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地金君
8月10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發布內幕消息公告正面回應市場關切,表態將全力以赴保交付,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
公告坦言,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導致2023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特別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碧桂園稱“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將努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優質民營房企面臨風險劇增
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迎來了重大挑戰,多家房企銷售下滑、回款走弱、融資困難,現金流壓力持續加大,目前已有數十家房企接連出現實質性違約。
進入2023年,市場銷售仍未見起色。克而瑞數據顯示,2023年7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04.3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創近年新低。單月業績同環比雙降,環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同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累計業績來看,1-7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4124.4億元,同比降低4.7%,累計業績增速由正轉負。
同時,民營房企再融資陷入半停滯狀態,流動性惡化超出預期,連碩果僅存的少數優質民營房企也面臨風險的急劇增加。據克而瑞統計,2023年7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499.74億元,環比減少10.1%,同比減少46%,發債僅集中在國企央企或優質混合所有制企業。
碧桂園內幕消息公告顯示,受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疊加外匯波動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碧桂園預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之凈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至人民幣550億元。
事實上,在房地產市場持續探底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多數房企的業績都難言理想。據wind數據,截至8月4日,wind行業分類的116家A股房地產企業中,已經有68家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38家房企均預計虧損。也就是說,已披露業績預告的房企中,超過半數房企預計虧損。據統計,上述虧損的38家房企虧損的總額范圍為120億元至170億元。
拒絕躺平:全力保交付,積極自救
面對行業整體極端困難的局面,碧桂園上下一心,積極開展了自救。一是全力保障現金流安全,加快銷售回款和應收債權回收,積極拓展融資,努力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淀資產。二是最大限度削減支出,加強費用管控,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嚴控銷管費用。三是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楊惠妍大力度支持。四是全力做好保交付、保信用工作。
據悉,碧桂園上市至今,楊惠妍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折合約386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計提供折合約66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
當前,保交付是樓市的安全底線,也是房地產公司最重要的企業責任。2022年碧桂園共實現全國255個城市1384批次的交付,交付房屋數量總和近70萬套,高居行業榜首,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況。2023年,公司預計總交付量仍高達70萬套,上半年已順利完成27.8萬套交付。據第三方機構億翰智庫統計,2023年上半年總交付TOP50房企中,碧桂園交付量穩居行業第一,且遠超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交付總和,大幅領先同行。
據悉,碧桂園開發項目數量龐大,遍布中國內地31省,至今仍是全國房企銷售面積榜單上的第一位。接近碧桂園的人士表示,保交付應該不會有問題,目前監管賬戶上的資金基本能保障項目完工,而且公司至今沒有發生逾期交付的情形。目前,公司高層對保交付尤其重視,將之確立為首要任務。
保信用方面,2022年至今,融資環境極其艱難,碧桂園在融資性現金流持續凈流出的情況下,仍竭盡全力安排境內外融資本息的償付。“公司一直在堅守,卻難言曙光。”碧桂園一位內部人士稱。
數據顯示,2016-2022年,碧桂園籌資活動中的現金流凈額,2016-2019為正值,但2020-2022三年呈大幅流出狀態,流出額分別為541.36億、129.04億和586.88億。連續三年凈償還之下,碧桂園的有息債務總額亦從2019年高峰期的3696億下降至2022年的2713億,凈減少額度接近1000億,這些債務的償還大部分來自公司內部自有資金。同時,碧桂園2016-2022年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凈額,只有2020年為凈流出,其余年份皆為正值。這也說明碧桂園的經營能力始終保持了健康的狀態,當前面臨的只是階段性的流動性困難。
碧桂園坦承“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并表示將堅守責任、全力自救,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下一步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全力以赴保交付,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據悉,碧桂園已成立由董事會主席楊惠妍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努力渡過難關。
碧桂園方面表示,將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專款專用、嚴格管理預售監控資金等方式,切實保障全國范圍內項目的運轉并完成保交樓任務,兌現對業主的承諾。同時,將與各持份者溝通,并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長遠發展,為各持份者保存價值、維護利益。
行業回暖不及預期下的暫時流動性困難
房企融資部門內部人士評價稱,碧桂園整體資產質量、運營能力及盈利能力仍然良好,之前還獲得中債增全額擔保發行大額債券。它當前面臨的困境是在行業回暖速度不及預期的情形下,短期內債券集中到期而產生的暫時流動性困難,并非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出現重大風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認為,碧桂園的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優于很多房企,是有機會獲得轉機的。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凈資產約3096億元,總資產大于總負債,目前凈資產仍然充足。
同時,碧桂園的運營能力和財務管控保持了穩健的風格。財報顯示,2022年,碧桂園權益銷售回款率連續第七年保持90%以上。公司年底總借貸余額同比下降14.7%,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至69.4%,凈負債率進一步降至40%,達到十年來的最低值,期內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約為356.2億元。
作為全國示范性優質民營房企,碧桂園土儲充裕,仍保持了良好的運營能力。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集團總權益可售資源12083億元,其中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9555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不同于資不抵債的出險房企,碧桂園的公司資產足以覆蓋所有有息債務,流動性不足只是階段性的問題。
碧桂園方面表示,雖然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但始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公司將積極貫徹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扛起大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用好“民營經濟 31 條”“金融16條”等有關政策,既立足當前,協調各方資源,全力以赴保交付、保運營,又著眼長遠,穩妥推進各項經營策略和風險化解措施,保障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分析人士指出,碧桂園是受到監管部門支持發債的示范性優質民營房企,也是目前千億房企中碩果僅存的兩家民企之一,此番危機,進一步折射出民營房企所面臨的流動性困局。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碧桂園近期傳聞纏身,說明了市場信心不足,這也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在碧桂園身上的一個投射。“當前市場再也不能承受住一個萬億級頭部房企的出險了。”在嚴躍進看來,房地產市場環境目前正在朝著好的方向改善,民營房企還有很多新的希望和機會。
地產金融世界
微信號:WJDCSJ
新浪微博:@地產金融視界
微信聯系方式:Jun8485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