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關于地震相關的熱度居高不下。
什么郯廬地震帶、什么手機如何設置預警、如何逃生等等...
我也終于明白了當年在安丘操盤的時候,為什么這么多樓盤會拿抗震工藝當做樓盤的賣點。
首先明確一點,
在建筑設計規范上,建筑抗震的標尺是“烈度”,而不是我們經常在媒體聽到的“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烈度是指地震破壞的程度。
百度百科烈度等級
因為我國地質條件復雜,所以每個省份、城市甚至每個城區,他們的設計標準是不同的。
但是他們設計上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至于分組我搜了搜,是和設防地區有關)
拿這次平原為例,其實是省內指標相對靠前的城市。
大濟南其實是相對靠后的,長清平陰相對是靠前的。
不用特別關注濟南樓盤的抗震等級,小的就和前幾天似的晃兩下,真來大的,閉上眼就完了。
至于其他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上網搜搜吧,畢竟這屬于地理范疇了。
02
去張馬屯實拍了一些圖片,給我的感覺是 ,不管是密度還是交通,其實張馬屯和別的片區沒有太大的區別。
甚至在局部的密度搭配和交通管理上,是超過許多區域的。
整個張馬屯的密度應該分成兩部分,一是奧體中路主軸片區,二是其他片區。
沿奧體中路兩側的R+B地塊(也就是住宅商業地塊)實際上整個片區的商業核心。
買菜會去奧體中路、坐公交搭地鐵會去奧體中路、就算吃飯也會去奧體中路,關于這一點在外國老頭的設計理念上是非常明確的。
比如奧體中路兩側樓座高度是最高的,比如奧體中路設計了公交專行車道,大圓環地帶未來會設計大量的商辦設施,甚至奧體中路還有農貿市場在招商...
奧體中路兩側
所以當我們看到上面這張圖會感覺到極致壓抑,因為這個地方是奧體中路密度最高,未來人流交互最稠密的地方。
換句話說,奧體中路兩側就是張馬屯的泉城路。
留言板內容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很多道路是斷頭路,奧體中路不得不在周邊居民的怨聲載道中通行私家車。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更多的限制措施..例如限行40龜速行駛、嚴禁左轉(因為沒路),客觀上也加劇了擁堵。
除此外,奧體中路的3變1以及斜插的道路設計也讓人迷惑不解。
我搜索了大量的資料,沒能找到外國老頭以及明確的官方解讀,只能簡單的推測下。
我的個人看法是 , 在確立奧體中路作為張馬屯商業核心以及街區的分流回歸兩大理念下。
奧體中路格局是需要對稱的(要不圓環沒法擺),從地圖上也能看看,西側幸福柳學校無法搬遷,所以就搞成斜插了。
由結果推原因,除此外我找不到更加合理的解釋了。
其實除了奧體中路外,張馬屯的其他區域密度不算太高,起碼也是平均水平之上了。
大家看圖就好了。
而且因為街區制相當于把一條4車道的路變成2條2車道的路,其實路網還是很稠密的,只是現在有很多圍擋。
奧體中路以后未必會堵車,因為全是公交啊。
另外,張馬屯還有一點,他的交通管理在急速地成長中。
雖然我們能看到,因為很多道路沒能交付交警部門管理,亂停亂放現象非常突出,經常出現機動車占據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又出現很多非機動車。
但是有幾條路,真的是從滿滿當當的亂停車變成了0停放。
例如望華南路,這條路當年滿滿當當停著兩排車。
例如未來出行的主力干線——張馬大道,同一天拍攝,前圖估計是攝像頭沒安好,很明顯后圖是已經開始管理了。
總體來說,關于街區制,我感覺既沒這么好也沒這么差,現在評價為時尚早,因為斷頭路太多太多了...
另外關于白泉廊道,且看9月吧~
另外特別宣傳一個由綠城·春風心語提供的超級福利。
1.推出了5套驚喜特惠房源,看單價應該是片區性價比頗高的那種;
2.實景示范區預期8月底會對外開放;
3.本文評論點贊前三名可以到春風心語售樓處領取夏日限定水杯套裝。
其實從我個人來說,還有一點,之前參觀了春來曉園的實景開放,在剛需盤里來說,弄得確實不錯。
所以如果想在張馬屯看房,可以去看看春這個盤,反正離得也不遠
03
小鴨組團又開始放地了,有錢的大佬可以關注下,其實現在改善的行情,只要去過現場的都知道,今天聽說漢峪某二手房都開始掛7萬/平了。
規劃公示的區域位于高新區核心區,工業南路、開拓路、花園東路、鳳凰路圍合區域,規劃范圍約72公頃,建設用地規模大約1061.25畝。
【城市相關】
【買房相關】
【教育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