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中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或寫愛情故事,占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或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或反射現實,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具有社會意義?!读凝S志異》將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
蒲松齡出生于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后,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舉世一轍。
《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
解釋:社會上的人都用假面迎合世人,世情像鬼域一般的陰冷。人們都喜歡壞的東西,一個人如果公然以正人君子的面貌在社會出現,不被你嚇得逃走的人,大概就很少見了。
感悟:蒲松齡把深刻的社會現實巧妙地隱化在荒誕的神鬼狐妖形式之中,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
著名的聊齋故事《羅剎海市》中,中國美男子馬驥棄儒從商,泛海來到"大羅剎國"。"羅剎"是梵語的"惡鬼",成了國名,意味深長。在這個國度里美丑顛倒,越丑越是擔任要職;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這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揭露與諷刺,表現了作者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刀郎創作歌曲《羅剎海市》歌名和內容來自清代作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聊齋志異·羅剎海市》。
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
摘自《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
解釋:有花有酒的地方,就算不是春天,也和春天到時一樣。雖然無燈無燭,但是只要有明月照耀就可以。
感悟:要有豁達的心態,不要為外物所制,保持心地一片澄明,只要對生活充滿希望,一點樂趣變可以使人心中四季如春;只要心中有理想,即使沒有任何外界的幫助,黑夜也早晚會過去,人生的困難也最終會解決。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摘自《聊齋志異·卷二·阿寶》
解釋:喜歡讀書的人,提筆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對一項技藝癡迷的人,他的技術一定是非常精良的。
感悟:一個人如果對學習有興趣,那么成績一定不會差,如果一個人學習的專業是自己喜歡的,那么他的專業技能一定很好,如果一個人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那么他的成就一定不會差。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摘自《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
解釋:刻意的、帶有目的的做好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應該提倡和獎勵。無意之中做了壞事,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壞事也不應該受到懲罰。
感悟:為了自己獲得名譽、地位、福報乃至功名而去行善,功德不能圓滿,做任何善事,無所求才能到達功德圓滿的境界。
-5-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摘自《聊齋志異·卷四·促織》
解釋:一個人修道成仙,他家的雞犬都跟著他成了仙。
感悟:這句話有褒義也有貶義。如果一個人發達了,那么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苦盡甘來,這是褒義;而用在一個人得勢,跟他有關系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這是貶義,在現實生活中要杜絕“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良現象,就要健全選拔任用人才機制,公開公正公平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把各類優秀人才選拔到相關崗位上。
-6-
達人觀之,生死一耳,
何必生之為樂,死之為悲?
摘自《聊齋志異·卷二·陸判》
解釋:在達觀之人眼里,生和死是一樣的。何必為活著而高興,為死亡而悲哀呢?
感悟: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不要為活著而感到開心,也不惶惶恐懼于死亡。生死是人生的必然,何必又只認為活著才好,死是可悲呢?
-7-
斷鶴續鳧,矯作者妄。
摘自《聊齋志異·卷二·陸判》
解釋:截下鶴的長腿接到野鴨的短腿上,指強行做違反規律的事。
感悟:凡事都有它本身規律可以遵循。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人是很難成功的。
-8-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摘自《聊齋志異·卷十一·黃英》
解釋:清白的人終究是清白的,有污點的人總是有污點。
感悟:本身清白的人,可以做到出淤泥不染,即使他不說澄清自己的話,他也是清白的;而本身是壞人的人,即使他對一件自己做的壞事百般抵賴,他骨子里還是一個壞人。
-9-
大者不伏小。
摘自《聊齋志異·卷七·邵九娘》
解釋:年齡大或身份高的人不愿向年齡小或身份低的人認輸。
-10-
凡商賈之志在于利耳。
摘自《聊齋志異·卷十一·白秋練》
解釋:金錢是商人追求的最高目標。
感悟:商業和利益的緊密聯系,經商的本質就是要獲取利潤,取得財富。
-11-
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摘自《聊齋志異·卷二·阿寶》
解釋:世間那些碌碌無為的人,都說自己不是書呆子一類的人。
感悟:蒲松齡對于世上無所成就的人,有段語錄,著實刺耳扎心,但很實在地道破了多數人難成大器的原因:性癡。
-12-
以善規人,如贈橄欖;
以惡誘人,如饋漏脯也。
《聊齋志異·卷六·云翠仙》
解釋:橄欖放在嘴里最初稍苦,而后則頗有味道。勸人從善,修養品德,是于人大有裨益的事;引人缺德作惡就好似送人毒肉干,入口雖美但食后必中毒而亡啊。
-13-
人生所重者知己:
卿盛時猶能知我,我豈以衰故忘卿哉!
《聊齋志異·卷十·瑞云》
解釋:你顯貴時對我好,我豈能在你落魄時候忘掉你呢?
感悟:人活一輩子,最難得的是知己。在發達時候,不忘記你,在落魄時候,不嫌棄你,這是真心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