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閑之前反復說過,房企的債務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展期≠償還,債務這把利劍僅僅是從房企頭頂往前挪了挪,它依然存在。
各路新聞熱議碧桂園暴雷,給買房人又上了一課。近一年多恒大、融創、世茂、旭輝、藍光,碧桂園,爭相給買房人上課。
買房人何德何能,被這群房企連番的教育。
當一個百強房企連幾千萬美金利息都湊不上的時候,就再別說自己營業額百億還是千億,排名第十還是第一。你真有實力,能連幾千萬利息都湊不出來嗎?
還不上錢,歷來只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毛干爪凈,兜比臉干凈,真沒錢。第二不想動自己養老的棺材本還錢。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什么要還?
那么問題來了,房企借的錢都去哪了?
第一類去向,“償還”欠款了。
聽說有的房企注冊了很多房地產相關公司,比如設計公司、監理公司、建材公司、物業公司、裝修公司。
這家房企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給自己蓋章,自己跟自己簽合同,自己向自己付款。
第一步讓成立的相關公司B、C、D、E,和A地產公司簽合同,但是A公司拖欠付款。這樣相關公司賬上趴著大量應收賬款,造成經營虧損。
第二步把經營虧損的B、C、D、E公司的股權,低價轉讓給他人,然后變更法人信息。
第三步付清原本拖延B、C、D、E公司的欠款,并向這些公司支付合同約定的滯納金、賠償款、違約金。
欠賬還錢、違約賠償,還真是合理合法。
第二類去向,搞“多元化”了。
聽說有的房企搞服務貿易,布局多元化多領域,不惜重金尋求產業新賽道突破。
這家房企的企業文化就是:勇于創新、勇于嘗試、隨時隨地在路上。
第一步集團在國內成立A公司,方向為軟件、新能源、機器人等高精尖領域。為了能盡快追平科技差距、打破技術壁壘,要與國外專業團隊合作。
第二步在國外成立B公司或合伙基金,主業為科技研發,作為外包總機構。然后與各大名校簽訂戰略協議、合影留念。
第三步B公司與國內A公司簽訂科研合作協議,A公司向B公司支付高價科研經費,B公司在國外建房置地設立實驗室,向A公司匯報是精美雙語版的PPT。
搞創新、搞科研么,必須要高投入,免不了會有彎路要走。
第三類去向,投資“跨國項目”了。
聽說有的房企熱衷在境外投資文旅地產、高端公寓、辦公樓宇,布局全球核心城市。
這家房企海外投資的決心特別堅決、手筆特別大、眼光特別獨到。
第一步國外成立B公司,從國內集團母公司轉入資金,進行拿地、開發、經營、翻建等不動產投資。
第二步達到銷售節點后回籠資金,因項目虧損且回款周期漫長。為支付后續開發所需的必要投入,不得已將銷售回款滯留在國外B公司。
第三步為了獲得后續開發的必要資金,向國外金融機構貸款,用國內股權、物權進行抵押擔保。
第四步國外B公司因經營需要,該買的買,該轉的轉。
經營需要,問就是經營需要。
第四類去向,“被信托”了,錢都不是我的。
聽說有的房企搞了一個家族的股權離岸方案。通過贈與的方式,把資產全部交給信托公司。達到了管理權、所有權和受益權分離的目的。
這家房企的掌舵人,名下沒有資產,卻不影響他的分紅和企業管理。
第一步在境外成立七家BVI公司,分別控股國內七家地產公司。
第二步將BVI公司全部股份集中轉讓給家族中的某人。
第三步控制全部股份的某人,將股權轉讓給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
第四步把這家開曼群島公司的股權授予匯豐信托管理。
然后這某人可以從境內任職的地產公司里領到豐厚年薪,同時作為受益人從信托公司賬戶領到美元分紅,直接轉入境外個人賬戶。
某人不僅可以要求信托將分紅給子女或其它指定受益人,而且公司的管理權永遠不會落在別人手里。
這個……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范圍。
當你能控制的錢,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超乎想象的數字,你還會關心這個數字增加5%或減少5%嗎?
不,你更關心的是,這些錢里,有多少是屬于你自己的。
當你看著財務報表里長長的一串數字,你還會關心這些錢里,有哪些是賺的,有哪些是借的嗎?
不,你更關心的是,這些錢里,有多少是屬于你自己的。
當你看著桌上各種各樣的催告函、催繳函、履約通知書,你會關心還款日期嗎?
不,你更關心的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