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我們的成長歲月與生命旅程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如何看待人生,往往決定著我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事實上,我們更多地是應該學會淡然地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圖\攝圖網
關于淡然看待人生的這種態度和看法,朱光潛先生在他的作品《萬事只求半稱心》中就有談到。至于如何實現這種淡然、如何將淡然的態度進行貫徹執行,作品中也提出了作者的相應觀點。
總體上說,《萬事只求半稱心》里有過那樣一篇文章,作者告知我們他把人生分為臺前與幕后來進行對待。而在臺前,則遵循簡單、自然的心態。在幕后,則又應該把人生當做喜劇與悲劇去度過。由此,實現我們的淡然之人生。
臺前
看過表演或者戲劇的人,往往都了解什么是舞臺。有舞臺,就有臺前與幕后之分。臺前,則就是人們上臺表演故事的地方。朱光潛先生,大體把我們的人生,比如成一種臺前的狀態。并且指出,這種狀態是淡然處之的。
作為我們生活的舞臺,臺前往往構建出了我們人生的各種元素和形態。作者把我們的臺前之人生,看成與別人并無兩樣。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自己與他人進行齊物論式的看待。如此,方可以淡然。
圖\攝圖網
在我們的人生維度里,將自己與別人看成一樣,通常就會有各種喜怒哀樂、各種悲喜憂愁。因此,痛苦的事情也就在所難免了。然而,正因為大家都擁有痛苦,我們在思考時,便會覺得它并大不了的。如此,它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因為我們把自己看成與別人的生活等一樣子,所以,我們每個人也會經歷生死。而又因為每個人都會如此經歷,我們便不需要過去在意。因此,也只要用簡單的心態去看待,即可。這,是在臺前,我們以簡單之心去看待人生的一種妙處。
既然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大同小異,我們與萬物的經歷,其實也是可以相類似的。這,是作者談論臺前之人生的又一個觀點。他認為,我們其實如同草木蟲魚那般,都會經歷風吹雨打、陽光雨露。而我們的人生,何嘗不也一樣。因而,我們只需要順其自然。
再者,草木蟲魚也會經歷春秋冬夏、冷暖變幻。但是,它們仍然好好地活著、好好地度過自己的生命旅程。作為人的我們,何嘗不也是可以像它們那樣,以其自然而然的心態,去度過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作品《萬事只求半稱心》中,作者把臺前的人生,以簡單與自然的維度去進行作比。從而,告知我們,應該以簡單之心態、自然而然之心態,去實現淡然地看待人生了。
幕后
在人們表演的舞臺,除了臺上的戲劇呈現外。其實,也離不開幕后人們的鍛煉、準備以及策劃。當中,也有他們各自不同的經歷與體驗。作者把這種體驗,稱之為人生之喜劇與悲劇。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也是如同《萬事只求半稱心》里談到的幕后經歷那般,擁有著各自的喜劇與悲劇。我們要學會淡然地看待人生,就應該以淡然的心態,去面對我們人生的喜劇與悲劇。
圖\攝圖網
在作品當中,作者為我們闡釋了一種喜劇的狀態。文章里談到,一個上下巴光溜溜的男子,在說話的時候,也會用手指做出在下巴捻一捻的動作。以此,來表現他說話時的心態。
作者通過對這個男子的這種動作描寫,來呈現一種詼諧幽默的氛圍。如此,描繪出我們人生的喜劇色彩。因此,這是一種人生的喜劇,是一種可以讓我們感到有趣的體驗。淡然之人生,何嘗不也是這樣。
在我們為這個男子捻胡子的狀態而感到有趣之時,作者又為我們拋出了另外的一個例子。有個男子,常常會為自己的假設,以幻想求得一尺婚書而沾沾自喜。如此對比,讓我們讀者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一種趣味所在。有趣,儼然成為了我們看待人生的一種淡然心態了。
而在悲劇的層面,作者將悲劇的存在讓人生富有價值作為觀點,為我們讀者傳達了我們面對人生的另外一種心態,接納人生的不完美、接納人生的缺陷。這些,恰恰是我們淡然面對人生的又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了。
作品《萬事只求半稱心》里關于作者對幕后的描寫,較為自然而然地把有趣的喜劇、接納不完美的悲劇等,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懂得,淡然地看待人生,就是應該體會人生的樂趣、接受生命的缺憾。
無論是臺前或是幕后,作品《萬事只求半稱心》給予我們的都是積極樂觀且淡然的人生態度。只要我們學會了以簡單、自然、有趣以及接納等方式去看待人生,那么,我們也就有了淡然地看待人生的秘訣和源泉。(文\藍千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