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兩年最火的國產車企是哪家,非比亞迪莫屬了。2022年全年銷量186萬輛,2023年僅半年銷量就達到了125.56萬輛,全年甚至有沖擊300萬輛銷量的總目標。比亞迪為何能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獨樹一幟,究竟有何魅力,三百萬銷量能否達成?抱著這兩個問題,8月初有幸參觀了比亞迪總部探營活動,我們就簡單聊聊這兩個問題。
比亞迪究竟有何魅力
總部探營活動第一站就是參觀比亞迪博物館。博物館自然是成列了比亞迪歷史以來所有的技術創新結果,最令人矚目的當然是E平臺3.0、三代DM技術發動機等等產品的展覽。甚至還有我最感興趣的,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的功能展示。除了比亞迪消費級汽車的技術結晶外,還有眾多行業級別創新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大巴、重卡、手機供應鏈等等。
原本我對于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問題是比較擔憂的。無論是網上還是身邊,都見證過電池高溫或者受到外界物體刺破導致短路自燃的案例。比亞迪宣傳自研的刀片電池則很好的解決了自燃問題,于是乎我們看到了刀片電池和普通三元鋰電池的針刺實驗。一塊三元鋰電池被刺破的時候,馬上發生爆炸并且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熱浪,當時我離電池有5米以上的距離,中間還隔了玻璃房阻擋還嚇了我一跳,不敢想象如果是一輛整車的電池發生爆炸還沒有阻擋的情況下會有多可怕。而刀片電池被刺破后什么反應都沒有,除了電池上面多了一根很粗的針。
比亞迪還帶我們參觀了車輛實驗室,包括但不僅限于碰撞實驗室、輻射實驗室等等。因為保密原因沒有拍攝照片,但里面的設備真的非常震撼,有些實驗室充滿了未來科技的感覺,不由發出“遙遙領先”的贊嘆之聲。
唯有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真正讓公司一直走在不斷發展的路上。而比亞迪的魅力就在它的的確確一直貫徹“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理念。
比亞迪能否達成三百萬的銷量
這是我參加比亞迪總部探營活動的第二個問題。在比亞迪的溝通會上,領導們也回答了對于三百萬銷量的目標的看法。簡單來說就是,三百萬是目標,并不是結果,比亞迪會盡力去達成,并且憑借比亞迪豐富的產品線以及下半年的各種新款車型,也很有希望完成三百萬的目標。
來都來總部了,怎么能不試駕。正好我的試駕車輛就是很火的比亞迪秦PLUS EV。作為一款A級轎車空間并不小,我一米七幾還有些胖的身材坐在主駕調整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后,后座也能有不小的空間。加速快、轉向輕盈且精準、整體的乘坐包裹性強、車機導航流暢、內飾也有一定的質感,這都是比亞迪秦PLUS EV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底盤也沒有網傳的那么差,試駕路上有一段下坡且布滿了小型減速杠,秦PLUS EV的底盤反饋能準確感受到路面傳來的震感,但是并沒有很多顛簸的感受,濾震和轉向的調教也是偏舒適。一臺十萬多的純電車,我都有直接提一輛回家的沖動了。
除了試駕,還靜態試乘了比亞迪漢、海豹、海鷗、騰勢N7等車型,比亞迪漢是真的很舒適,足夠寬大的后座空間、極強的靜謐性。騰訊N7除了舒適的乘坐外,所采用的迪瓦雷音響音效效果簡直不要太好。海鷗雖然是小型車,但后排空間也還可以,小巧可愛的外型特別適合女生。沒有試駕海豹算是一點點小小的遺憾,朋友都說駕駛感特別棒。
優秀的產品+足夠廣的價位覆蓋,只要產能跟得上,我相信比亞迪能夠完成年銷量300萬的目標。
縱觀比亞迪這二十年的歷史,比亞迪走的并不容易,從產業鏈的一部分慢慢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國產車企巨頭,這是比亞迪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結果。如今比亞迪依舊在技術創新上不斷投入,最近更是校招了超三萬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高達80%,希望比亞迪能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帶給國民更多好開、更實惠的新能源汽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