰來保護陛下的江山啊?”
胡亥當然不聽,執意要處死蒙家兩兄弟。
胡亥自毀長城的舉動,確實令人嘆息,但大秦帝國的滅亡,豈止是蒙家兄弟之死就能道盡因果的。
就像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殺了袁崇煥是昏招,但導致大明走向滅亡的昏招,崇禎是何其多啊。
下一篇,我們來看看,胡亥繼承的江山有多大,看似堅不可摧的大秦帝國,是如何處處漏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